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茶产业前景分析

2017-01-10许灿方舒恒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茶叶生产

许灿 方舒恒

摘要:”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即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而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茶叶总产量已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10.33%,总产值1349亿元,同比增长19.07%。然而,我国茶产业存在着受制于自然环境、制茶工艺创新缓慢、茶叶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当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茶叶消费呈现出高端化,精品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在如今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传统茶产业的转型以及与互联网产业如何融合发展就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历年茶产业生产和消费数据对我国茶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互联网+的具体内容对茶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方式进行分析,基于此最后提出一系列茶叶产销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茶产业互联网+标准化品牌战略

一、我国茶叶市场现状分析

(一)茶叶产量持续增长,产业前景看好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科学研究显示,茶中所特有的茶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清除人体中的自由基,减少亚硝酸胺等多种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合成。而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对茶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喝茶早就脱离了解渴这

功能,成为人们会友交流,解乏休闲的大利器,在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中形成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我国是当今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上年长江中下游茶区遭受严重伏旱的背景下,2014年全国茶叶各项生产总指标仍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茶叶总产量突破200万吨,相比上年增长10.33%,实现总产值1349亿元,同比增长19.07%。至此,我国茶叶生产已保持了19年的增长记录,茶叶生产的潜力巨大。

(二)消费人群逐步转化,消费渠道发展缓慢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一系列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茶叶消费群体逐渐显示出年轻化的特征,以减肥美容等保健为目的的茶叶消费增长迅猛,而广大的年轻消费者正是这

消费主力。据淘宝网2014年的数据报告显示,68.9%的茶类饮品由15-35岁间的群体所消费。不仅如此,在商场等传统售茶渠道上,年轻人对茶叶及其饮品的购买量也日益增多。然而年轻消费群体普遍具有消费认知欠缺、传统文化观念单薄、消费总量较小、关注点转移频繁等特征,必须对其消费进行适当的引导。在销售渠道上,我国绝大部分茶叶仍然通过传统的渠道批发零售形式予以销售,流通环节多,运输速度慢。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缓慢,鱼龙混杂,以六安瓜片为例,在淘宝网以“六安瓜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仅有店铺1352家,远远低于实体销售渠道数目。笔者经走访六安市各地茶市发现,现有茶叶销售点的经营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信息联系主要以面对面和电话预定为主,对电子商务接触甚少,传统渠道的互联网化升级转型进程缓慢。

(三)高端精品茶增长明显,营销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茶叶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附加值越来越高,礼品化逐渐增强,茶叶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馈赠礼品,具有其他农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而由此带来的高端茶销量增加是当前茶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之。同种茶叶因产地,制茶工艺以及营销包装的差异带来的价格差别可达数千元,不仅如此,如今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越来越呈现出高端化、精品化的特征,对茶叶质量、产地、生产日期甚至包装关注度日益提升。随着饮茶群体年轻化趋势的加强,更有针对性的广告营销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口碑运营和销量提升的作用日益凸显。

(四)茶叶市场标准混乱,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按照著名茶学家陈绍宽在其著作《鉴茶、泡茶、品茶全书》中的对我国茶叶的研究,我国茶叶共分为免发酵的绿茶;轻发酵的清茶;重(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四大类,而当前我国茶叶市场上流通的茶叶主要是依据产业产地和制茶工艺进行分类,大大小小多达上百种,不同的茶种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容易造成鱼龙混杂,以次充好的行为出现。此外,当前我国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因施肥、用药不当以及因炒制工艺粗放而引致的污染,严重限制了我国茶叶品质的提升。不仅如此,众多微小茶企的分散性特征使得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难以得到准确和全面的落实,由此带来的消费者信心不足将会影响产业销量的持续提升。而且,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和灾害防治信息,各地的茶叶生产受到很大限制,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及时配置,生产潜力也未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二、我国茶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分析

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大多数的生活,几乎覆盖了所有角落,不仅仅限于计算机,包括手机、汽车、电视,甚至是现在的空调热水器等传统家用电器都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样,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给传统茶产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出现了新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这是个个性化消费持续增强的网络时代,市场发展会产生更多机遇,产品在数量以及品种开发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并且这个时代的消费者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所购买的商品,而是更愿意参与到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来,通过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喜好和需求对企业和商家提出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要求,购买具有个人风格的新产品,从而与企业之间形成了有效交互体验。同时,市场环境也逐渐紧张,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固守不变的产品和营销模式会使得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茶品的开发方式、种植方式、加工方式、销售渠道以及营销模式等来说是次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茶品产销模式亟需变革。

在产业界,根据2015年阿里研究院的年度报告,“互联网+”可以被定义为以互联网为主的整套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播、扩散和应用过程。该报告指出,互联网+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有别,在传统的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和信息的流动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互联网+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处理成本极低的优势,其公开、互联和透明的特性将使得信息和数据联动起来,并将其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推动整个产业升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另外,基于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视角,可以将互联网+理解为是由“云”(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端”(服务个人的智能设备)三个方面构成的新型互联网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海舰的研究,互联网+提倡传统厂商培养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武装自己,积极创新,打通虚拟实体经济,关注用户消费特征,推行极致化模块化生产。

具体运用到茶产业上,其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可以表现为:

