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职德育教育

2017-01-11吕亮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惠州志愿价值观

吕亮

2013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提出要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对整个国家经济指明了方向。处于这两个政策结合点的中职学校,不仅要相应号召,创新教学方式,更要担负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书育人的职责,为社会培养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优质中职人才。“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为此,我们要立足惠州本地实际,创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思想上先进,创新能力突出的,符合创新性国家要求的新青年。

一、德育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结合

传统的德育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这种方式,能高效地把知识体系,系统地教授给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精准地道出了对个人、社会、国家的要求,言简意赅。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其一,这种高度凝练的概括,从中职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看,不利于深入地理解。

其二,由于中职学校学生个体独立意识倾向明显,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过程必须是学生作为体验者的一种道德认知活动、情感体验活动和道德践行活动的有机结合。其三,作为这一群体,他们也具备自省的所有条件,并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此,我们可以创新德育课程体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加入活动课程。合理、科学设计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

级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打火锅、包饺子、春游活动、烧烤活动,都体现了班级融和、融洽的一面;教务处的融和课堂教学、考试考纪的统一、技能比赛团结合作等;总务处的食堂管理、公物爱护、节约水电等个人行为表现出与集体的相一致等。现时,一声声“老师好”成为联合职校校园最美的话语,学生礼仪礼貌程度高,精神面貌好,校园洁净清新,讲究节约反对浪费,学生违反犯罪率为零。

(四)德育目标能从外至内感染学生,得到学生认同,养成持久的品质

实施“融和德育”管理模式,学校德育工作不再停留在对学生的说教方面,也不停留在应对上级文件、常喊口号方面,学校领导到教师、班主任到学生能够从内心感知融和的意义,“融和”对个体的修养价值,用内心感知去体现行为实践,用行为去感染学生;学生在由外至内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受到濡染,认同融合、宽容、和谐、统一、协调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个人良好品质。在学校学生服务中心、义工队、艺术社团、手工社团等社团中不断涌出自愿、踊跃的联合学子身影,学生在校内外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付出的正能量,以一种无私、诚恳、忍让、快乐的精神服务于师生及社会大众。

四、结语

我们知道,在古代儒家思想宣扬“德治”和“礼治”,现阶段社会推行法治精神,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一国公民的法制精神由外制都到内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心治”,这与当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我们主张由人心来约制个人行为,“礼治”“德治”“心治”均体现了个体行为活动与社会和谐的统一,这是坚不可摧的效果,大到治理国家、小到管理学校,我们都可以用人们内心信念来鞭策自己行为,以达到班级和谐、学校和谐、国家和谐、社会和谐的目的。“融和德育”就是希望在中职学校浮躁的学生中形成宁静、宽容、礼让、仁爱的文化,使师生在培养融和精神中达到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用此品质影响其一生、受用一生。

价值观相适应的活动课程体系。

在活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从本土现状上看,惠州志愿服务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惠州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志愿服务的普及,其本质上与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依托志愿服务这一载体。

首先,我们可以在学校各年级,组建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德育知识,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其次,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在课堂上,宣传志愿者服务思想,观看志愿者服务视频,介绍惠州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了解熟悉本土志愿服务团队及其主要的服务项目。其三,让学生依托自身的专业,探索志愿服务内容。从惠州工程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实际出发,我们可以把学校相关专业,结合志愿服务平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课程。比如,兽医专业,可以设置动物救助志愿者团队,让学生摆放固定摊位、定点上门指导等方式,通过实地帮助,普及动物保护常识;汽修专业,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普及汽车使用、维修、驾驶知识,同时,要将重心放在交通安全问题上,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园林专业,可以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的分析,针对性提出养育、培育方面的知识,让保护树木的环保观念以科学的方式普及。

二、教学内容设计:立足本土,因地制宜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施行德育教学,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我们要把本土文化融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之中。惠州文化的核心是东坡文化,而东坡文化的精神核心是爱民、亲民、惠民的情怀和超旷、豪迈、自强的人格意识。惠州这一东江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一脉相承。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德育教学内容设计上,要依托本土文化,让学生在熟悉的土地上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我们可以把志愿服务等活动课程设置地点,定在本土传统文化浓郁的地方。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地处惠州,因此,我们可以在惠州西湖丰渚园,这一苏东坡故居所在地,开展园艺知识普及。让学生集中学习园艺知识,将园艺知识与西湖内植物、景观等结合起来,设计宣传手册,同时确定重点宣传内容,可以植物种类特点普及介绍、植物保护措施介绍等结合在一起,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惠州市工程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惠州本地人。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上,推介本土文化知识,唤醒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乡土情结;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

三、教学过程:自省与互助

我们要以传承地域传统文化为学校责任,通过创新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践履习行”志愿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学校、指导老师及学生共同努力,以达到自省个体、互建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通过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方式,依托本土文化,让学生不排斥、不反感,主动体验和继承本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到,中职学生自省、自我分析能力较弱,容易在活动中迷失自我,忽视活动的意义,不能够从活动中完善自我,仍旧以自我乐趣为中心,无法在活动中得到观念上的提升。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唤醒学生自省意识,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强化,通过组织活动让大多数学生运用自省分析,修正自己的某些偏激行为。可以通过活动总结、活动照片分享、活动日志、活动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困惑,并对其中出现的价值偏差进行总结。依托课堂教学,进行集中分析感染。

同时,可以通过榜样作用进行强化。对在活动课程中表现优秀、思想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并让优秀学生写活动反思,让其他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的先进性。同时,组建“一帮一”小组,让思想进步的学生,帮扶思想有偏差的学生。志愿者群体之间通过互相影响,共建群体价值观。

四、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授,如果只停留在课堂的教学,实际效果收效甚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其对学生的影响,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要珍惜中职学生在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善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学生习得知识的场所,我们更要从校园氛围、教师言传身教等角度,真切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惠州志愿价值观
The Price of Beauty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惠州多姿多彩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