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C两优018’高产栽培技术

2017-01-14周建波

作物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稻瘟病分蘖高产

周建波

(1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萍乡市种子管理局,江西萍乡337000;3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岳阳414000;4临湘市农业局,湖南临湘414300)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C两优018’高产栽培技术

周小波1,胡树明2,李剑波1,3,周建波4

(1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萍乡市种子管理局,江西萍乡337000;3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岳阳414000;4临湘市农业局,湖南临湘414300)

通过3年的推广种植,‘C两优018’表现出抗逆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栽培;C两优018

1 特征特性

1.1 生育期适中

‘C两优018’在岳阳市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3 d左右,比‘C两优343’短2 d左右,比‘天优华占’长3~4 d。即可在空闲田做一季晚稻栽培又可做油后稻(油菜+水稻)或瓜后稻(西瓜+水稻)栽培。

1.2 农艺性状好

株型适中,叶姿直立,生长势较强,叶鞘、稃尖紫色,有顶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株高112.0 cm,穗长23.5 cm,每公顷有效穗数351万,每穗总粒数181粒,结实率82%,千粒重24.9 g。

1.3 抗逆性强

经湖南省区试抗性鉴定:叶瘟3.5级,穗颈瘟5.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4级,白叶枯病5级,稻曲病5级,抗倒性较好,耐高温能力强。该品种在3年的大面积种植中,田间未发现稻瘟病,特别是2016年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连续多日高温条件下,结实率仍在78%以上,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

1.4 米质好

据湖南省一晚区试取样送农业部(武汉)检测中心检测结果:糙米率81.6%,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7.3%,粒长6.8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30%,垩白度3.0%,透明度1级,碱消值3.0级,胶稠度92 mm,直链淀粉含量13.8%。米饭适口性好,既可以蒸煮又可以炒现饭,是一个适合大众口味的品种。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对统计思想讲解透彻,就会给学生理解统计方法和学习统计原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应该对一种方法的“统计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在教学中运用自如,而不至于在方法的“汪洋”中迷失方向,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统计学的课堂中抓住统计方法的灵魂。例如,在上述的方差分析中,理解了方差分析的“统计思想”就是“分解变异”时,就掌握了方差分析方法的精髓。适用于方差分析的实际问题可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牢牢掌握了该方法的统计思想,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5 产量高

2012年湖南省一晚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38 t/ hm2,比对照‘C两优343’增产6.73%,达到极显著水平;2013年续试,平均产量9.09 t/hm2,比对照增产4.19%,达到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产量9.24 t/hm2,比对照增产5.46%,增产点率100%。2014年湖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0 t/hm2,比对照增产6.74%。

2014年示范种植20 hm2,平均产量10.89 t/ hm2。在岳阳临湘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试验示范中,种植0.2 hm2的‘C两优018’实收干谷1444.1 kg,平均产量10.15 t/hm2,比周边对照品种‘Y两优1号’增产7.45%,与其他同类型品种相比,其产量优势明显。201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00 hm2,2016年种植1080 hm2,气候极端异常(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连续40多天的高温)情况下,在华容、君山、临湘、平江、汨罗、岳阳县等县(市、区)种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好,平均产量9.16 t/hm2;其中,岳阳县筻口镇小塘村任某种植1.34 hm2,平均产量10.05 t/hm2;岳阳县新开镇共和村方某种植0.67 hm2,平均产量9.85 t/hm2;临湘市聂市镇陈某种植0.7 hm2,平均产量10.12 t/hm2。

2 高产栽培技术

‘C两优018’是一个茎秆韧性好、分蘖能力强、需肥较多,抗倒性强的组合,在肥力水平中、上等田块种植,有利于其高产优势的发挥。

2.1 浸种催芽

浸种前4~5 d将种子放置太阳处晒半天,增加其发芽势,提高发芽率。作一季晚稻第一次浸种先用清水洗,除去空秕粒和瘪谷,浸种12 h后,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消毒再浸种8~10 h,然后洗净催芽,催芽期间要协调好水、温、气之间的关系。

2.2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在岳阳作一晚种植和油后稻栽培种植,5月15日至6月5日播种,做瓜后稻6月5~15日播种。秧田须平整,均匀播种。为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在秧苗1叶1心至2叶1心时每公顷用1500 g多效唑对水750 kg喷雾,可以促进秧苗矮化、多蘖和本田秧苗早生快发。2叶1心时,施1次速效性断奶肥,每公顷再用40%的福戈150 g加30%的爱苗450 g对水750 kg进行喷雾,喷后秧田断水2~3 d,待水自然落干、药液被土壤充分吸收后再复水,既能防治秧田各类病虫害,又能促进秧苗分蘖生长和低节位分蘖,培育多蘖壮秧,为高产打下基础。移栽前5 d,施尿素、氯化钾各60~75 kg/hm2作送嫁肥。

2.3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根据‘C两优018’穗粒结构特点,秧龄控制在30 d内,最佳移栽期为25~28 d。大田用种22.5 kg/hm2,栽插规格以20 cm×26 cm为宜,每蔸插2~3粒谷秧,插足基本苗120万~150万/hm2,并做到浅插促低节位分蘖。

2.4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C两优018’宜中上肥力水平栽培,做到“基肥足,追肥早,穗肥巧”。移栽前用45%含复合肥(N∶P∶K比为15∶15∶15)450 kg/hm2或51%浩斯特(加锌加硅肥)300 kg/hm2作基肥;在移栽后4~5 d追施尿素、钾肥各90 kg/hm2;晒田复水后施穗肥(钾肥)75 kg/hm2。水分管理上做到寸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促分蘖,及时晒田控分蘖,壮苞抽穗期间保持田间有水,后期干干湿湿,不宜脱水过早,收割前一周排水。注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灌深水,有利于减轻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造成的影响。

2.5 做好病、虫害防控

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科学管理肥水,减少病虫害发生。

首先合理密植,及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透性来有效控制水稻的病虫害。

其次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螟虫。用井冈霉素、稻瘟康、三唑酮,按其药剂说明和发病程度对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进行防治。加强田间检查,抓住最佳防治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50%吡蚜酮加10%烯啶虫胺防稻飞虱和20%氯虫苯甲酰胺对螟虫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药防治。

[1] 李剑波,梁 平,蒋建为,等.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C两优018[J].杂交水稻,2015,30(4):89-90.

[2] 唐四清,邓雨斌,许 琨.高产晚籼水稻品种五优369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9):36-37.

[3] 吴光明.杂交稻福两优36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8):48-50.

S511.048

C

1001-5280(2017)01-0077-02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7.01.20

2016 11 14

周小波(1978-),男,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653964179@qq.com。

湖南省农业厅湘米优化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稻瘟病分蘖高产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