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措施探究

2017-01-12李秋颖程莹莹

种子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培育

李秋颖,程莹莹

(库伦镇林业工作站,内蒙古通辽028200)

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措施探究

李秋颖,程莹莹

(库伦镇林业工作站,内蒙古通辽028200)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林业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林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对健康持续地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日后可以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进而提高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

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措施

成年林木的质量取决于林木种苗生产的质量,林木种苗生产的质量过低会严重影响后期林木的成活率,从而影响林业的发展,影响绿化覆盖率,进而影响我国的生态坏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等行业对林木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如果林木的质量达不到保证,既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林木成活率低也会破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意义深远。本文从林木种苗生产的特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林木种苗生产的特点

近几年,随着我国林木业的发展,林木种苗生产主要有如下特点: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将林业建设列入我国重点工程之一,并且建设了许多林木种苗工程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林木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林业生产水平。

1.2 多元化的林木种苗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林木种苗的需求向多元化方向转化,同时不断发展的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以及农村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都对林木种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荒山造林的基础上,我国林木种苗质量向多品种、多规格、多品味、多色调方向发展,以满足林木市场对林木种苗的供应需求。

1.3 林木种苗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目前林木业的收入给国家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全国各地也逐渐将林木种苗作为重要产业之一,并且逐渐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

2 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林木种苗结构失衡

受市场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林木种苗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品种结构失衡。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够,导致市场需要的各种名特优新品种严重不足,但是种植技术要求低的品种则供过于求。第二,苗木总量严重超过市场需要。因为各行各业需求量增加,苗木价格上涨,导致林木种苗生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普通树种的产量严重超出市场需求。第三,年龄结构失调,成活率低,规格参差不齐。由于种植人员种植技术的限制,使当前小苗过剩、大苗紧缺,最终成长为树木的比率很低,不能及时成活,规格上也有较大区别。

2.2 林木种苗机制缺失

由于没有完善的林木种苗法规,导致林木种苗市场经营分散,服务体系也相对不健全,整体系统性组织水平低,加上相对落后的质量监管体系,很难保证树苗的质量,加之很多经营者无证经营,甚至随意炒作劣质苗、假种苗等,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苗木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文时,便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开展教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目睹姐姐缠足,在当上领导人后,主张废除缠足陋习的故事。但是由于该种传统与当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今的学生并不能感受到缠足的可怕,甚至部分学生并不能理解何为“缠足”,进而造成教学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下载与“缠足”相关的视频,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在视频中体现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何为缠足;第二,缠足对女性造成的危害;第三,陋习的影响。

2.3 林木种苗技术偏低

林木种苗种植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技术培训,导致种植人员技术能力高低不齐,从而降低了林木种苗的总体质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偏低的良种化程度,二是缺乏标准化生产。林木种苗生产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的支持和指导,仅有少数地区有相关的地方性标准。

3 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优化种苗结构

第一,在种苗选择环节中合理分配。培育人员在选择种苗时,都会从当地的环境因素、水土条件因素和气候因素出发,选择合适的种苗品种。第二,合理分配各类品种的数量,根据市场情况和成活率,及时合理地调整树苗的数量。第三,及时关注种苗的年龄结构,调整不同年龄段的数量,同时结合市场需要做出合理调整。

3.2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管理体系

为适应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求,在管理林木种苗生产时,必须从当下的市场环境出发作出相关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产业化转变,从传统型过渡到科技型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林木种苗生产发展格局。其次,整合林业部门的内部资源,完善生产管理体系,调动种苗培育人员的积极性。最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采用农户结合基地的培育方式,解决林木种苗生产中的用地问题。

3.3 提高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引导培育人员学习新技术,鼓励科技创新,学习先进的培育方法,逐渐摒弃传统培育方式,提高种苗的培育水平和成活率。例如在培育种苗时,引进育苗容器消毒技术、裸根苗固定技术及容器移植苗技术等。同时科学选择种苗,优化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广泛应用先进培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林木种苗的产量,也能保证林木种苗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培育成本,有效保障林业经济效益。要引导林业工作人员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还可以配合适当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培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林牧业的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林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保障我国资源的正常供给和健康发展,而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鉴于此,为了我国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我国的现代林业体系,必须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本文所提出的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有效措施的探究,希望可以有效帮助提高种苗的生产质量,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结合市场的导向作用,加强选育种苗的技术水平,以科技为技术支持,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引导种苗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可持续地循环发展。

1005-2690(2017)01-0049-02

S723;F326.2

B

2016-12-22)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培育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