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机构人员变更看动物疫控隐忧

2017-01-15徐方红贵州省道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635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疫病

徐方红 (贵州省道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63500)

从机构人员变更看动物疫控隐忧

徐方红 (贵州省道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63500)

本文通过对道真县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前后,动物疫病防控之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变化,动物防疫合作社成立运行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疫病防控;隐忧;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变更;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1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

道真县自2014年9月成立 “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以来,动物免疫工作实行以县农牧局代表县政府为发包方,防疫合作社为承包方,农牧局所属相关部门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监督管理方的三方协作机制。本着 “防疫就是增效,少死就是增收,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补免相结合,重点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防制,同时抓好兽医实验室的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消毒灭源和驱虫等工作。主要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98%以上。有效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经定点调查显示,全县动物死亡率分别为:猪1.05%;牛0.46%;羊0.79%;禽1.58%,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死亡率范围内。

2 县乡动物疫控机构更迭和人员变动

2.1 县级动物疫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2.1.1 机构设置变更

自1980年设置县畜牧局时即设正股级单位 “县兽医防治检疫站”,核定事业编制4名。2011年更名为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增加编制1名,2014年局属事业单位编制调整,再增加编制2名至现有事业编制7名。

2.1.2 人员配置变动

2009年底,县兽医防治检疫站在编4人,全部在岗。2016年10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7人,也全部在岗。

2.2 乡级畜牧兽医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2.2.1 机构设置变更

2009年底,全县14个乡镇各设 “畜牧兽医站”1个,共有事业编制72名。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全县14个乡镇各设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个,畜牧兽医编制人员均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2.2 人员配置变动

1998~2010年间,因道真县畜牧部门实行三权归县管理,2009年底,全县1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共在编80人,在编率(在编人数/编制数,下同)为111%。全部在岗,在岗率 (在岗人数/编制数,下同)为111%。2016年10月,全县1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共在编57人,在编率为79%;在岗19人,在岗率为26%。

3 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作用

3.1 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道真县于2014年9月成立了由110名动物防疫员组成的 “兴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职责为负责全县除规模养殖场 (户)以外的动物免疫接种工作 (规模养殖场(户)所饲养的畜禽,则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给疫苗,并督促其自己做好免疫接种)。合作社的经费来源:一是由政府购买服务,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的财政专项预算拨款;二是防疫合作社自身经营饲料年获利约20万元;三是部分乡镇每年给予防疫员500~2000元/人不等的补助。合作社年总收入约90~100万元,除去公杂费后,防疫员年人均收入约8000元。

3.2 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机构改革前后,道真县负责和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县 (疫控中心)乡 (畜牧兽医站)人员总数从2009年底的84人减至2016年10月的26人,减少69%。其中:县疫控中心同期从4人增至7人,增长42%;乡镇畜牧兽医站同期则从80人陡减至19人,减少76%。若无其他措施的弥补势必对道真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所幸道真县于2014年9月,实施了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将原来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直接领导管理的村级防疫人员,转变成为由合作社统一领导管理的合作社社员。防疫合作社成立两年多来,为道真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动物疫控工作中主要问题

4.1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自2010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乡镇畜牧部门三权放归乡镇管理后,因乡镇政府及其他部门、村居编制较少,虽然近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招考录用了不少事业人员,但乡镇政府又将绝大部分的农技推广、畜牧兽医在编人员,安排到其他部门和村居工作,导致14个乡镇的畜牧兽医编制72名,在编57人而在岗仅19人 (每乡镇仅1.4人),在岗率仅为26%。而且分布不均,个别乡镇有3~4人,有些乡镇只有1人,有些乡镇纯粹无专人负责畜牧兽医工作。

4.2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部分学非所用、张冠李戴

在人员总量本就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有些人员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即非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在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个别人员甚至是乡镇政府聘请的临时工。在本就不多的人还经常被乡镇政府统一安排去从事其他比如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非本职工作,使实际从事动物疫控及畜牧兽医工作的少之又少。

4.3 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迟迟未予兑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就出台过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政策,2015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又以人社部发 〔2015〕99号印发了《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2016年3月,省市人社和财政部门也都先后逐级转发了该政策文件,但道真县一直未予兑现,别说调整后的新标准,就连以前的老标准也没能兑现。而其他许多部门的相关津贴补贴则一直在发放,这无疑又沉重打击了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4 防疫员报酬相对偏低、年龄偏大

目前防疫员的年人均收入约为8000元,按目前施行的春秋两次集中免疫与常年补免来看,一年用时约2~3个月,即月工资约为2600~4000元。作为年轻力壮又有技术,且一般都是家庭顶梁柱的防疫员而言,与当地普通民众比较也算是能工巧匠了,假如他们另行从事其他行业的话,月挣4~5千元、年挣5~6万元应该不是难事。由于动物防疫工作得钻猪圈进牛棚,干的是又脏又累还需手脚灵巧的活儿,最适年龄应在45岁以下,45岁以上的就有点勉为其难。经统计,在道真县110名动物防疫员中,45岁及以下的仅32人,相反,45岁以上的却有78人,其中11人已超56岁。

4.5 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前景并不乐观

因为防疫员报酬较低,加上相当部分兽医防疫员年龄较大。已有相当部分在职防疫员不愿意或不适宜继续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可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进入防疫队伍从事防疫工作。导致防疫员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若无后续措施,防疫合作社恐怕难以长期维系。

5 解决问题建议措施

5.1 提高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在岗比例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尽可能让乡镇畜牧兽医在编人员、特别是懂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尽量留在动物疫控以及畜牧兽医技术岗位上工作,保证技术力量不被严重削弱。试想一下,在全县14个乡镇仅有畜牧兽医在岗人员19人,乡均约1.4人,还分布不均匀,有些乡镇只有1人,有些乡镇1个人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正常开展并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兽医术服务、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怎么可能?

5.2 兑现卫生津贴提高县乡疫控人员积极性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兑现县乡动物疫控人员的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同时,能够吸引新的有技术、有能力的较高层次畜牧兽医人员加入畜牧兽医技术队伍,以保证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后继有人。

5.3 提高防疫员待遇保证基层防疫队伍可持续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采取措施,适当提高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从而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报酬待遇。让他们知道,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与从事其他工作一样,能有相近或相同的回报,从而使在职的防疫人员愿意继续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在现有防疫员年老干不动时,也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学习畜牧兽医医疗技术,并愿意加入动物防疫工作队伍。从而保证动物防疫队伍后继有人。

徐方红 (1969-),贵州省道真县人,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控工作。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