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中的思想品德课

2017-01-11马树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创造性思维主体

马树三

【摘 要】情感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身言行的情感投入或借助媒体创设情景等手段,对教育对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情感的培养,建立起稳定的学习情感意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借助于情感的激励功能,完成认知目标,落实情感目标的一种辅助性的教学。

【关键词】活跃思想;创造性思维;情感教学;主体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身言行的情感投入或借助媒体创设情景等手段,对教育对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情感的培养,建立起稳定的学习情感意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借助于情感的激励功能,完成认知目标,落实情感目标的一种辅助性的教学。简单地说,情感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理解课本原理、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火药味”浓,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系如猫鼠,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怎能爱学习呢!因此,改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取消以往“警察式”和“放羊式”的教学管理采用“民主式”管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如:讨论问题学生各自发言,像上八年级下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这节内容学生以活动表演的方式来上课,看起来很乱,但学生在体会感受,而不是打闹。有时好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的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这种管理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活跃思想,发展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对学习、纪律不但提出要求,教学论文而且不断的进行督促、检查。我们要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从现在开始就要引导学生过民主生活。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同学给老师提意见,允许给教材挑毛病,允许提出不同见解。

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知识多与少、先知与后知的差别,没有人格上的差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保持师生之间和谐,不可武断我怎么教你怎么学。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戴,有了良好的心境,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高,从而学习效果就好。这样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最佳境界。

现在“学生做主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是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很多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的奴隶。他们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枷锁下挣扎,整天是分、分、分,考、考、考,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教学状况不改变,何谈主体作用,主导作用。

要让学生成为主人,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如在上课一开始就对学生宣布:本科既不要求预习,也不要求复习,不留作业,且初三取消任何考试,同学们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由自在地学习。

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原则: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欢迎课上质疑,发表不同见解,反驳老师的观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独立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

学生丢掉了枷锁,得到了解放,学习的主动精神才能发挥出来,他们才能大胆思考,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事实证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就必然迸发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发挥得好。

教师只有备好课,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应该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作为演员的学生必须成为是表演的主体,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通过主导性的指导、点播,浓缩课堂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导演不能代替学生演戏,至多我们偶尔客串一下配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做到启发性、点播性的讲授,做到点到为止;当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保证学习过程能按预定的线索顺利发展下去。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讲了,中学是学生的第二生长高峰期,学习的黄金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的对象,正是处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儿童,因此,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老师安排学习活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低到高,有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单位规律,循序渐进。

把学生看做教育的主体,就要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先天素质不同,环境条件也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的反应也不同。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更何况,思想品德答题有个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只有教师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施教,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算发挥得好。

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首先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的最初动因,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常常直接源于他们对这一学科的情感,而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学中声情并茂的讲授,气氛热烈的讨论,平等融洽的对话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都会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一个被老师喜欢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潮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相反,一个被教师厌弃的学生常常会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求上进。

总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给他们在课堂上塑造一个敢于表达学法的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思想交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参与,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创造性思维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