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数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2017-01-11黄亚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黄亚丽

【摘 要】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天的学习,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小数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小数课堂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自主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法则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教师指导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重视发挥学生参与、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作为小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使之成为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同时需要认真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他们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二、教师指导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数学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分一分(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认识了整数和小数,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提问:“关于分一分这个内容,你想学习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再引导学生梳理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学习目标整理为:(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指引下,亲历质疑、解疑的探究过程,并尝到个体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

2.创设开放空间。数学课堂教学越是有开放的空间,就越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是教师要把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时空,鼓励学生自主地看、说、做、想等多方式的学习。小数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时空,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中引入整理房间、购物、参观游乐园等情境,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灵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二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独立探究、大胆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交流等形式。三是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策略,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水平、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时,不同学生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四是要拓展课堂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空,网络资源等使教学达到最大的效度。

3.注重探究过程。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呈现丰富的题材、可选择的信息、开放的问题等,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教师不应将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套用公式计算上,而应重点组织学生探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形成过程:教师可先呈现一个长方体以及其展开图,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认识6个面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将长方体与其展开图相对应的各个部分涂上相同的颜色,了解长方体与展开图的各个面的对应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自己的方法。

4.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品尝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森林旅游》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活动前,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报角色,如会表达的担任“推销员”,计算功底好的担任“收银员”,组织能力强的担任“管理员”;也可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弱项能力,如让生性胆小的做“推销员”,让平时粗心大意的学生做“收银员”。这样的活动,既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亲历购物中的“买卖”活动,加深对元、角、分与小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又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增进了相互间的沟通。

三、提高小数课堂自主学习效率的建议

1.唤醒自主学习强烈意识。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地态度或者高期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就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可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2.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条件。研究表明:在小数课堂教学中,如果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就会出现一个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唤起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的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小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归纳得到的,提供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3.创设更多动手实践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内容时,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拿出长方形木条,拉一拉,认真观察长方体长。宽,变化,及每个角的特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点,并进一步引出高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马春玲.《都市家教月刊》,2015(2):32-33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