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种植体矫正牙齿

阎 妍 曲 超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

阎 妍 曲 超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针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常规矫正与微型中植体支抗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口腔正畸的患者进行研究,按每组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矫正方式,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上下颌牙齿的测量为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统计两组在治疗后显效及有效例数得出,观察组取得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从上下颌牙齿的测量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1-MP、U1-SN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式比实施常规矫正方式取得的效果更佳,对于上下切牙角度起到加快恢复的作用。

常规矫正;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临床效果

出现错颌畸形的患者通常是因为牙齿生长畸形影响自身美观而在交际中会感到自卑,对其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针对口腔正畸的治疗通常会选择绝对支抗对矫治反作用展开拮抗的常规方法,但采取此方式进行治疗的确定性较差,容易造成后牙移位的情况。而口腔医学上也在不断强化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牙齿的美观及舒适的满意度。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针对口腔正畸的较新型治疗方法,其疗效可靠并且提高了牙齿的美观度,减少了微创的发生率[1-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100例口腔正畸患者展开分组进行探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对其进行观察,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00例患有口腔正畸的患者进行研究,按每组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经X光检查这些患者为错颌畸形,并且没有患有牙周炎、合并牙龈炎等疾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占17例,年龄16~32岁,年龄中值为(20.2±2.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25例,女性占15例,年龄15~34岁,年龄中值为(21.5±1.8)岁;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大,不影响治疗后的数据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前分别用定量的氯已定溶液进行详细的口腔清洁,并用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再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口外弓强支抗正畸矫正常规治疗,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矫正治疗,主要步骤包括:进行X线摄片后将植入部位的黏膜剥离,再选择骨面垂直角的位置将微型钛钉旋入其中,保证准确植入后进行根尖的摄片,对种植体和牙根的关系进行深入了解,根据患者牙齿移动的情况及植入位置骨质的情况对放置的种植体进行适当的加力。之后每月到医院进行一次复查,无意外情况出现则在9~10个月后将其取出。

1.3 疗效标准[3]:针对L1-MP、U1-SN水平用头影测量法进行测量。如患者在治疗后牙列整齐,前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正常的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牙齿无痛感并且牙龈不红肿,完全可以正常吞咽,视为显效;牙列基本整齐,大程度改善了面型,牙齿痛感较轻,有轻微性红肿且基本可以正常吞咽咀嚼,则视为有效;牙列十分不整齐,面型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不正常的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牙齿痛感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深,牙龈明显红肿,不能正常吞咽及咀嚼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两组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表现为显效,24例患者表现为有效,1例患者表现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表现为显效,22例患者表现为有效,12例患者表现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76%(38/50);对比数据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运用头影测量方法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L1-MP、U1-SN水平,结果得出:观察组在治疗前的L1-MP水平为(95.24±7.25),治疗后的L1-MP水平为(105.74±10.25),在治疗前的U1-SN水平为(101.14±8.17,治疗后的U1-SN水平为(96.84±5.75);对照组在治疗前的L1-MP水平为(95.35±7.30),治疗后的L1-MP水平为(98.82±7.96),在治疗前的U1-SN水平为(101.54±8.21),治疗后的U1-SN水平为(99.94±7.75);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

3 讨 论

传统式支抗及微型种植体支抗都是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法,其中通常会运用传统式支抗进行治疗,但通过许多探究例子发现运用传统式支抗进行治疗出现的问题较多,其取得的效果也具有较低的确定性,容易发生后牙前移,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较痛苦,并且牙齿的美观度不足[4-5]。在口腔医学中,为了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按照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优化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法,因此微型种植体支抗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口腔正畸的治疗上,这是一种十分牢固且有效的支抗,其支抗直径较小,并且骨内螺旋可有效避免骨性结合,正畸的承受能力也增大,据研究表示其疗效显著,植入的准确性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低,并且治疗操作简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存在太大的痛苦,并且治疗所用的时间相对传统支抗较少。

我院展开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的观察组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实施传统式支抗的对照组,并且差异十分明显,结合上述,该方法可在口腔医学中多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其价值。

[1] 杜申钊,徐姗.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

[2] 韩韶丰.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2):60-61.

[3] 刘龙坤.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57-58+61.

[4] 时超.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5] 李晨曦.影响微型种植体稳定性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

R783.5

B

1671-8194(2017)28-0111-02

猜你喜欢

种植体矫正牙齿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