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本杂志到一个公众号

2017-01-09林军

花样盛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今年夏天友人深圳

林军

大概在去年夏天,我就曾动过做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的念头。

那时候,各种某某公众号一夜爆红的消息,就常在我的小圈子里口口相传。

可是,做一个怎样的公众号才更受人欢迎?它是按日还是按周更新?如果按日更新,我的时间能否应付得来?要是按周更新,读者会不会忘了它的存在?

就这样,在此起彼伏的畏难中,我的热情在渐渐消退。

直到今年夏天,突然得知《花样盛年》杂志将改成爱装公众号的消息——那一刻,说实话,我既兴奋又失落。兴奋的是终于遂了我做公众号的心愿。失落的是我已在纸媒编辑这条路上走了八年,眼下却忽然要告别纸媒……

好在,编辑团队从来不是我一人在战斗。

从一本杂志到一个公众号,其间的艰难曲折当然值得书写,但我更想说的是我个人的成长。

今年夏天前,我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回家后辅导孩子做作业,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周末多数时间待在家里,就算出去走走,走动的地儿也限于深圳,出了深圳就觉得太远和麻烦。

工作的内容也已滚瓜烂熟:每月固定围着一本杂志转;拥有固定合作的一批作者;甚至有了自己固定的表达方式,有时候都怕读者嫌烦,会很刻意地用一个新词,替换掉自己经常使用的另一个老词……

但,今年夏天开始的爱装筹备工作,颠覆了我的宁静生活。

忙是免不了的:一方面,杂志的运转需要一如既往;另一方面,公众号的所有工作都得有条不紊进行。然后是仿佛无处不在的焦虑。尤其是公众号的筹备期,差不多横穿了 2016年的整个夏天和秋天,当楼上的一只靴子已掉下来,另一只却迟迟不落地,光是那种等待的滋味,便让人不会好受。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写某篇稿件时,我的思维突然出现了卡顿。足足有几天,我都深陷在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的恶性循环中无法出来。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写稿子,怎么写也写不完……这是我最初入编辑行业时常做的梦,这种梦已经多年没光顾我了。

一天在微信上与友人匆匆聊了几句,友人说起最近口碑爆棚的某部电影,我却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在家看过一部电影,更别提去影院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当然,若说我其间没产生一丝动摇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特别焦虑时。

我曾在心里让自己的一面和另一面进行了不止一次对话。一个我说:公众号和纸媒是完全不同的媒体形态,你何不另寻个东家,还做你的老本行?另一个我说:现在的时势就是新媒体,你何不顺应时势,让你的职业来一次重启?一个我说:你都老大不小了,你确定还需要重启?另一个我说:你要走出舒适区,一直待在舒适区的人生只会原地踏步……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我的一个采访对象洛艺嘉。她在2002年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开始了十多年的环球旅行。她告诉我,只有在熟悉的环境和固定的生活中,时间才会过得飞快,每当她踏上一块陌生新土地,时间就会慢下来,她在一天里能走很长路,能做许多事——旅行让她的生命得到了延长。

她的话激励了我。我想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延长。

一个终于能松口气的周末,我决定和家人出去走走。我们一家子最后去了山清水秀的清远佛冈,一个距离深圳有两百多公里车程的地方。

好了,现在,拨云见日的时刻即将来临,当所有的忙与焦虑过去,当你们捧着这本杂志时,我们的爱装公众号及新浪微博“爱装”终于粉墨登场——“爱装”欢迎你!

而我自己,也走出了舒适区,走画家 Miles Hyman 在了一条新路上,在我 39岁这一年。

猜你喜欢

今年夏天友人深圳
致友人(组诗)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一起去看海
冲浪季节
一起去看海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夏日指尖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