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焚烧”并不可怕

2017-01-12梁光源

环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垃圾焚烧分类垃圾

梁光源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都积极尝试用焚烧的方式,来解决无地可埋而带来的垃圾围城问题,但是阻力甚大,反焚声音不绝。

“二噁英” 是被夸大的威胁

对于垃圾焚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有抵制心理,认为垃圾焚烧会排放出大量的二噁英,引发癌症,甚至是造成死亡。

二噁英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包括210种化合物,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噁英微量摄入人体不会立即引起病变,但由于其稳定性极强,一旦摄入就无法排出。

“二噁英是一类致癌物质,剧毒,但关于二噁英的威胁显然是被过分夸大了。”佛山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曾飞经理告诉记者说,研究表明,当烟气温度在220℃~400℃时,最易产生二噁英,但当温度高于800℃时,烟气在燃烧室内停留2秒以上,二噁英就会被完全分解。

“再加上后面活性炭的吸附净化等,二噁英的实际排放已经很少很少,完全达到排放标准。”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排放标准已经接轨欧盟、日本等国际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指标定在0.1纳克以内。

“我们的炉温达到1300多度,即使两秒后还有1100多度,在这样的高温充分燃烧下,二噁英分解得很彻底了。烟气接着再经过倒三角形的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有害物质得到吸附沉淀。”深圳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厂钟厂长信心满满地说,“香港第三方监测对我们的监测显示,二噁英排放在0.05纳克以下。”

同样,在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山中心组团的垃圾焚烧厂,记者通过实时监控也看到,焚烧的炉温都稳定在860度以上。而第三方的监测数据也显示,二噁英排放也远远低于0.1纳克。

业内有关专家指出,国际上关于二噁英的排放标准定得极为严格,但不意味着超出标准就一定会带来巨大威胁,如1976年,意大利赛维索的一家化工厂将几千克二噁英泄漏至大气中,曾引起巨大恐慌,担心会有数千人丧命,但最终证实没有一个人因此死亡。据研究,2008年我国二噁英排放量约为6千克,由垃圾焚烧所产生的仅占约2.5%,即焚烧产生排放量为150克。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工艺中,消除二噁英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稳定的。“目前我厂的炉温控制稳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基本不需要人工过多干预。”曾飞经理说,消除二噁英的炉温控制、后期净化等技术和装备,已经非常成熟、稳定,自动化水平高,确保了二噁英的稳定控制。

针对记者提出的会不会为了成本而降低炉温导致二噁英排放的问题。钟厂长说,“我们南方的垃圾热值高,不需要添加煤等额外成本,就可以达到所需热值,此外,目前政府政策有补贴,垃圾烧越多,补贴也就越多,作为焚烧方根本就不会有降低炉温省成本的考虑。”

“焚烧”或是唯一出路

“广州市日产生活垃圾1.80万吨,深圳2.17万吨,上海市2万吨,北京市1.84万吨……”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围城”问题所困扰,而这个趋势也正向农村蔓延。记者查阅资料得知,目前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从1979年2508万吨增长至2013年的1.73亿吨。

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发电三种。由于各地填埋场数量有限且简单填埋易造成二次污染,农业堆肥对垃圾中的无机物无法处理,相对环保又能实现资源再利用的焚烧发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资料显示,自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厂1988年点火运行以来,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应该优先选择垃圾焚烧发电方式处理垃圾。”业内专家指出,生活垃圾的热值在1000~1800大卡之间,每吨垃圾大约可产生蒸气2.5吨,可发电300余度。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垃圾处理补贴和上网优惠电价政策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可以通过出售电力,还可以获得补贴,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此外,同样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20,而且减容效果更好,同等量的垃圾,通过填埋约可减容30%,通过堆肥约可减容60%,而通过焚烧约可减容90%。“垃圾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分解时间通常需要7到30年,而焚烧处理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的,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

虽然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处理城市垃圾有诸多好处,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建却依然面临诸多争议,许多拟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迟迟未能建起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初,我国共有434家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的只有234座,其余为在建或拟建。全国运行中的垃圾焚烧厂每天能处理23万吨垃圾。广东科协调研资料也显示,珠三角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还是以填埋为主,占70%左右,其次是焚烧和堆肥。

记者在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被住建部重点表扬已经达到国际同类设施先进水平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的典范,被誉为破解垃圾围城问题的“瀚蓝模式,南海经验”。“现在南海区日产生活垃圾4000多吨,我们厂现在焚烧日处理能力是3000吨,剩下的1000多吨只能送去填埋厂填埋。”曾飞经理说,此前设施处理能力总体不够,已经处在超负荷运转的临界点上,垃圾焚烧厂需要扩建才能解决垃圾日益增多的问题。“我们计划再投入1个亿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同时进行多项技术升级,可以实现增量不增污。”

