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研究

2017-01-10李胤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外贸背景升级

李胤

摘要: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面对全球经济不振和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外贸增速下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中亚和东盟时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几乎跨越整个欧亚大陆,涉及国家众多,影响大。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外贸面临传统优势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巨大挑战,因此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是当下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通过SWOT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贸转型升级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的新发展

(一)出口贸易侧重点转变

“带路”几乎跨越整个欧亚大陆,跨国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带路”带动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工业设备出口,尤其是电子通信、零售、基建、核电、高铁等行业的出口。方面,建设跨国交通运输走廊不仅能够为商品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进行流通提供方便,还会带动我国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施工机械的出口,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的出口增多,使我国的出口贸易侧重点从加工贸易的低端产品向我国自主生产的机械设备、基础设施等大工业产品转变。

(二)出口贸易格局变化

我国的出口贸易格局较为单,北美、欧洲和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我国出口对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依赖性高,2014年我国向这三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将近60%,进口额在我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超过60%。而“一带一路”则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中亚、东欧等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尤其是交通运输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优化我国贸易格局,降低了我国出口贸易地区集中度,降低我国对外贸易风险。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sw0T分析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优势(strength)

自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之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尽管中国进出口额双降,但我国仍是第大出口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我国外贸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也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熟练掌握了外贸流程,提高了外贸服务能力,这些积累的经验有利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劣势(weakness)

首先,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升高,我国的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劳动力优势首先来源于劳动力存量大。但目前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正在持续下降。人口结构变化首先表现在生育率下降,2014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57,远低于2.1的国际公认标准。老年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7%上升到2014年将近14%的水平,按照国际标准,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我国从2000年开始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老年抚养比则由2000年的10%上升到2014年将近14%的水平,在2010年为11.9%,已超过了老年抚养比的世界平均水平11.7%。那么伴随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走低出现的,正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这削弱了中国传统的竞争优势。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机遇(opportunity)

“一带路”战略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是政府提出的以经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战略。不仅我国提出了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纷纷出台了对外贸易优惠政策,鼓励加强多边经贸合作,有利于我国对“带

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扩大和深化。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威胁(thread)

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威胁来自复杂的国际环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振,全球贸易增速下滑,不利于我国外贸发展。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在传统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重建国际经贸规则,通过启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TISA)等国际谈判,试图建立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TPP协议谈判已初步达成,TPP的成员国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我国不是成员国,可能会影响我国向TP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总之贸易新规则的出现使得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贸制度环境。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从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转变。加大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在全球价值分工中的地位,扩大中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二)与“带路”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抓住“带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大力促进电子通信、零售、基建、核电、高铁等多个领域的基建出口和对外投资,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技术复杂度、高产品质量产品出口,以顺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的趋势。要积极发掘那些沿线国家需求强、我国产能强的行业,既能满足其需求,也能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三)与“带路”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要注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理清和正确面对上述风险,有利于我国与这些国家更加顺利、长久的进行经贸合作。

猜你喜欢

外贸背景升级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回暖与升级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