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2017-01-12张亚于敏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个性化教学中职语文

张亚 于敏

【摘要】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一直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中职学生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创新意识也不强,最终导致学生的职业发展缺乏后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要贯彻个性化教学,首先要搞懂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动者,要充分协调两者的个性互动,才能真正把中职语文教学个性化延续下去,那么在推行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做呢?

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教师对教材要有独特的个性理解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旧面孔。”她提倡的就是要解读出文本的不同意味,形成自己的风格。语文教材中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解读。例如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分析文本时既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单元的一般规律,又要抓住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个性,教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个性。例如我在解读“千古流芳一诗心”这个模块时,诵读涵情,默读会意是诗歌的共性,不同的情感是它们的个性,如讲授《静女》时,我主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细节描写以及淳朴浪漫的情怀,并分析他们的内心活动,这就是个性;在讲陆游的《书愤》时,我侧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伤感,这也是两篇课文之间截然不同的地方。

我想教师要教出教材的个性,就是要由“统一”走向“个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倡导答案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实际上是鼓励学生开启思维,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但是个性的倡导也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的个性应当是言之成理的。如我在讲授《旅夜书怀》一文时,组织学生开展开放性的阅读活动。先从透过“旅”字看背景,体会诗人的漂泊之苦;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夜”字察实景,体味诗歌的写景艺术;最后通过“抒怀”悟实情,指引学生探究作者的情感;从不断打拼摸索中渐渐体会到了“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境界,事实也证明:态度决定高度,特点孕育内涵。因为我们的语文有着自己自由的创造能力和人格理想以及自主意识和独特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又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展示。

(二)教师的教法也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每位教师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时,都会选择最能够展示自我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展示。例如同样是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吕志范老师和于漪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不一样。吕志范老师侧重理性分析,思路清晰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写生;于漪老师强调形象思维和美感训练,整堂课如同一幅水墨写意画;这些同文异构都充分体现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个性。当然他们都是名家,作为中职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我个人在讲授《荷塘月色》时,重在分析写作的背景、作家情感的变化、作者行踪的变化等,明确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二、学生学习也要体现自己个性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独特的个性,势必给学生带来冲击,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个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

三、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一)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课堂之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到整个课堂之中。它使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一味强求与他人“统一”;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吝赏识,积极倾听使教学相长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个性带来的赏识之美!

(二)将不断学习与反思融入课堂中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只有练好基本功,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个性;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博采众长,如网络学习、同行听课,外出观摩等;再次,还要勤于反思,领悟他人的教学精髓,充实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

(三)将自己的长处融入课堂中

我在平时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应用文写作、诗歌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评点等模块,并在自己擅长的文言文和诗歌方面狠下功夫,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了。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结合起来,就能显示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附注:本文为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名称《教师个性化素质与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Hazy14038。

作者简介:张亚,江苏淮安人,现为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讲师职称。曾在普通中学工作过5年,2012年后从事职业教育(对口单招),所教班级曾获得“江苏省优秀班集体”“淮安市周恩来班”等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个性化教学中职语文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