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大成人专科全日制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2017-01-11王海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现状发展

王海燕

【摘 要】电大成人专科全日制教育是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电大成人专科全日制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没有针对性地研究。本文以自己供职的学校为例,试图阐述全日制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大全日制;校园文化;现状;发展

浙江嘉兴电大自办学以来,一直开展成人专科教育,目前有全日制脱产和业余两种形式。全日制教育参考普通高校教育模式,以面授教学为主,同时利用校园网、多媒体阅览室、数字图书馆、VOD点播系统和直播课堂等电大远程教育的资源和特色开展辅助教学。电大成人专科全日制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从属于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既服从整个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总体需要,又充分体现全日制教育所需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而不同。

一、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校园文化的本质就是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系统,相对于社会文化而言是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组织文化。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既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校园文化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类。

二、电大成人专科全日制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物质文化建设起点较低

电大虽然有几十年的办学基础,但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与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差距显著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给全日制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难题。很明显,风景优美、设备先进的广大校园和一个相对狭小逼仄的校园空间反映出的文化含义是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能脱离物质性载体,因此我电大全日制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要强调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逐步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

(二)制度文化建设长期处于松散无序状态

长期以来,生存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大全日制办学的首要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校园文化建设一直以来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正是由于缺乏长远规划、整体设计,综合管理、开拓创新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依循传统惯性运行,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或是照搬照用其他学校的举措,缺乏创造性、实效性,因此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从摸索尝试到成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我校在全日制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已做的工作

面对现实,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电大全日制办学近二十年的积累,一代代电大人立足现实,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本人长期从事我校全日制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下面罗列一些我校开展全日制校园文化建设中已做的部分工作。

(一)以党团建设带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以我校为例,我们一直以来深入落实学生党建工作的“五项制度”,学生党团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校团委积极开展团员发展和五四评优工作,五四青年节期间对优秀团员进行隆重表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入党成为许多同学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党团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带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全日制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拓展,坚持从思想政治、文明守纪、学习态度、社会实践、文体特长、技能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努力倡导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积极引导、组织和帮助学生报名参加计算机、英语、会计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尽可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硬体环境”和以意识形态存在的“软体环境”所蕴涵的文化。“硬体环境”也就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全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的物质条件与设施,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环境或基础条件,反映着学校的物质面貌。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师生起着较为稳定与持续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对学生必然起到思想情操陶冶、综合素质提高的效果。虽然学校现实条件有限,但力所能及地完善还是做得到的,如今年竣工的田径场就使学校硬环境又得到明显改善。“软体环境”主要指校园内营造的学术氛围、舆论氛围、人际氛围等。

(二)逐步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氛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与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规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校园管理制度,使校园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以人性化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三)全力营造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职工精神面貌的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广大学生的成才欲望,促使他们自觉地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校史、校训等校园主体文化作品,增强学生“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凝聚力和爱校之情。通过塑立校园先进典型人物、优秀电大校友介绍等,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的良好风气,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行为,化外力为内力,为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