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毒的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进展

2017-01-16穆超超赵志恒郝立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3期
关键词:丹毒外治法金黄

穆超超赵志恒郝立文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31)

·综 述·

丹毒的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进展

穆超超1,2赵志恒1郝立文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31)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的总结发现中医外治法对丹毒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膏药、涂药、熏洗药、擦药、鲜药捣敷等药物疗法以及非药物疗法。外治法具有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特色。

丹毒 中医外治法 临床进展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部及下肢,多因血分热盛兼火毒侵袭,或皮肤黏膜破损热毒乘隙而入郁于肌肤,阻塞经络气血壅遏而成[1]。如《圣济总录》记载“热毒之主,暴发于皮肤之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西方医学多采用局部处理及全身治疗的方法达到控制炎症、消除水肿以缓解症状[2],而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方法多样。笔者通过对近年文献的总结发现,目前中医外治法临床常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现概述如下。

1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在外治法中使用最广泛,主要包括膏药、涂药、熏洗药、擦药、草药等。临床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外证局部,药效可直达病所而产生治疗作用[3]。

1.1 膏药 膏剂又称膏药,古时称之为薄贴。适用于外科病证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3]。

李萍等[4]观察复方南瓜藤软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外敷鱼石脂软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红肿范围在治疗后第5、7日差异明显(P<0.05);皮温、皮色、肿胀、疼痛评分等级随时间改善明显;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鲁铭[5]联合自制的金黄膏和冲和散外敷治疗30例下肢丹毒患者,14 d后以皮肤无红肿热痛为治愈标准进行评价,30例平均治愈时间13.7 d。朱宏[6]采用青敷膏配合西医治疗下肢丹毒,对照组28例青霉素静滴,局部50%硫酸镁湿敷,每日1次。治疗组治愈情况较好。武娜等[7]选取42例丹毒患者在青霉素钠静滴的基础上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外敷,纱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周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李玉姣等[8]对下肢丹毒患者治疗组给予萆薢胜湿汤、金黄膏外敷加青霉素G静注;对照组硫酸镁外敷配合青霉素G静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1.2 涂药 将药物研末成极细粉,调成稀糊状,涂于疮疡表面的方法称为涂法,所用药物称为涂药。涂药一般多用醋或蜂蜜调。

醋调药渗透性强,除加强药物的渗透作用外,还具有软坚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病变部位肿胀程度。彭玲[9]治疗下肢丹毒在抗炎基础上加大黄、虎杖、芒硝及冰片粉碎后醋调外敷治疗,入纱布袋外敷患肢红肿疼痛处。中药外敷1~2 d后红肿热痛明显减轻,1周左右红肿热痛基本消失。韦志琴[10]治疗丹毒患者,在应用青霉素静滴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黄柏、牡丹皮、马齿苋、紫花地丁、金银花、紫草、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研粉醋调)贴敷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

蜂蜜调药吸水性强,可助向皮内渗透较多有效成分,营养皮内。邵岩等[11]观察如意金黄散蜂蜜调糊外敷包扎固定联合头孢硫脒加生理盐水静滴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对照组50%硫酸镁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7%,总有效率83%。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陈熳妮等[12]选取下肢丹毒患者,对照组给予硼酸溶液湿敷,观察组应用四黄水蜜外敷(四黄散配比蜂蜜,温开水稀释冷却后摊于玻璃纸上外敷患处,固定),治疗后第3、7天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 NRS得分等级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3日(NRS=0)0例,(NRS=7-10)5例;治疗后第7日 (NRS=0)23例,(NRS=7-10)1例;治疗组治疗后第3日(NRS=0)0例,(NRS=7-10)11例;治疗后第7日 (NRS=0)15例,(NRS=7-10)7例。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1.3 洗药 洗药有荡涤之功,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疾病,一般分为解毒洗药和肛门洗药。解毒洗药多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通腠理、调和气血或祛腐生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方。

