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2017-01-11姜国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姜国艳

【摘 要】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察和实验;演示实验探究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它不仅适合于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产物,因其短小精悍,应用灵活等特点,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了。在此,我仅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

一、微课改变传统导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使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从必修到选修,从活动探究到观察思考,从交流讨论到整理归纳。都不同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学习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其与教学相配套的微课件,微练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可利用网络提供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可在课前观看,为新课引入做好准备,对教学起到了导学作用。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将知识塞给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加以强化。学生花费很大的气力来背诵、理解知识,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通过“题海战术”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演示实验由教师来操作演示,同学们的观察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微课就不一样了。它能将实验操作的细节部分放大,放慢,将实验的重点难点重复播出,让学生在周末或课前几分钟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反复观察操作过程,进而掌握操作的方法,可使学生更有效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分清知识重、难点,同时也可预先理解部分知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也能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和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们可以通过“微课”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为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打下基础,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三、微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微课程轻松有趣,其内容浅显易懂,简单易记,接受起来不会感到繁难,同时配之以画面和音乐,更显得直观形象、活泼灵动,非常易调动起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习者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微课程学习理念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邀请学生参与,在课程与学生的生成性互动中表达对于学生的尊重。学生是具有主体意识的存在,学习是一个生命自主活动的过程,如果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而忽视其能动性,任何课程都将是无色彩的风景,乏味而又枯燥,难以唤起蓬勃的学习激情。因此,微课程的精神性资源,会对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激发,进而创造新意义,生发新情感。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必要进行引导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从形象思维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一些物理现象的表面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也符合学习物理的顺序。在概括的过程中增加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定律和定理所要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增强判断的果断性和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微课对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使我们的教学具有超前性和独立性。不管是导学案,还是五环教学模式,微课或其他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物理课堂传递着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性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最有效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引导为辅,课后巩固为补充。相继经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应用多媒体的开放性的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最后发展成为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不断进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微课模式,不仅在物理教学的实验、探究学习中发挥加强理解的作用,也有助于课堂的形象生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谓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微课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创新,积极采用多种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优化教学成果。

总之,微课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微课的制作中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当然,微课对于教学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若夸大其词则必然造成本末倒置。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使用的度。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比较法”教学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