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系体操课增加形体与素质练习的研究①

2017-01-10张汉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院系教学大纲上肢

张汉生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体育院系体操课增加形体与素质练习的研究①

张汉生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为了有效地推进体操课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开展,并把体操课的练习形式借鉴到公共体育中,最大程度地运用体操为全民健康服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体操教学现状进行解读,分析体操教学中的误区,讨论形体与素质练习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形体与素质练习是体操课最易忽视的环节,塑造优美形体、提高身体素质应该是体操课的核心目标;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和木桶原理,学生最需要加强上肢力量、核心区力量、肩关节和髋关节柔韧素质练习。

体操课 形体 素质练习

目前,根据高校所开展的体育课情况,发展奔跑和心肺能力的项目居多,除健美课外,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躯干、上肢力量的课程并不多。2014年浙江省高校新生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平均分43.93,远低于总平均分71.85;2015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大三学生抽测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合格率38.4%,远低于总合格率80.5%[1]。这足以证明大学生上肢力量和躯干力量素质偏差。体育院系专业课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体育培养方向,体操课对提高学生上肢和躯干力量,对培养具有良好形体的专业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公共体育是学生全民健身的主阵营,体操专业课就是全民健身的先锋部队,所以首先应该把先锋部队武装起来。文章以体育院系体操课对培养学生形体和身体素质为突破口,解决目前存在于体操课中的问题,为全民健身寻找新的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操课及形体与素质练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操形体”“体操专项素质”“体操教学大纲”“体育院系体操课”“上肢力量”“核心力量”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查阅论文400余篇,分析高校体育院系所用体操课教材2套(北京体育大学用张予南主编《体操》、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用童昭岗主编《体操》)、收集整理比较有代表性的体操教学大纲6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向体育教育学教授4名、体操课专项教师6名,对体操课加强形体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建立新的体操考试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征求了意见,了解了目前体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做出体操教学改革的初步论证,并对后期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主要涉及体操教学改革增加形体训练和身体素质的内容,建立新的体操考试评分体系。根据研究内容,通过专家访谈形成教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100%;相关专业学生问卷90份,回收88份,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96.59%。根据回收和有效率,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2 分析与讨论

2.1 对高校体育院系体操课教学大纲的分析

教学大纲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课程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向,教学大纲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各高校体育院系体操课大纲虽有出入,但大体分布相似,为了清楚直观地反映教学大纲,把具有代表性的两类院系的数据做比较,一类为体育专业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一类是师范类体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北京体育大学体操课并没有对体操专项素质提出要求,杭州师范大学体操专项素质占比10%,两所院校设置大纲时,对4项技术、教学实习、队列认识一致,比重较高,但对专项素质没有要求或要求过低。

根据专家访谈和各校大纲文本,不同院校采用不同的学期和学时数,但是整个内容比例,通过专家问卷和学生问卷,认为较为合理的设计比例应为表3。

根据统计,大多数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不超过3个学期[4],在表3中:第一,3种学期类型的大纲中,技术类体操(4项技术:单杠、双杠、技巧、跳跃)占比40%,这与师范生技能示范、技能面试是分不开的,在当前较高的就业压力下,贸然缩减技术类体操内容,将面临极大的危险。对面试官来说,技术难度越高,基本姿态越优美,就意味着体操基本功越扎实,身体素质越好,这类人才无疑是就业单位优选的。第二,随着学期数的增加,专项素质的比例逐渐增高。这是因为技术类体操占比不变的情况下学时数越高,所需要的专项素质越高,良好的形体和身体素质为学习难度动作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1 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学大纲考核内容及比例

表2 杭州师范大学体操教学大纲考核内容及比例

表3 不同学期数的考核内容和比例

表4 男生体操课身体素质考核内容和标准

表5 女生体操课身体素质考核内容和标准

表6 身体部位与力量练习方式

表7 身体部位与柔韧练习方式

2.2 对体操运动所需身体素质的分析

体操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体操的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根据体育院系体操课大纲的要求,体操普修课学生一般需要达到体操三级运动员水平,体操专项班则需要达到体操二级运动员水平,高校体操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虽然比不上职业运动员,但也不能忽视。然而从目前各体育院系的大纲看,一般把队列、徒手操、4项技术作为体操课的核心,并未体现出素质练习的重要性。

