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监护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1-16郑天舒张喆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心血管病心血管

郑天舒 张喆焱

(牡丹江市口腔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心电监护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郑天舒 张喆焱

(牡丹江市口腔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监护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拔牙术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50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行拔牙术,观察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使用心电监护。对比2组患者拔牙的顺利程度以及拔牙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牙的顺利程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拔牙过程的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 对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术中使用心电监护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心电监护;合并心血管疾病;拔牙术;应用价值

心血管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主要负责将血液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且可将人体活动代谢出的废物通过肾、肺等器官排出体内[1]。而心血管疾病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拔牙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较多,且在拔牙过程中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病情[2]。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的危险性高于常人,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临床研究中显示,该类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对顺利完成拔牙手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口腔科进行拔牙术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术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高拔牙顺利度提供相关有利依据,具体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拔牙术的1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50例为一组。经检查,两组患者均患有心血管疾病,不存在其他严重的疾病,本文选取的10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观察组50例患者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26、24例;年龄在59~80岁,平均年龄(71.84±8.68)岁;心血管疾病类型:其中高血压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14例,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7例,肺心病6例,风心病4例,心力衰竭9例。对照组50例患者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27、23例;年龄在60~80岁,平均年龄(72.34±8.23)岁;心血管疾病类型:其中高血压患者9例,冠心病患者12例,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0例,肺心病7例,风心病5例,心力衰竭7例。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发现,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类型差异均不明显(即P>0.05),2组患者可以实施科学性的对比。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手术之前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了解,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将拔牙手术的过程、术中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清楚,尽量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在签订手术知情书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手术。

1.2.2 手术:指导患者取坐位,对照组患者不采用任何监护措施,先使用麻醉仪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进行麻醉操作时应先将针头以及患者的进针部位进行消毒,保证无菌操作,进针速度要保持缓慢。将患者的牙齿和牙冠使用专用的仪器进行分离,在患者牙周膜和牙槽骨质之间插入专用仪器,随后将患者患牙的链接韧带切断,牙齿充分松动后,即可将其从牙槽内移出。术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止血,告知患者拔牙后2 h即可进食,禁止使用舌头对伤口进行舔舐以及吮吸。嘱咐缝合伤口的患者在一周后返院进行拆线。观察组患者的拔牙过程同对照组,但其在整个拔牙过程中使用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并对突发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拔牙的顺利程度以及拔牙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并记录分析。

1.3.2 判定标准:患者拔牙的顺利程度主要分为非常顺利、顺利以及难以完成3种情况,顺利程度=(非常顺利例数+顺利例数)/总例数×100%。拔牙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对拔牙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拔牙过程中患者的满意程度主要有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种结果,总满意率为患者满意概率与比较满意概率的和。

1.4 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进行拔牙术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拔牙顺利程度以及拔牙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数据,并用卡方检验,当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牙顺利程度:观察组患者在拔牙过程中非常顺利40例(80.00%),顺利7例(14.00%),难以完成3例(6.00%),拔牙顺利程度为94.00%。对照组患者在拔牙过程中非常顺利例31(62.00%),顺利8例(16.00%),难以完成11例(22.00%),拔牙顺利程度为78.00%。观察组患者的拔牙顺利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拔牙过程的满意度:观察患者对拔牙过程的总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详细情况如下:观察组中:满意44例(88.00%),比较满意5例(10.00%),不满意1例(2.00%)。对照组中,满意34例(68.00%),比较满意9例(18.00%),不满意7例(14.00%)。

3 讨 论

临床上,拔牙手术是口腔科对牙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4],但该手术中易使患者产生较大的疼痛感,难以忍受的患者可能直接放弃治疗,因此易使患者引起不同程度的恐慌感和畏惧症[5]。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拔牙手术的危险性往往高于普通人。手术中患者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症状,甚至拔牙后出现持续性出血现象,因此导致手术难以正常进行。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100例进行拔牙手术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使用心电监护和未使用心电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拔牙手术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手术,可通过仔细观察其心电图的变化,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进行监护[6],控制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可有效提高手术顺利程度。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行拔牙术后,观察组患者全程在心电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拔牙手术后,其中有4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而3例(6.00%)患者未能完成拔牙手术,患者的拔牙顺利程度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在拔牙术中未使用任何监护措施,拔牙顺利度为78.00%(39/50),共出现11例患者难以完成手术,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谷来有[7]等在《25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临床分析》一文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术中使用心电监护后,拔牙顺利程度为96.85%,该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心电监护可促使拔牙手术顺利完成;且观察组患者在心电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拔牙手术,患者对拔牙过程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心电监护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拔牙手术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总而言之,心电监护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更好,价值高,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研究治疗中推广。

[1] 李洋阳,李沙,陈苏明,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15-116.

[2] 刘静.心电监护在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与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277.

[3] 吴云龙,廖学娟,张永明,等.心电监护拔牙安全性的探讨[J].华西医学,2014,29(4):728-731.

[4] 李洋阳,李沙,陈苏明,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15-116.

[5] 蒋勇联,杨沛蕾,季玉花.10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下拔牙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3,29(2):143-144.

[6] 常颖,赵宁,高美琦,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监护拔牙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1):20-23.

[7] 谷来有,朱爱林.25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临床分析[J].中国校医,2013,27(2):141.

R782.11

B

1671-8194(2017)28-0037-02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心血管病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PDCA 循环管理对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护误报率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