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比较

2017-01-09梁美健姜晓文晁昊

会计之友 2016年23期
关键词:股票价格

梁美健 姜晓文 晁昊

【摘 要】 基于2009年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规定,文章以2010—2014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探究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是否更能影响股票价格,对投资者决策是否更具参考价值。研究结果与预期相反,每股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没有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强。基于上述结果,文章尝试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每股收益; 每股综合收益; 股票价格; 价值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14-04

2009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上市公司在利润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及“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详细披露其具体内容[ 1 ]。会计准则提出的综合收益报告方式可以规范企业业绩报告体系,减少上市公司利用“利得交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从而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会计盈余在会计信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所包含的信息含量通常要高于其他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股票价格。由此可见,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价值相关性。

会计计量一直是财务会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2001年证券市场的“监管风暴”之后,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规范证券市场的制度,但由于会计计量本身的缺陷,即使上市公司提供了真实可靠且公允的会计信息,有时也难以为投资者决策所利用[ 2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存在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的现象,逐渐使人们对这个假说产生了怀疑。据此,人们开始研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也逐渐形成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计量观。

一、传统会计收益、综合收益和股票价格的关系

(一)传统会计收益

传统会计收益衡量的是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与已耗费的历史成本差额,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成果,例如,营业利润、净利润等。

传统会计收益反映了企业投入和产出的配比情况,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不考虑资产、负债市价的变化;第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第三,以历史成本为基础,遵循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第四,依赖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

(二)综合收益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将综合收益定义为:“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3 ]。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综合收益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突破了收益表的局限。它很好地结合了“当期经营利润观”和“满计当期损益观”[ 4 ]。企业会计准则提出“综合收益”的概念,就是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以使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

(三)综合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的区别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综合收益比会计收益包含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它打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局限,能够同时囊括会计收益中已实现收益以及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地位。综合收益相比于传统会计收益,具有以下优点:

1.综合收益突破了收入费用观,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基础,突出收入和费用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收益是上述两者相配比的结果,还强调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在收益核算时的重要影响,如只能确认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而资产负债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突出资产和负债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收益是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相比较的结果。综合收益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它确认的不仅包括企业已实现的经营收益,还包括企业未实现的资产收益,能够真正反映出企业净资产的变动情况。

2.综合收益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

企业在进行初始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没有差别的。但在后续计量过程中,由于现行价值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差异就会表现出来。净利润是以历史成本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无法反映这些差异,不能迅速地预测企业潜在的风险及不确定性。综合收益包含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这部分差异,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3.综合收益不仅顾及决策有用观还兼顾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并认为会计是为了向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随着会计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会计界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导致很多没有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但传统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的收益,并没有把这部分利得和损失包含在内,虽然体现了受托责任观,但没有体现决策有用观。综合收益比传统会计收益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示,使收益表不仅提供了净利润信息,满足所有者的受托责任需求,还可以让所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注意到企业未来的潜在风险,满足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需求。

4.每股收益、每股综合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按照上述综合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对比分析可知,综合收益的提出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净利润、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体现的是收益费用观。在传统的收入费用观中,会计的核算计量要遵循固有的规则,仅能得到基于历史信息算出的企业账面的业绩,严重阻碍了会计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比之下,资产负债观则更加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尽可能降低了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且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在资产负债观及决策有用观下的综合收益,相比于其他会计盈余具有更多优点。

猜你喜欢

股票价格
基于GARCH族模型的重庆啤酒股票价格波动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和股价的关系分析
以白云机场(600004)为例,试论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股票价格影响研究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票市场上价格变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论企业并购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我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克强指数”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