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激活数学思维

2017-01-11王元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三角形分类

王元静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关键。每节课我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理论认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再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文中展示了复习、新授、小结等环节如何实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类比思想;化归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感悟方法;主动构建;个性学习;终身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并且积累“经验”,他们的学习过程始终充满智慧的律动。每节课我都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同时,更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理论认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再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大量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成为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精心设计复习题 巧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每节课我力求落实复习,让学生的关键知识成竹在胸。复习必须实现低起点、高落点,因为知识是不可分割的链条,如果教师在复习环节就引导学生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态势,无疑为新课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二、精心设计探究题 巧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化归思维方法就是把有可能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以便解决或可较易解决的问题,以求得解决,这就是“化归”。让学生面对新知会用化归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对独立获得新知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

教学片断1: 5年上第一单元《连乘 乘加 乘减》——渗透化归思维方法

(教材中原题是: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110块呢?

备课中我仔细的研读了教材和教参,领会到编写意图是:

(1)由小数乘法的一步计算变为连乘、乘加、乘减的两步运算,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

(2)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学习连乘、乘加、乘减运算。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或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这里选择学校图书馆用正方形瓷砖铺地为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解答第二问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路。教材呈现了连乘、乘加的方法,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引入、结论的得出,大都经历了对特殊事例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步骤,这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过程性,延缓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及结论推导的过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把数学教学当作知识结论来灌输的弊病,有助于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考方法。在小学阶段还可以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中突出化归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确如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片断2:4年下《三角形的分类》——分类思想方法与集合思想方法巧妙融合

(1)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分类。教师没有给出分类的标准,要让小组商量按什么分,然后进行操作。

(2)小组汇报,抓住其中按角分的情况要求其他小组也试一试。交流、汇报时,首先让各小组谈谈把哪些三角形分为一类,为什么。再请学生给三类三角形命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类三角形的三个角,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出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另外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中的一个。最后用集合图表示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像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按边分类,在学生分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类后,再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进一步分类,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告诉学生这两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观察猜测这两种三角形角的特征,然后测量验证,再列举这两种特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

师: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两条边也一定相等,所以说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师:按边的不同也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如果用集合图表示,怎样表示呢?

师:用一个大圆表示所有三角形,然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三角形,另一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包含了等边三角形。(师边说边点课件,先出三角形按边分,再出大圆,然后分两部分)

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此类数学思想方法还有: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等等。

这节课的教学还涉及到了集合思想。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我设计了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中的子集和真子集的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交集的思想方法。

三、精心设计结语 反思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有哪些容易发生(或发生过)的错误,原因何在,该记住哪些经验教训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由此对数学的理解一定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几个案例。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这种既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策略,又提供实施目标的具体手段(解题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过渡,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完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既具有提高教育质量的近期效果,也具有全面提高人素质的远期效果。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师如果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思维价值,并将其融入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就能感悟方法、主动构建,就能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个性学习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三角形分类
分类算一算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分类讨论求坐标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