(一)预约定制生产。即利用各种互联网网络平台及时更新新茶生产信息,包括产地,时问,品种等,为高端客户和集团大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也能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

(二)发展网络营销。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网络广告在整个广告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利用互联网的速度和范围优势可以提升营销效果,此外,采取目前流行的020模式可以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线下试用,线上下单”的新型营销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和实体营销的优势。

(三)统标准制定。利用互联网平台聚合各茶企茶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制定科学合理的统生产标准,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机构对其进行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创造公正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精准市场定位。发挥互联网领域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势进行消费者追踪,构建统销售数据库,分析最新消费热点和用户喜好变化,预测市场趋势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生产和销售策划,将互联网的数据流动特性与传统产业生产结合起来。

(五)用户消费反馈。利用互联网实时互动的特性,收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报告进行分析,做好用户调查,提升客户消费忠诚度。同时,结合用户评价功能进行企业评级,沟通信息,避免逆向选择的出现,提升整个和产业的口碑与形象。

三、互联网+背景下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现如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提出在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制定合理的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这是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重大任务。而茶叶作为我国最普及的饮品和保健品,在整个农业中的地位不可小视。因此,要缩短我国现阶段茶叶生产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生产技术就必须要换代升级,加强互联网在茶叶产销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茶叶标准化工作,此举不仅可以促进整个茶叶产业有序合理的发展,而且对促进其他农产品标准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促进传统茶叶产业与新兴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工作中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实施茶叶优质品牌战略,应该同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相结合。以六安瓜片为例,目前六安瓜片的生产仍然主要是家庭生产的茶农或分散经营的小企业,缺乏长久有力的组织形式和专业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很难直接正面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六安瓜片多年以来直缺乏优质品牌,其主要原因是品牌整合能力较低。品牌的整合能力本质上是种集资源整合、技术整合、资本整合和市场整合于体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茶叶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分散经营或者小企业经营则不具备这种综合能力,而龙头企业则是集科技开发、市场开拓、生产经营为体的综合型经济实体,具有强大的品牌和渠道整合能力,能开发和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利用互联网大力培植六安瓜片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好龙头企业的口碑打造和品牌营销工作,加快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领基地、基地聚农户为特征的茶产业实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使六安瓜片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优质茶叶品牌。

(二)打造互联网茶产业统信息平台,科学制定并认真执行统标准,监督厂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格依据标准对茶园进行管理,在茶树种植管理和鲜叶采摘炒制方面量化卫生指标,明确茶叶统标准化生产的质量准则。与此同时严格按程序管理茶叶生产,按照规定统施肥和用药,降低茶园农残率,提升茶叶良品率。严格执行炒茶工艺和程序,严格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优势,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同时强化茶叶产地的环境监测和肥料药物质量检测,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净化产地环境。

(三)积极推行茶叶生产新模式,提高生产组织化标准化水平。首先要推行“企业+标准+基地+农户”模式,由地方政府倡导建立网络平台,积极协调沟通村户,措建信息交流和联系平台,疏通产销渠道,推动茶企与茶农之间鲜叶购销合同的标准化,根据市场需要组织茶农进行针对性的标准化采摘,透明议价,集中收购,提升茶叶生产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构建农业气象和灾害防治信息网络发布平台,组织茶农实行统施肥、统浇水、统一治虫、统采摘和销售,促进茶叶集中标准化生产。其次,通过集中转让土地等多种方式,组织企业发展统一区域的茶叶生产,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作用,降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成本,提升信息传递速度,优化生产流程,使企业成为产、加、销体化的生产、综合型经营实体。最后要倡导推行“特色茶叶专业合作社”模式。按照“自愿、自主、共赢”的原则,以龙头茶叶加工企业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为主体,组织茶农和企业以合作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加入,建立特色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部实行统生产,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发展规模经济优势,培植优质茶叶品牌。

(四)要加强对茶文化网站的开拓和管理,提升茶叶电子营销水平,现不同人群尤其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此,要建立专业的茶文化信息资源中心,搜集、加工、处理、管理各种茶文化信息资源,包括古籍中的孤本、善本和珍贵历史资料等,将原始资料录入电子数据库以建立信息化服务系统,在网络上向公众提供免费的茶文化推介服务,在丰富网络传播内容的同时宣传茶产品,扩大茶文化的影响范围,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此外,茶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新媒体技术等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消息定制服务,实现精准营销定位。通过与其他大型门户网站进行合作,以服务外包的方式培养支网上传播队伍,通过制作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时效性强的文字和图片宣传材料,针对不同营销受众的特点,采用语音、图片、漫画、卡通、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细致地开展茶文化的传播活动。如依托六安瓜片的中国名茶的品牌优势以及大别山自然景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旅游要素优势通过网络宣传开发品茗休闲活动的潜力,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来扩大影响,比如采茶体验、观赏茶园、品茗文化休闲之旅等。

四、结语

互联网+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故应积极顺应这趋势,抓住机遇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我国茶叶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无论是在生产还是销售上,茶产业的升级转型空间尚在。我国茶叶商场上缺乏诸如英国立顿之类的大型茶叶品牌,距离世界流茶叶生产水平尚有定距离,因此必须积极参与创新,利用互联网这生产工具努力发展,实现超越,提升我国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茶叶生产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用旧的生产新的!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香喷喷的茶叶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