陈俐等[13]采用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1.5 g静滴,50例丹毒患者总有效率100%。薛志宏等[14]对110例老年患者下肢丹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在阿洛西林4.0 g静滴治疗基础上加用黄柏、苦参、生大黄、虎杖、益母草、地丁草、蒲公英等中药煎汤外治。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朱春红等[15]将60例丹毒患者均静滴青霉素钠,50%硫酸镁湿敷,微波照射,对照组外敷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兑生蜂蜜,竹板调制成稠膏),实验组外擦金黄散洗剂。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张建民等[16]选取69例下肢丹毒患者三妙活血汤加味(薏苡仁、金银花、连翘、苍术、赤芍、地龙、防己、黄柏、土鳖虫、牛膝)内服和三黄消斑洗剂(黄连、黄芩、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结果69例患者痊愈39例,总有效率93.7%。

1.4 擦药 凡用擦拭肌体等部位来治疗疾病的药物称擦药[3]。擦药是通过按摩和药物对局部皮肤的渗透而起作用,外科擦药的特点是直接将药物擦于患处,适用于一切皮肤病。

将药物浸泡于酒精(汤),或水煎以后取出滤过液,即为擦药酊剂。因具有一定刺激,故禁用于疮疡溃口及皮肤病糜烂处。杨宁[17]治疗下肢急性丹毒患者,在控制全身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凝胶 (100 g如意金黄散粉剂溶于8倍无水乙醇内浸泡48 h,两次回流提取滤渣收集醇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质量1/8形成凝胶基质,低温蒸馏),患处局部外涂,包扎固定,结果痊愈30例,好转26例。

散剂也称粉剂,将药物研为极细粉干擦,或取鲜植物生姜等蘸药外擦,燥湿作用较强。多配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中药汤剂内服。王华乔等[18]对83例丹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青霉素800万U静滴并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味凉血利湿汤内服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计敏利等[19]用加减五神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丹毒,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50例中临床痊愈43例,优于对照组的30例(P<0.05);两组疼痛效果比较,观察组完全缓解43例,优于对照组的32例。田琼等[2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外敷及四妙散内服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和下肢周径积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数值下降更为显著(P<0.05)。

1.5 鲜药捣敷法 鲜药捣敷是将新鲜采集的生药洗净后捣烂,直接敷于患处,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治疗作用[3]。

郑娜等[21]以鲜马齿苋捣烂外敷联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丹毒,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治疗联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常规静脉治疗基础上将鲜马齿苋局部湿敷治疗丹毒。观察组患者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明显缩短治愈时间。

1.6 溻渍法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的方法,包括冷溻、热溻、罨敷。冷溻相当于西医开放性冷湿敷,热溻相当于西医开放性热敷,罨法是取其减慢敷液挥发,相当于西医闭合性冷湿敷[3]。溻渍多选取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达到清热、破瘀、凉血、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

张敏等[22]将收治的60例丹毒湿热下注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方为金银花、黄柏、紫花地丁、虎杖、连翘、牡丹皮、赤芍、土茯苓,取煎剂制成纱布药垫温敷局部,对照组局部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7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7例(56.67%),总有效率86.67%。沈玉珍等[23]临床选取48例丹毒患者,在头孢呋辛静滴的基础上,对照组24例予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观察组24例则用10%痰热清溶液湿敷患处。结果:在抗炎药物治疗的前提下,10%痰热清溶液湿敷患处能有效的利水消肿,减少脓液外渗,镇痛作用显著。

2 非药物疗法

外治法除药物疗法外,常用的尚有刺络放血等非药物疗法。《灵枢·小针解》曰“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素问·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刺络意在排出恶血,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同时达到“血行则气行,以血行气”的目的,以强令气血经脉通行[24]。

张盼等[25]选择下肢丹毒患者60例观察火针刺络放血治疗复发性丹毒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粗火针密刺放血疗法,对照组三棱针阳性血络放血,病变部位点刺放血疗法。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年的复发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张文培[26]选取临床36例患者观察刺络拔罐(局部梅花针重扣微出血,后三棱针点刺阳性血络,每周3次)、针刺(取“强令气血经脉通行”相关的穴位进行针刺,病变局部沿皮散刺,泻法,得气留针,每次30 min,每日1次)和金黄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结果针刺结合金黄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36例全部治愈。李涛[27]选取5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结合刺络和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病变部位三棱针点刺以出血少许为度,后外敷加味金黄散膏。治愈49例(94.23%),好转2例(3.85%),总有效率98.08%。

