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影像传递爱

2017-01-13洪宗洲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古厝南安阿婆

泉州南安东田镇欧厝村一位九旬老阿婆居住的房屋,在今年超强台风“莫兰蒂”中损坏。近日,三年前曾为她拍下一组照片的摄影师回访,一个温暖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3年前,福建青年摄影协会会长、泉州摄影协会主席洪宗洲到南安东田镇欧厝村采风,在当地走街串巷,拍摄了一组《闽南人家》的图片。图片中,一位住在古厝里拾荒阿婆令他印象深刻。“阿婆名叫陈久,当时已经87岁,身体硬朗精神也很好,住在一处看起来至少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破败古厝里,甚至还保留了现在很少见到的独具闽南特色的绑发鬓。”他回忆道。

“阿婆今年应该90岁?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怀着一份牵挂,他凭3年前的模糊记忆,穿过弯曲狭窄的村道,终于顺利来到老人住的古厝。

远远地,他看到头戴昭巾,一身素净穿着的阿婆正弯着腰,细致地分拣着一堆废弃的塑料空瓶,麻利地装入白色编织袋中。当他走进古厝时,却为眼前的一幕赶到震惊:破败不堪的院子里堆砌着各种杂物,大院左侧原本是老人居住的房间不知何时塌陷下来,断裂的木梁和碎石将木质的眠床和桌椅压在下方,一片狼藉。

此时的陈久阿婆,早已记不起来这位三年前拍摄过她的摄影师,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洪宗洲闲聊着。

22岁那年,年轻的陈久从相邻的甘露坑村嫁到欧厝村,丈夫大她2岁,婚后夫妻俩种田为生,先后生育了4个子女,过着平淡的生活。多年后,7岁的大儿子在玩耍时,意外掉入露天厕所中不幸离世,大女儿在64岁时因病去世,老伴也在29年前撒手人寰。如今,只剩62岁的小女儿欧阳万和52岁的小儿子欧阳得。

“儿孙们虽然穷,但都很孝顺。”陈久笑着说,她小女儿不时会过来探望她,外孙们也十分孝顺,会给她买新衣服带喜欢吃的食物,她现在每天早上喝的花生糊就是外孙特意买来的。阿婆的孙女今年23岁,在南安美林街道一家茶叶店工作,每次回家都会给奶奶带些好吃的东西和新衣服。

现在,陈久和儿子欧阳得夫妻俩住在古厝。年轻时,欧阳得在当地一家鞋厂里打工,妻子在家务农。后来年岁增长,他的眼睛有些老花,不再适合在鞋厂工作,就和妻子一起在镇区租了一间三四平米店铺卖鞋,店铺前还摆了个鞋摊,平时就靠卖几双鞋和帮人补鞋维持生计,除去上缴的店租,一年攒下的钱也只够日常开支,剩不了多少钱。前几年,欧阳得嗜酒,患上了酒精肝,住院治疗花了三四万元,几乎将辛苦攒下来的积蓄花光。妻子如今也是慢性胃炎缠身,需要不定期吃药。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古厝早已破败,一碰上雨天屋顶就开始往下滴水,陈久的房间里长期都摆放着两三个塑料水桶,雨天用来接水用。今年中秋节凌晨,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也给泉州带来狂风暴雨。那一夜,陈久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怒吼”的狂风和“噼里啪啦”拍打下来的雨水,久久不能入眠。幸好,那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起床后,她费力地提着装满水的水桶,将水倒入古厝排水沟里,随后出门。上午10点,回到家中的她发现房间里土墙的土层不断剥落,墙面和屋顶的杉木横梁发出“咯吱”的声音。突然“轰隆”一声,半个房顶瞬间塌了下来,床和桌子几乎被埋进废墟。

“这房间要重新修得不少钱,家里又没钱,以后老妈睡哪里?”眼睁睁看着房子倒了,老人欲哭无泪,心中顿觉深深的无力感。

“儿子一家生活也很困难,我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四处走走捡一些废品,多少也能卖点钱,不给他们增加负担。”陈久说,每天她会外出溜达,看到马路上有人丢弃的塑料瓶都会捡起来,经过垃圾桶时也会翻一翻垃圾,看能否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废品。

这一刻,洪宗洲的内心不是滋味。“老人平时自食其力,靠着拾荒维持生计。看到老人费劲地挑着比自己身体都大的袋子,跟随拍摄的我莫名地心酸……希望政府积极关心,社会各界能伸出援手,让老人家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洪宗洲将自己这一天的见闻发到微信朋友圈,引起了身边好友的关注。一些朋友直接通过网上转账方式,拜托他代为送给老人。爱心还在延续,洪宗洲仍继续为帮阿婆重修房子而奔走筹款,众多热心公益的人听闻阿婆的穷苦遭遇,也纷纷伸出援手。有了政府部门的帮助和爱心人士的捐款,最近一段时间,欧阳得已经开始请人重新修缮房屋,相信阿婆很快就能住进更加安全、稳固的新家。

猜你喜欢

古厝南安阿婆
秀美南安
中国首部石材大片在南安开拍
梦中古厝
小镇阿婆茶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阿婆
重阳糕送阿婆
南安乡贤再发力
走,游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