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和发展

2017-01-12高昕月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连云港民族音乐

高昕月

海州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古称。海州五大宫调又称“海州五大调”或“海州宫调牌子曲”,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乐,是江苏省明清俗曲重要的一脉,是古老的“诸宫调”宝贵的遗存,对中国汉族民间音乐乃至民间曲艺的研究具有难得的实证价值。海州地区民众演唱小曲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地处苏、鲁两省接壤处,也是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交汇地带,因而历史上北南双方的小曲杂调均在此流传生根,呈现出既融会贯通又诸调杂陈的局面。海州五大宫调是流布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等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来演唱的艺术形式。

海州五大宫调源于明代两淮一带流传的“时尚小令”,至明代嘉隆年间,海州五大宫调已逐步形成。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两淮盐业兴旺,大运河盐运南来北往,一方面地域沟通,艺术交融,使海州五大宫调得以广泛吸收江淮民间小曲而渐趋成熟;另一方面汇集于当地的一批盐商富贾和与之休戚相关的文人墨客,对海州五大宫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而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特色和个性逐步形成。2004年海州五大宫调被江苏省文化厅列入全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2006年,江苏省海州五大宫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州五大宫调是连云港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是连云港市文化建设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由于长期在民间多以自娱自乐形式演唱,缺乏专业艺人,也很少新编曲目,这一曲种的提升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下流行音乐盛行的文化环境下,我们有责任把地方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下去。

一、自我创新,跟上时代潮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我们,而我们一定会关注最能够吸引我们眼球的信息。因此,海州五大宫调必须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让自身发展起来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被历史所淘汰。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加强与省级高校的合作,注重专业化、数字化的保护发展方向,将内容创新和现代内涵相结合,通过专业、民间两个渠道传承海州五大宫调,开创海州五大宫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普及方言,促进海州五大宫调发展

海州五大宫调日渐衰弱,真正的原因在连云港话这门方言的没落。培养观众,尤其是年轻一辈的观众,让他们能听懂连云港方言,会说连云港方言,这是最关键的。我们应该让连云港方言进入各中小学课堂,像福建地区普及闽南话一样,让老师和同学都喜欢连云港方言,产生保护地方方言的紧迫感。

加强连云港方言普及的同时加强地方民族音乐教育,利用课堂内外,开展校园演出、举办讲座,邀请传承人亲临校园说唱等多种活动,使广大学生学唱地方民族音乐,热爱家乡,燃起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传统文化审美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海州五大宫调。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办期刊专栏、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精品讲座、专题节目汇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和传唱五大宫调,让海州五大宫调如同流行音乐一样,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参加省、市乃至全国举办的各种展演、比赛,及民间艺术精品推介展销活动,展示海州五大宫调的艺术内涵,使海州五大宫调的非遗特色和传统文化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整合各方资源,快速培养专业人才

组建项目保护机构,充分利用各级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培养项目传承队伍;依托市淮海剧团、艺术学校等机构,邀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利用寒暑假对大中小学音乐老师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使之成为传承海州五大宫调的业务骨干;将海州五大宫调纳入市民文化免费课堂,让真正喜欢地方民族音乐的人们走进五大宫调,自发的组织起来传承和保护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审美追求。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海州五大宫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传承和发展它。

参考文献:

[1]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数字化生态博物馆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连云港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连云港港再添一条徐州—连云港集装箱内河航线
郁州海运新开辟连云港—邳州航线
《莲年有鱼》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学习母鸡
今年前十个月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2亿吨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