根据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结合体操运动的特点和已经建立好的相关评价标准与模型,结果显示:5项身体素质对体操成绩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如果进一步细化,可表现为:上肢及核心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弹跳素质[2]。

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力量素质对体操成绩的影响较大,速度素质的提高在大学年龄段受限较多,且速度素质的提高与力量素质相关性较强,力量练习可促进速度能力的提高。另外,柔韧素质的提高虽不及少年时期明显,但通过柔韧素质练习,对体操成绩提高显著,所以力量和柔韧是我们发展体操专项身体素质的重点。

在体操课中采用既容易考核又容易操作的练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专家访谈,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认为表4中男生身体素质考核内容和标准较为合理。

表4中,为体现对男生力量素质的重视,8项素质训练中,2项柔韧练习、6项力量练习,均以发展上肢和躯干素质为主。

表5中,为体现女生柔韧素质重要性,8项素质训练中,3项力量练习、5项柔韧练习,均以发展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柔韧为主。

2.3 对体操形体美的分析

体操属难美项目,极具观赏性,练习者的形体美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目前高校体育院系体操课的考试内容,因其动作难度较低,类似前滚翻的动作,对学生的形体美的塑造关联性较低。所以,除了体操课传统的素质练习外,还应该利用更多的专门性器械进行力量强化。

技术类体操的动作类型一般包括悬垂、支撑、收腹、展体、摆越、腾越、回环、转体、翻转等,用力的主要部位是上肢、腰背部和腿部,用力的大肌肉群主要是肱肌、斜方肌、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腹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腓肠肌等。根据学生力量现状和木桶原理,对上肢和腰背部进行强化练习。经文献查阅与专家访谈,认为表6力量练习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力量,还可以增加形体美[4]。

另外,相对力量的大小对动作的好坏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增加肌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减肥,并相应地降低体重。

表7中,11个身体部位的柔韧练习中,5项围绕肩关节的柔韧性展开,这是由体操运动的特殊性造成的。体操运动需经倒立位,肩关节的柔韧性对体操成绩影响明显,所以设立了很多围绕肩关节的练习。另外,表7中除了体操术语外,还借鉴了很多瑜伽术语,以期对柔韧素质有更好的提高。

3 结论

(1)目前高校体育院系体操课对学生形体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不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认识到学会动作并不是学习体操的真正目的,通过体操练习,塑造良好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是体操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2)通过对各高校体育院系大纲分析,提高形体和素质练习在考试中的比重是改善现状的有效手段。

(3)体操课应加强上肢、核心区力量素质练习,加强肩关节、髋关节柔韧素质练习,并建立正确的评价量表和评价体系。

[1]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4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通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5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通报[EB/OL].http://www. zjedu.gov.cn.

[2]郑湘平,袁卫华,陈义龙.基于因子分析的体育院校体操专修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及模式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107-113.

[3]孙丽琼.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大纲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4]王卫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7-48.

[5]贺慧.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发展与变化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6]高婉娜,王赞.体操普修教学大纲术科内容设置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5):94-96.

[7]蒋鸣.体操教学中专项力量练习的方法探究[J].新课程,2008 (8):72.

[8]李佐惠.对体操大纲中男生专项素质和技术成绩关系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69-70.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he Training of Body Shape and Physical Quality in Sports Colleges'‘Gymnastics Course

Zhang Hansh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ymnastics effectively in Sports Colleges, to put the successful examples into the common physical education, to service the National Fitness, 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and importance of body shape and physical quality in gymnastics course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posture and the physical fitness are most easily to be ignored, building beautiful posture and improv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should be the core objective in gymnastics course; Student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upper limb strength, the core strength, and improve the shoulder and hip flexibility urgently.

Gymnastics course; Body shape; Physical quality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00

G807

A

2095-2813(2016)12(b)-0100-04

张汉生(1985—),男,汉,山东聊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操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院系教学大纲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博物馆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院系经费分层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