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

2017-01-11刘晓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针筒游戏幼儿

刘晓华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像,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幼儿园即社会,从初步的社会意识到社会性行为的形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身边一点一滴的事做起,给幼儿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角色活动来源于生活,游戏的内容是幼儿生活的再现,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这是角色游戏较其他游戏的一个不同所在。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所拥有的经验也各有不同。在角色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八条规定,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提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然而,角色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角色游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让幼儿充分自由地游戏,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懂得一些道理、体会一些情感。也正是这样不断地给予,幼儿才会更爱角色游戏。我们的幼儿参加角色游戏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二、幼儿参加角色游戏的几种情况

1.幼儿参加游戏是为了满足一个操作动作

比如:我曾经观察一个小朋友做游戏。他是个非常好动的孩子,但那天在游戏中却判若两人,原来他很喜欢玩针筒,他在角落里一直玩着针筒,针筒被拉出推进,他乐坏了。根据这一情况,我并不予以阻止,而是提问他:“你在干什么?”“练本领。“我怎么能阻止一个医生练本领呢?我再问:“要是有人来打针,怎么办呢?”“我给他打针,”他用手比划着。我故作吃惊:“就用你手上这个针吗?”“不,这针我是学本领的,我用这针。”他边说边指指盘中的针筒。“这针筒都消过毒的。”游戏中幼儿满足于操作一个动作并没错,通过一番引导为他制定一个游戏规则也必不可少,游戏变得完善了。

2.幼儿参加游戏是玩具的吸引

比如:一次一个小朋友很偶然地用一根圆圆的、细细、长长的积木当作香烟抽起来,结果所有的小朋友都仿效。我没有因此而生气,更没有因此没收这积木,但我知道这抽烟这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必然,而纯粹是这积木对幼儿的一种吸引所致。于是我装扮咳嗽咳得利害的样子让幼儿讲讲抽烟的不好,最后我还告诉幼儿世界上为了提倡少抽烟,还专门把一天定为“无烟日”。听我这么一说,孩子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再没人抽烟呢了。

3.幼儿参加游戏是游戏内容对他的吸引

这种现象在游戏中很多。如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售票员,他顺利地报出了一个个站名,还热情招呼乘客,结果老师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又来做售票员,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他研究出一个新的内容,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出些难题或丰富些有关知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出现在这个主题之中。这里老师的引导、表杨辅助了幼儿情节不断地发展、稳定幼儿情绪、使游戏有了连续性。

然而,角色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角色游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尊重幼儿五个“自由”的同时,老师应该把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计划时时刻刻装在脑子里,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意识、情感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特点来有目的的教育。

三、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因此,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很好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

(一)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应在游戏开展前做好指导幼儿确定主题的工作。为了确定游戏主题,教师要对幼儿具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大小作一了解,尽量去满足每个幼儿的意愿。

(二)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发展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十分投入,逼真的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征。

(三)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角色游戏中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导性,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角色游戏应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但这样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

(四)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经济意识

在现今的社会中,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长辈特别宠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哭闹不止。为了让幼儿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我们在角色游戏中着重进行了对幼儿价值观念的培养:

1.让幼儿从小知道,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钱,只有劳动换来的钱才是光荣的。

2.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钱。我们开设了“小银行”的游戏,鼓励幼儿把节约的每一分钱和不用的钱存到银行里,使幼儿在玩中了解到钱的功能,知道存钱的好处。

3.让幼儿从小就知道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总之,角色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并掌握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引导,这样的游戏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同时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还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猜你喜欢

针筒游戏幼儿
热水变“开水”
热水变“开水”
热水变“开水”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