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视阈下的朱光潜诗歌翻译

2017-01-10龙志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朱光潜翻译美学

龙志勇

摘 要 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的一生都在与美学打交道。在学习西方美学和其他科学的过程中,翻译西方经典成了必须的方法。朱光潜为了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科学理论,亲身翻译了很多书籍。在这之中,既有理论研究作品,也有文学文化作品。目前国内对于朱光潜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美学成就,对于他在翻译上所取得的成绩也有所关注,但是鲜有把他的美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例。本文试图在分析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和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朱光潜的诗歌翻译实践。

关键词 朱光潜 美学 翻译 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翻译家。他对西方美学的研究与引进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一生著述良多,其中尤以西方美学及文艺理论的译介为多。同时,他对于诗歌及其翻译也颇有心得,《诗论》和《谈翻译》是他在上述领域的代表作。尤其他的《谈翻译》以及其他散见于各类译后序中的翻译观点都表明了他本人对翻译的思考及对待翻译的态度。因此,当前学界对朱光潜翻译思想的研究多从他的译介作品着手进行。

1朱光潜的美学观点

朱光潜先生自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涉猎广泛,研究领域众多,虽然他在美学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美学却并不是他一开始的研究对象。1924年,朱光潜发表了他的论文《无言之美》,这篇文章体现了他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他留欧前唯一的美学论文。

而对于美学的研究,实在是“因为欢喜文学,我被逼到研究批评的标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自然、内容与形式、语文与思想诸问题;因为欢喜心理学,我被逼到研究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以及趣味上的个别的差异;因为欢喜哲学,我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诸人讨论美学的著作。这么一来,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了。”

在欧洲留学期间,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朱光潜接触到了黑格尔、康德、克罗齐、柏拉图、尼采等大家的美学思想,而在这之中,又以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对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影响最为深刻和久远,几乎贯穿朱光潜美学研究的一生。

“美感经验”理论是朱光潜美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直觉论,距离说和移情说三个方面。“直觉论”“即情感与意象相交而产生具体形式的那一种单纯的心灵作用,就完成创造,把艺术作品用文字符号记载下来是‘物理的事实,而非艺术活动”。“距离说”是指主体在欣赏客体时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受到周围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又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主体的情感和经验,做到“不即不离”;“移情说”是指在欣赏客体的过程中,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思想及意志等主观因素施加于客体之上,达到“物我同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原因。

2朱光潜的翻译思想

2.1翻译标准

在中国的翻译历史上,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有着深刻的影响。朱光潜先生对于这一翻译标准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其实归根到底,‘信字最不容易办到。原文‘达而‘雅,译文不‘达不‘雅,那还是不‘信;如果原文不‘达不‘雅,译文‘达而‘雅,过犹不及,那也还是不‘信。所谓‘信是对原文忠实,恰如其分地把它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朱光潜看来,翻译最高的标准即为“信”,或者说是忠实于原文,这种“忠实”不仅仅是语意的忠实,更是语境和文化的忠实。

2.2翻译方法

朱光潜认为翻译方法根本就不应该有“直译”和“意译”之分。在他看来,二者在翻译过程当中互为补充。“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和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2.3诗歌翻译

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必是完整的有机体,情感思想和语文风格必融为一体,声音与意义也必欣和无间。所以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时忠实。

对于诗歌翻译,朱光潜认为“诗不可译”。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也就不同。尽管文字可以翻译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却无法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体现出来。因此,翻译之后的诗歌原有的意境、情趣已经全然失去。

3朱光潜的诗歌翻译实践

诗的可译性问题和“诗歌的翻译等于译者的再创作”等观点一直以来为译界所争论,虽然朱光潜本人也认为“诗不可译”,但是他却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将叶芝(W.B.Yeats)等人的诗译为中文,以下摘取朱光潜众多诗译中的一首,或许可以管窥美学思想指导下的朱光潜诗歌翻译。

When you are old

Yeats

你老的时候 朱光潜(译)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到了你苍颜白发的光景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坐在炉边打盹,取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慢慢地读,你回想到当初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你那双眼睛的柔光浓影。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几多人爱你的笑貌欢颜,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爱你美,是假意或是真心,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只一人爱你进香的灵魂,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你面上愁容,幻变无常。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你弯下腰,在熊熊火炉旁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低声叹息爱已掉头不顾,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逃到上面山峰,徘徊独步,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在群星当中,把面光潜藏。

通过对比原诗和译作,我们可以发现:

(1)“距离说”下的“信”。通过对比原诗和译作我们可以发现,朱光潜在翻译过程中充分遵循了他美学上的“距离说”观点,即在欣赏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应尽量保持客体的客观性,不可强加主观意识。这主要体现在译作对原诗形式的“忠实”上。比如,原诗共有12行,每行10个单词,译作也有12行,每行10个字;原诗韵尾采用的是“abba”,在译作中也尽量采用了同样的押韵形式;原诗中有的行有停顿,译作中也尽量有停顿;在翻译方法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朱光潜主要运用了直译的方法,对原诗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2)“移情说”下的“雅”。When you are old 这首诗初读题目就可以感受到叶芝在写这首诗时的心境,一种惆怅和对往日的怀念尽上心头。朱光潜的译作更加体现了这种情感,炉边静坐的描写和对往昔“爱”的回忆让读者身临其境,译作的“雅”尽显其中。虽然字面意思相对浅显,但其寓意深刻,读完之后似乎有一种身处异处的感觉。可以说,这也是朱光潜“移情说”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诚如朱光潜所言:在进行了文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后才发现,美学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络线索”。美学研究贯穿了朱光潜的整个学术生涯,他独特的美学思想也指导了他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同样,朱光潜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的形成深受他美学思想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理解他的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对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做出更加充分的解释。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美学视阈下的朱光潜诗歌翻译研究” 研究成果(项目号:SK2013B192)。

参考文献

[1] 蒯大申.文化选择与美学建构[J].学术界,1992(5).

[2]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 朱光潜.谈美·谈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朱光潜翻译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纯白美学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