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齿槽种植体畸形

徐 勇

(丹东市口腔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2)

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 勇

(丹东市口腔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2)

目的分析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牙颌畸形矫治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方法关闭间隙,研究组43例患者,用微型纯肽作为种植体支抗关闭间隙,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总有效率95%,对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应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种植体支抗;牙颌畸形矫治;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以作用的方法为依据可以分为口内支抗、颌内支抗、颌间支抗、前牙支抗、后牙支抗等,在治疗中很多人员有错颌的显效,给临床的正畸带来巨大的困难[1-3]。为探究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78例在我院行牙颌畸形矫治的患者分组治疗,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牙颌畸形矫治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43),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4~73岁,平均年龄在(46.8±3.4)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在(47.3±2.8)岁,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牙列拥挤、牙(或者牙弓)前突,开唇露齿等,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无系统性疾病,无孕期和哺乳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我院拟定的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法关闭间隙,即采取弹性牵引使其位于上颌第一磨牙、牵引钩之间,保持其力值在100~200 g;研究组患者用微型纯肽作为种植体支抗关闭间隙,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予以患者局部麻醉,成功麻醉后,在患者的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牙根之前植入微型纯肽种植体,保持其方向平行于牙根向上,在种植体、牵引钩之间,应用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力值在100~200 g,在行正畸治疗中,要不断的对种植体进行复查,并且每个月加力1次。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患者的头颅侧位X线片、拍摄像,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模型等,记录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等指标,每个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等指标变化,分析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1.4 评价标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结果:①显效:患者磨牙的位移状况基本完全改善,上中切牙倾角、凸距改善良好,无不适应现象。②有效:患者的磨牙位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上中切牙倾角、凸距改善良好一般,无不适应现象。③无效:患者的磨牙位移状况无变化,上中切牙倾角、凸距无改善,部分患者不适应,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实验研究中产生的治疗效果均录入至统计学版本为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疗效,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8例,有效的患者有20例,无效的患者有7例,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显效的患者有13例,有效的患者有28例,无效的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95%,对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4.453,P<0.05)。

2.2 对治疗前后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进行比较: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分别为(84.2±4.3)°、(79.2±2.6)°、(6.6±2.4)°,研究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分别为(84.1±4.1)°、(79.1±2.8)°、(6.5±2.3)°,2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分别为(83.1±4.6)°、(79.9±3.4)°、(4.8±1.9)°,研究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分别为(81.3±2.8)°、(81.6±2.4)°、(2.8±1.4)°,研究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微型种植体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舒适等特点的支抗,在正畸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被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骨皮质支抗可以代替传统的Nanee弓,口外弓等支抗手段,可以保持磨牙的前后位置不变,防止出现牙齿的位移,可以使拔牙间隙全部吸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前牙覆盖,改善了患者的前突面型,维持了患者的外貌美观,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在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正畸过程中,要严格的选取适应证,保持合适的承受力量,选取适当的加力方向,防止出现种植体松动现象,本次研究中无患者出现种植体松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低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P<0.05)。综上所述,应用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得到临床患者的一致认可,可以广泛的应用。

[1] 李雅,陈志宇,张辉伟,等.微型种植支抗、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后中切牙位置比较[J].山东医药,2015,55(22):69-71.

[2] 南殿军.探讨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250.

[3] 裴壮敏.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4):3-4.

[4] 张金望.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Angle氏Ⅱ类1分类深覆颌深覆盖牙颌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3):70-72.

R783.6

B

1671-8194(2017)28-0059-01

猜你喜欢

齿槽种植体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分析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分析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设计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