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点滴体会

2017-01-12林世贵

未来英才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体会口语交际探讨

林世贵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特别是边远地区苗族农村小学,学生见识少,阅读量少,知识不丰富,口语交际训练少,口语交际习惯差,课外都用苗语交流,严重制约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本文对苗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苗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体会;探讨

作为苗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发展苗族地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话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们又应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结合在苗族地区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让学生打开话匣子

在口语交际课中,课标建议我们要贴近生活。学生对他们经历过、感受过的容易产生兴趣,他们非常乐意去说,而且还说得挺多,挺好的。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感受学生的感情,教材在编排上就很有针对性,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话匣子也就随之打开,就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就很有发言权,从而说话的信心也就增强,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话题要儿童化

话题要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羡慕、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但是真要当众说话时,心里不免会紧张。但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迫切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存在。如果教师不遵循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将口语交际成人化、模式化,学生则可能产生畏惧心理,害怕说话,不敢与人交往。有的学生胆小,老师要采取鼓励的方法,有时还可以请家长配合,生活中积极主动进行锻炼,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还有不少苗族学生学说汉语发音不准,给学生的口语交际造成障碍,因此平时师生接触交谈尽量用普通话与孩子对话,而且要从一词一语中引导孩子说话规范,用词准确,说话完整,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示范,鼓励孩子多说话。要求在学校、在教室里,师生还是同学之间都要用普通话交流,通过交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这有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要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与交流习惯

良好的听说态度与交流习惯也是成功交际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可个别学生因为胆小等心理原因,在交流时往往会不敢正视别人,或者声音很小等,我们就要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四、要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小学生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作为教师就要走向民主、宽容,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在和可能,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或少用批评;教师还要放下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以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五、要给学生提供多练的机会

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口语交际的供机会,如学生在班上作激兴讲话,国旗下的演讲,课后都用汉语普通话交流。让他们从多次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活用教材

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和提高其水平的途径除了社会交往外,最正规、最准确的途径当在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老师,如何深入教材,活用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仅仅让学生回答问题,简单讨论问题和交流意见,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对话等等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告诉我,活用教材是一个好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要热爱、关心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时常与他们交谈。同时常常利用和孩子一起玩耍,引导他们相互交谈,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苗族地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苗族地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体会口语交际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