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

2017-01-11黄天贵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留守儿童

黄天贵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交由他人来抚养,从而使这些孩子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心理误区,针对其心理误区所产生的自卑、自傲、孤僻、逆反型特征及教育的“三难”,结合初中思品课教学所采取的“三心”“三会”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误区特征;教育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在给家庭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学校、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想得到家长的帮助,家长却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给学校教育带来难度,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家庭和谐留下隐患。为此,笔者结合初中思品课教育实践,针对留守儿童因心理误区导致的特殊心理浅谈其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因心理误区导致的几种特殊心理特征

1.自卑型。这类留守儿童觉得父母外出了,就失去了依靠,自己像孤儿,胆小,沉默寡言。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想法,怕别人讥笑。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2.自傲型。这类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了,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一切是自己说了算。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心目中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缺乏爱心,不关心集体,不遵守校规班纪;以自我为中心,无是非观念,想怎样就怎样。

3.孤僻型。这类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缺乏关怀,离群,不大方,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小组学习中,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4.逆反型。这类留守儿童因不同意父母外出但又未如愿,导致逆反心理严重。对社会仇视,对他人产生一种厌恶感。不愿跟其他同学交友,喜欢跟人对着干。对这类留守儿童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身边的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性,造成不良后果。

二、因留守儿童心理误区导致“三难”

(一)教师管理难:因父母不在身边,有的爷爷奶奶也不在家;即使爷爷奶奶在家,也不敢大胆管,怕管出问题,不好给儿、儿媳交代;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抚养他们。所以,这些留守儿童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迷恋玩手机、打游戏……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这给教师的管理造成了困难。

(二)家庭教育难: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隔代抚养,一是老人怕事,怕孩子跑了,无法向其父母交代;二是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三是因思想观念不同形成代沟,孩子嫌弃他们。因而对于家庭教育他们也是力不从心,孩子有什么错误、缺点,监护人寄希望于学校来纠正;而学校的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的支撑,又苍白无力。如此循环,造成家庭教育难。

(三)“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留守儿童”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学习吃力。尽管在校期间有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促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形成“5加2等于0”效应。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越来越困难。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误区所采取的教育策略

(一)对留守儿童进行“三心”教育。

1.“爱心”教育,因“爱”而容。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心”教育,因“爱”而容,让他们从老师处得到关怀,感悟亲情,从而容纳老师、同学、长辈。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爱,能使留守儿童淫雨霏霏的心境转为艳阳高照的心境;以此让留守儿童心中充满爱,培养他们有爱人之心、宽容之心。2.“孝心”教育,因“孝”感恩。“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一些民族英雄孝亲敬老的故事,利用征文形式、演讲形式、主题班会、教室黑板报等,培养留守儿童孝敬父母之心,感恩长辈养育之恩。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学会站在父母、长辈的处境感受父母、长辈的难处。让留守儿童知道: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是孝敬父母的表现。3.“责任心”教育,因责促行。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把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锻造成为受社会欢迎的有用人才。有社会责任感是留守儿童今后能否立足社会,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只有拥有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他们才能不断提升自身人生价值。

(二)培养留守儿童“三会”。

1.会生活。最起码的是要告别依赖,学会自立、自强。当他们长大后,社会竞争可能会更激烈,没有人会退让于你,更不会有人刻意的给你成才就业的机会。所以,从小就学会独立自主,学会自己抓住机会,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只有学会独立生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只要学会了自主,会生活,他们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2.会学习。首先,培养留守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会学习的内动力。要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必须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力,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起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其次,辅导留守儿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留守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思维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批叛地吸收别人的好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些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第三,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留守儿童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会为人处世。教育留守儿童应做到: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供养自己念书的艰辛,应明白父母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倾注在自己身上,懂得敬重父母,尊重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作为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珍惜三年初中时光,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作为同学,要学会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要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要善于和他人沟通。与人交往要有礼貌、诚信,特别要学会尊重别人。同学之间存在分歧、矛盾时要用理智的方式去化解,而不应使用野蛮、粗暴方式去解决,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用心相处。其次:要努力去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要改正兴趣至上,吃不得苦,缺乏毅力,甚至是只求索取,不做贡献;只图自己安逸享受,不管父母辛劳死活等缺点。教育留守儿童,要懂得如何热爱生命、关注安全,拥有健康,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学校的纪律,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要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言行举止合乎规范,讲文明,有礼貌,讲礼仪等。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他需要全社会、学校和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留守儿童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