记者在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看到,漂亮的厂房、整洁的路面,没有一点垃圾的臭味,宛如走进了高精尖技术企业,只有厂区里停着的一排排收运垃圾的白色大货车,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垃圾焚烧厂。

“卸货区、储存区等生产车间,实行微负压管理,外面气压高,里面气压低,空气都往里面去了,垃圾的味道自然就出不来了。”曾飞经理介绍说,垃圾里边的脏水,流入渗滤液池,再用污水泵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比家庭净水机还高级的膜处理,回用到焚烧炉冷却水、厂区清洁用水,实现污水零排放。焚烧烟气经过活性炭、袋式除尘等工艺处理,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此外,我们特殊设计的垃圾转运车,不但密闭性强,而且车底装有水槽接住垃圾渗滤液,避免了沿途洒漏。”

“科学认知而不是妖魔化垃圾焚烧,很重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郑明辉表示,日前,四部委联合印发“意见”重磅明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主要路线,也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的主要技术路线。

据了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全国各省都在逐步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处理城市垃圾,生活垃圾焚烧量逐年上升。数据显示, 过去15年,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的生活垃圾焚烧量增长最快。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江苏省只能焚烧42.7万吨垃圾,到了2014年,焚烧量达到了871.6万吨,增长了20倍。

目前广东也正在抓紧推进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例如广州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新建的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正在紧张施工中,而深圳也已建成1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量达到了13650吨。

“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能解决垃圾问题

“我国的垃圾焚烧项目之所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垃圾分类工作没有做好。”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都积极尝试用焚烧的方式,来解决无地可埋而带来的垃圾围城问题,但是阻力甚大,反焚声音不绝。

“现在的垃圾分类,只是依靠环卫工人进行粗糙的二次分拣。没有分类好的垃圾,不仅使得资源回收比较少,需要烧的量也更多,而且这样的垃圾烧起来,很容易造成结块堵炉、燃烬率低、甚至熄火停炉等事故,在这种非正常运行下,焚烧产生的污染物质也会更多。”广州市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告诉记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垃圾焚烧效果,必须弄清楚垃圾的成分,分析垃圾的热值和含水率。

“目前,我们国内垃圾焚烧厂的运营难度其实比日本要高很多。这是因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所以垃圾焚烧时所要做的后端处理就容易,垃圾烧得也充分。” 曾飞经理向记者介绍说,“垃圾分类,是垃圾焚烧的必要准备。以厨余垃圾为例,如果干湿垃圾不分类,混在一起就会导致生活垃圾里所含的有机物增多,垃圾的水分粘液增多,从而增加了焚烧的难度。” 采访中,曾飞经理表示希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重视垃圾分类,特别是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据了解,我国的垃圾大多数未实行彻底的垃圾分类处理。早在2000年,建设部就确定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这八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然而成效并不理想。

“导致成效不理想的原因,虽有政府部门的原因,但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社会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不高。”专家指出,不久前,北京曾在600个试点实施垃圾分类的居住社区做过一次公众调查,实际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人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但平均投放正确率仅为31. 2%。总体上,只有6. 7%的居民能够对日常可回收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而厨余垃圾正确分类仅有2. 5%。另一项调查则显示,70%的居民觉得垃圾分类作用不大,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前期垃圾分类。

记者深入广州、深圳多个小区调查也发现,虽然小区内树立着一排垃圾桶,信息提示板上也标注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但垃圾桶里却是“鱼龙混杂”,垃圾袋里面装的东西、干的、湿的、可回收、不可回收,都黏糊糊地混在一起。

“垃圾处理,并非只有焚烧一途。纵观世界先进国家经验,没有哪个国家主要靠焚烧来解决垃圾问题,通过垃圾分类和减量,将垃圾资源化,以减少填埋焚烧,才是根本之策。”业内专家指出,世界上其实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丹麦、瑞典等国,分类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80%至90%,在德国,由于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好,一些垃圾处理厂甚至无垃圾可烧。“因为分类之后,诸如塑料等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垃圾减少了,垃圾焚烧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垃圾减量也同样,由于法律缺乏对商品生产、销售者回收义务的刚性规定,厂商减少了环保投入,获得商品的利润,却把垃圾处理难题推给了社会。”记者了解到,国外不少发达国家不仅重视生活垃圾的分类,法律还强化厂商的责任,在源头为垃圾减量。例如,厂家生产一台冰箱,不是把冰箱卖出去就完事。冰箱及其包装,厂家都有回收处理的责任,这就逼得厂家不得不改进生产原料的可循环利用。在日本,消费者从超市买回牛奶,用过的牛奶盒会送回超市回收,然后做成卫生纸,再次进入超市销售。

猜你喜欢

垃圾焚烧分类垃圾
垃圾焚烧厂之旅
垃圾去哪了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垃圾焚烧牵出的治理难题
垃圾焚烧,中国应提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