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积累习惯 提高写作能力

2017-01-11王春夜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好书读书作文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陷入一种想说但却写不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词汇积累得太少,表达能力跟不上去。构建自己的写作大厦,必须坚持长期艰苦的日积月累,让学生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胸有成竹,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积累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引领学生积累,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1.营造氛围,读中积累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厅廊文化设计上,可以将许多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搬到橱窗里,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就能阅读欣赏;还可以在橱窗里准备优秀文学作品的推荐介绍,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向学生开放阅览室,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借阅。精心设计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角,制定完善的管理和借阅制度,让学生在这方小天地里既是读书小会员,又是负责管理、组织活动的小主人,使他们兴趣十分高涨。

其次,号召家长为学生树立榜样,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让家长每天大声的领读、范读,在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的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逐步具备广泛的阅读基础。中高年级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读书看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另外,号召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放到他们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家长会上要求家长把优秀的课外读物放在家中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比如放在电视机旁边,放在孩子的玩具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2.搭建平台,活动中积累

(1)成立读书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感受和经验的机会。在读书俱乐部里,学生通过内容表演、配乐朗诵、谈心得体会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这样,不仅使学生读书的兴趣倍增、语言得到丰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读书竞赛,促进语言的积累。如成语联赛,知识竞赛,故事演讲比赛,赛诗会,创编诗歌大赛等活动。在创编诗歌大赛活动中,孩子创编的安全歌谣生动形象,如一位学生写道:“小学生年纪小,安全知识要记牢,防盗防水防煤气,交通规则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先左后右看仔细,年纪小来本领大,人人争当小卫士。”看似稚拙,却比较讲究和谐压韵,这也不失为创作吧。开展古诗过关赛、诗歌朗诵、口头作文等竞赛活动。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为学生开列古诗的篇目,要求学生每学期会背古诗多少首,定期进行验收。

(3)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内容:背诵名篇名句、成语接龙、美文欣赏、百科知识交流等。低年级可以每日一句,中高年级开展新闻联播活动,引发学生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还可以进行新闻联播后的点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变的深刻。

(4)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开展“我为父母读书报”,“我为家长讲故事”等活动,这些活动会得到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也能掀起读书热,孩子影响父母,父母激励孩子,学生在这全方位的读书活动中得到了质与量的双重提高。每个学期老师可规定必读的课外书和一定量的自选课外书并把它下发给家长,起到保证监督的作用。

(5)开展“七个一”活动。

①每节课前一段精彩片段欣赏,学生要简单说一说好在哪里。

②每天一句名言警句,利用推普角征集。

③每周一本好书推荐,在“红领巾广播”中增加“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的栏目,定期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根据书中情节组织抢答赛或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读书讨论。

④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结合课标要求向学生推荐读书篇目,指导学生怎样选择好书、怎样读书,督促学生读书,从中吸收精华。

⑤每周一次新闻交流,引导学生收集新闻资料,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活动,每月评比一次优秀播音员。

⑥每月班级举办一次读书汇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既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又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为写作打好基础。

⑦每学期一次课本剧表演,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材料中的,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

另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等,比一比谁知道的书目多,谁背诵的精彩篇目多,谁写的读后感多……把这些通过评比台显示出来,让进步看得见,让阅读插上翅以此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3.留心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生活中,有许多能令人动情的场面,却往往稍纵即逝。学生一般不留心这动情的瞬间,以致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最佳时机。留心生活,及时收集作文素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二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老师可以这样引导:“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多观察,多积累,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写观察感悟,记录下生活精彩的瞬间。结合实际开展“两记”结合活动,即读书笔记和日记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了随看随记,随记随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开展各种积累活动,让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畅谈读书的感想,领悟做人做事的真谛。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春夜,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好书读书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
我爱读书
好书共享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