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017-01-10管红霞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人事管理用人

管红霞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思想上的阻碍、用人机制不完善、改革相配套措施有待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缺失等问题,必须加强宣传,转换观念,坚持持续性改革,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推进各项配套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和关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也是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面向市场、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改革成功与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和完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定程度上来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及最终的效果。自1995年,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启动试点开始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史,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定的成就,初步实现了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变,激发了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大大有利于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符合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仍未形成。今年正值经济新常态下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整体上来讲,随着改革进入到攻坚时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道路将更加的曲折复杂,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仍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上的阻碍。如何任何改革样,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打破大锅饭,端掉铁交椅,改革必然也会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事制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不论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事业单位自身长远发展的考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但从经济新常态下来看,由于事业单位种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人们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未能认识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如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习惯了原先的运行模式,受惯性使然不免对人事制度的改革存在着排斥和反对的消极心理,无法积极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进行和开展;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存在着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有风险或改革影响自身利益的想法,不愿改革或阻碍改革。不难看出,人事制度改革最大的阻力仍是观念上的滞后,如果未能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自觉拥护、积极响应和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那么人事制度的改革显然就缺少了最为根本的基础,直接影响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二)事业单位新的用人机制尚不完善。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近年来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通过进行公开社会招聘实现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聘用制的形式是有了,但实践过程中按照聘用制原则进行操作以发挥岗位聘用基础性作用的实际效果却还有待进步检验。如个别单位在人员的招聘和录用中仍存在着不公平、不透明、因人设岗、暗箱操作等行为,签订聘用合同只是项例行公事而已。尤其是对于聘用后续工作的忽视和新旧人员不公平对待现象等,也使得部分地区的聘用制流于形式。究其原因,缺乏对于事业单位用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

(三)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问题仍有待进步加强探索解决。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不仅仅只是涉及事业单位内部的项工程,其有效的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是各项改革配套拮施的完善和实施。具体来讲,包括事业单位机构分类、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岗位设置等。其中岗位聘用是实施聘用制的核心,人事部虽已颁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试行办法,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因缺乏科学准确的界定使得因需设岗、以岗择人难以有效执行,也给事业单位后续的人事管理,如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带来较大的问题;同时在社会保障和人才市场和流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落聘人员安置问题成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难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导致矛盾的升级,影响改革效果。

(四)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都需有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规范及指导。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大等问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的缺失,至今我国事业单位仍没有套系统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无法对于事业单位用人行为、收入分配等等进行规范。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各个地方或部门都加快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的规定,但方面就法律效力层级低,另一方面,如何保障各政策问的连续性及有机结合及则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人事制度法律法规建设中的另重要问题。

另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进展的不平衡,改革具体拮施和步骤具体操作性不强、缺乏有效的分配激励制度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口号响亮、实际效果不佳,都在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难以真正地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二、经济新常态下期间深化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是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关系到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建设,牵发而动全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十几年来,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已进入了关键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进步推进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问题,而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在改革的不断深入中才能得到解决。

思想上的重视是影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委任制可以在天内全部改成聘用制,但传统观念的改变则并不就蹴而就的事情,而且不难看出,思想上的改变往往要难得多。因此,需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包括对外与对内,坚信信念,将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对外的积极宣传,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让社会公众意识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关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并给予监督;对内加大对于事业单位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现行有关事业单位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政策规定,需着重从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着手,帮助职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消除对于改革存在的消极心理,认识到人事制度改革的真正目的,能自觉拥护、配合和推进改革,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思想上真正实现对于人事制度改革的真正拥护,则需要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更有所作为,提高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做好改革相关配套措施,真正地体现出改革的正面作用和实际效果。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在进步积极巩固原先改革成果的同时,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经济新常态下是规划,进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做实做细基础性工作以加大改革力度和措施,进步加速和深化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并最终形成个高效灵活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提供人才的保障。

(一)坚持持续性改革,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并最终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是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并在改革中不断深化,最大程度避免对于事业单位职工造成难以适应的冲击和不良影响,有利于改革的持续进行。因此,要坚持在统思想的指导和领导下,遵循分类管理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各有侧重地逐步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

(二)进步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形成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重点是要明确定位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保障和落实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坚持有法必依的原则,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有助于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的实现。加大对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与查处力度,及时公正地处理人事争议,事业单位内部也要进行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尤其是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让职工真正地参与并融入单位的发展。

(三)以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为核心,形成有活力、出效益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激发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措施的落实,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提供最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支持。包括,畅通落聘人员的出口,制定和完善落聘人员的多层次安置制度,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同时可通过培训等提高其专业技能,为其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避免不稳定对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实现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甚至于企业、政府部门间人员的正常有序流动奠定基础;大力发展人才市场、人事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体系,进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代理制度,规范人员流动。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人事管理用人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人事管理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
用人还需讲原则
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政策
成吉思汗的聚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