姚青勋等[28]采用对照试验探讨针刺释放淋巴液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急性丹毒的疗效。治疗组除常规抗感染和压迫治疗外,行针刺(“刺皮不伤肉”,在患处肿胀炘红处局部范围内反复轻叩针刺,至叩击区域皮肤潮红渗液点状出血为度,每周2次)释放淋巴液;对照组常规外热敷硫酸镁,加压包扎。治疗组患肢周径明显减小(P<0.05),丹毒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个随访,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结 语

中医外治法是相对于内治法而言,广义外治法泛指临床各科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一切治疗方法;外科外治是指运用药物、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患者体表某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3]。体表皮毛、腠理、穴位,通过经络气血与内脏相联系;在体表的病变采用外治法,比内治更便捷,诚如吴师机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优点在于:局部用药更近病所;内外治结合增强疗效;服药者易接受;方法多样,相互配合施用灵活;药之无效可迅速终止。

中医认为丹毒多由素体血分有热,或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总由火热毒邪为患,治疗当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但通过对近年的文献总结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尚存在以下问题:丹毒外治法的辨证分型不是十分明确,各种外治法之间缺乏疗效比较,不能确定不同剂型的适应证型;外治法一般配合西医药治疗,不能有效显示中医的优势与特色;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操作规范,不利于临床推广;临床研究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组间对照,尚不能有效显示外治法治疗丹毒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加组间对照,完善疗效评价标准,建立完整统一的操作规范,突出以外治法为主的治疗特色和优势。

[1]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3.

[2] 李乃卿.西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9.

[3] 谭新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93.

[4] 李萍,李龙振,吴林辉,等.复方南瓜藤软膏治疗急性期下肢丹毒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2):173-176.

[5] 鲁铭.金黄膏与冲和散外敷治疗糖尿病并下肢丹毒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2):40-41.

[6] 朱宏.青敷膏治疗下肢丹毒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0(29):115-116.

[7] 武娜,刘文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4):52.

[8] 李玉姣,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3):328-329.

[9] 彭玲.49例中药外敷辅助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120.

[10]韦志琴.中药贴敷治疗下肢丹毒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4):79-80.

[11]邵岩,韩向莉,王涓涓.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丹毒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5,31(9):68-69.

[12]陈熳妮,沈玉珍,黄珍霞,等.四黄水蜜冷敷治疗下肢丹毒急性期皮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678-680.

[13]陈俐,郑艺.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41-42.

[14]薛志宏,陈汉其,王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下肢丹毒5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77-78.

[15]朱春红,刘巧,吴伟伟,等.金黄散洗剂治疗丹毒和疖或痈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7):837-839.

[16]张建民,郭燏.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8):89-90.

[17]杨宁.如意金黄散凝胶治疗早期下肢急性丹毒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43.

[18]王华乔,明绘.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30-31.

[19]计敏利,王琼花,刘春珍.五神汤加减联合如意金黄散膏剂外敷治疗丹毒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31):3945-3947.

[20]田琼,张磊,张雅丽.金黄散外敷联合四妙散内服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9):1179-1180.

[21]郑娜,王芸.联合鲜马齿苋膏治疗丹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2):89-90.

[22]张敏,姜热热.中药煎剂湿敷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1):78-79.

[23]沈玉珍,陈熳妮.痰热清湿敷治疗丹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3):83-84.

[2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2-163.

[25]张盼,王遵来,黄朋涛,等.火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临床疗效[J].吉林中医药,2015,35(2):206-207.

[26]张文培.刺络拔罐、针刺结合金黄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36例[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29(5):113-114.

[27]李涛,买建修.刺络外敷中药法治疗下肢丹毒5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2):18-19.

[28]姚青勋,向丽娜.梅花针针刺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急性丹毒3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0(29):45-46.

R753.5

A

1004-745X(2017)03-0467-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3.029

2016-05-18)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13920416738@126.com)

猜你喜欢

丹毒外治法金黄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无边的旷野,一只金黄的老虎跑过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