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财务管理探讨

2017-01-10李文滨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资本资金

李文滨

摘要:PPP模式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普及,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几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PPP模式财务管理项目管理

政府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的模式在当前被称之为PPP模式。这是种建立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主要承担的工作是进行设计、运营以及维护等,最终目标是令所投入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回报。将最大化的公共利益集中体现出来。在PPP模式中,主体有三个方面,即政府、公众以及社会资本。在这种之中不难发现,各方面都具有自身的诉求,所以通过PPP模式将基础公共类服务项目的融资途径加以进步的拓宽,最终就能在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中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财务管理中的项目识别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社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的研究,探究是否具备新建或者改建的可能性。所以在评价时可以从财务、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社会效益是首要考虑的目标,主要是考虑了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以及效益。要想实现科学化的评价,那么就应该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效益评价管理模型,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选择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内容。

(二)对物有所值予以定的评价。这是PPP模式中所特有的种评价模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角度予以分析,

种是定性评价,一种是定量评价,前者主要是与传统的采购相对比而进行的种评价模式,目的是为公共产品以及服务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保障。后者主要采用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评价方法。在项目成本以及效益得到经济性分析的前提下,将其与公共部门提供的标准数值进行对比,最终计算出相应的量值,这样就能对运营成本予以更加理想的控制。

(三)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论证。PPP模式要想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财政支持是最有利的保障。所以在对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的相关规定入手,将财务支出按照性质的不同纳入不同的限额管理过程中。并且在财政担保方面也具有相应的预算管理。具体有以下几点内容。例如政府对项目公司所投入的资金,又如在经营收费的过程中,可以完全覆盖经营成本的项目等。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PPP模式的项目的生命周期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中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由此对财政能力加以合理性的论述。

二、项目体化过程的实现

(一)在项目管理中,主要经历了三个环节的内容:1.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准备,2.对项目进行采购,3.对项目予以执行。

(二)在具体的执行阶段,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的内容。1.对投资工程进行概算以及财务的测算。这两项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在概算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的投资以及造价进行大致的估计,所以应该从适用的方法入手,将PPP模式项目进行测算以及概算的工作,这样对于今后的工作而言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令后续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2.对资本结构予以进步的分析。在PPP模式的项目中,资本结构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种是权益资本,另外种是债务资本,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具有定的指导意义。要想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本结构得到进步的落实,那么就应该将加权平均成本的数值降到最低,这样就能顺利的实现企业资本的最佳构成,对于企业资本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在定程度上将资本与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作出重要的贡献。

(三)在预算为前提的基础上,应该对其予以有效的管理。并且将资金管理作为中心环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对PPP模式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前期主要的特点是投入相对较大,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回收时问,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这就为企业的资金运转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资金的供应产生极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对资金的合理控制,就需要及时对资金进行管理,这样还能够确保资金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应,为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提供重要的贡献。

(四)在风险管理方面,PPP模式的项目应该由政府予以定的补贴。并且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合理的风险在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资本起到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政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经营公司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分配,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要想将利益得到最合理的分配,首当其冲的条件就是价格,通过对价格以及相关方面的有效控制,可以保证社会资本利润的有效性发展。

(五)对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也是相当必要的。这点在对PPP模式的项目管理中尤为突出。因为在项目的全过程中,PPP模式贯穿始终,对于经济效益以及成本的控制具有直接影响,不仅体现在施工阶段,还体现在成本的管理阶段。

三、项目移交

项目移交前,要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需要移交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需要向社会资本支付的补偿金额的依据。政府是否进行补偿、如何进行补偿以及补偿金额的确定涉及公私双方的利益分配,也会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依据,因为资产评估结果反映了社会资本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对项目所做的贡献。

项目移交完成后,政府部门需要对整个PPP项目的应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产出、成本效益、监管成效、可持续性等。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该项目采用PPP模式应用效果进行的总结,更要将绩效评价结果和项目初期设计进行对比,看是否达到最初预期的效果、是否比其他政府购买方式更具经济性、

四、结语

在PPP模式实施中需要注意和改进得地方,在政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运营中,是否采用PPP模式以及采取PPP模式要如何更好地实施运用提供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资本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