APP下载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1-16李中全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封闭式引流术外伤

李中全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中全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究毁损性手术外伤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60例,分段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以及常规湿敷治疗,对比2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疼痛、组织坏死等情况。结果经治疗3 d及5 d后,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疼痛指数以及肿胀指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并发症概率(16.67%)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可以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的生成。

负压引流;毁损性;手外伤

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损伤组织伴有挫伤严重、组织污染严重的情况,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时间较长,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1]。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的价值较高,其可以较好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减轻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同时可以对毁损性手外伤患者肉芽组织的生成进行刺激[2]。为探究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中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价值,本文主要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临床价值作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60例,均确诊为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均知情且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段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30例毁损性手外伤患者为1组。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男女之比为25/5,年龄在17~49岁。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男女之比为22/8,年龄在18~47岁。2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 方法: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患者使用材料为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色白,无毒,海绵样,组织相容性好,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抗张力强,规格:10 cm×15 cm×0.9 cm,含有多侧孔引流管(直径为8 mm);生物透性薄膜为3M透明薄膜;负压引流装置为B.Braum公司(德国)生产,负压为450~600 mm Hg。

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彻底清创,将患者毁损组织上存在的异物、挫伤失活组织以及污染严重组织去除,对毁损性手外伤患者重要的神经、肌腱等进行保护。

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接受常规创面湿敷(洗必泰敷料)治疗,5~7 d后,将敷料去除,为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与组织移植修复以及手指功能重建手术联合进行。

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根据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创面的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相应的裁剪,之后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敷料置入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创面内,使敷料可以与患者的整个创面进行接触,之后将患者正常的皮肤组织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敷料边缘进行缝合并固定,敷料引流管经患者皮下戳孔进行引流,使用透性薄膜将正常组织皮肤与敷料引流管进行封闭覆盖,治疗之后将敷料引流管与负压引流装置进行连接。

1.3 观察指标:对2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经治疗后1、3、5 d的疼痛指数以及肿胀指数,指数值越高,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肿胀情况越严重[3]。同时对比2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疼痛指数及肿胀指数: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后1 d的疼痛指数为(4.40±1.28)分、肿胀指数为(3.96±1.47)分,治疗后3 d的疼痛指数为(2.61±1.52)分、肿胀指数为(1.52±0.23)分,治疗5 d后的疼痛指数为(1.98±1.63)分、肿胀指数为(1.20±1.17)分。

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后1 d的疼痛指数为(4.47±1.30)分、肿胀指数为(4.02±1.33)分,治疗后3 d的疼痛指数为(3.40±1.65)分、肿胀指数为(2.30±1.35)分,治疗5 d后的疼痛指数为(2.88±1.40)分、肿胀指数为(1.91±1.02)分。

经治疗3 d及5 d,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疼痛指数以及肿胀指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

2.2 并发症: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中,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中,3例患者出现创面继发组织坏死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组织严重坏死的情况,患者均经坏死肢体解脱术治疗好转,其并发症概率为16.67%。2组并发症概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手部皮肤组织存在大面积缺损的情况,患者存在神经、血管、肌腱、肌肉以及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情况,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同时伴有多个或者一个手指缺损缺失的情况[4]。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窗口多伴有污染的情况,且患者的软组织具有较大面积的损伤情况,患者不适宜立即接受组织移植治疗。毁损性手外伤治疗的传统方法为湿敷换药治疗,在患者的创面处不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后,再为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实施组织移植治疗,患者接受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时间较长,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的疼痛程度,且治疗效果不理想[5]。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接受组织移植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患者术后较易出现功能受限、外观臃肿的情况,导致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的痛苦较大。控制感染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必要条件,改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创面条件,可以减少患者组织移植的比例,同时可以将组织移植的存活率提高[6]。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患者治疗中应用,可以将患者创面内的细菌、坏死组织、渗液、脓液较为彻底、及时的引出患者的体外,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使患者的创面保持在较为清洁的状态。生物半透膜具有较好的透湿性、透氧性以及组织相容性,并不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组织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保持患者的创面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以此将细菌的进入进行隔绝,避免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7]。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可以增加患者的局部血流量,减轻患者的水肿情况,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创面处肉芽组织的生长。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还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将治疗的时间缩短,并可减少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疼痛程度。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经治疗3 d及5 d的疼痛指数以及肿胀指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毁损性手外伤患者并发症概率(16.67%)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廖春雨、闻志强研究表明[8],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可以较好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肿胀程度,50例手指末节伤口感染患者经负压封闭式引流术治疗后,仅存在1例(2.00%)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廖春雨、闻志强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毁损性手外伤,应用价值较高,可控制患者的感染,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的生成,利于毁损性手外伤患者的康复。

[1] 刘小华.严重外伤创面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东医学,2013,34(24):3839-3840.

[2] 丁俊杰,李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外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40-41.

[3] 张继屏,刘昌定,徐世翔等.简易负压引流在严重耳廓不完全离断伤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4-116.

[4] 崔裕伟.浅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262-263.

[5] 朱玉花,王俊波,张全英,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09-2111.

[6] 李巍,朴宏鹰,孙衍峰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外伤后手指感染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2):48-49.

[7] 秦宽云,徐剑.VSD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外伤性皮肤窦道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47-48.

[8] 廖春雨,闻志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指末节伤口感染[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3):1750-1751.

R658

B

1671-8194(2017)28-0112-02

猜你喜欢

封闭式引流术外伤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开放式与封闭式社群的运营比较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