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2017-01-09石玉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阐释精神分析文学家

内容摘要:本文以“鲁迅无长篇创作”现象为研究切入点,选取李长之、夏志清、竹内好三位批评家在鲁迅批评方面的理论著作及观点,旨在探讨关于“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关键词:阐释 精神分析 解构 文学家

纵观鲁迅创作,其短篇小说、杂文、散文成就显著,然独在长篇小说上留有空白。为此,他也曾表示过遗憾:“创作既因为我缺少伟大的才能,至今没有做过一部长篇”。鲁迅为何不作长篇?这是问题,也不只是问题。

一.李长之眼中的“诗人”与“战士”

1.《鲁迅批评》

《鲁迅批评》是鲁迅批评史上的第一部体系专著,也是唯一经鲁迅批阅过的批评著作。李长之率先采用精神分析法,同时试图建构有层次的理论体系,其突破性的视角,崭新的研究模式,为打破传统研究方法板结,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本书问世当时(1937年版),正是鲁迅被塑造成为革命家形象的时期。多数批评站在社会主义及民族国家的政治立场之上来阐释鲁迅。相比而言,李长之批评突破意识形态的围剿,用尊重作家主体的方式分析作家创作,尊重文学为人学的本质,批判有褒有贬,实属难得。李长之从个体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将鲁迅的“精神进展”分为六个时期。同时,试图建构有层次的理论体系,在个人感性阅读的基础之上,用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抒发阐发其理性思考。通过深入挖掘鲁迅精神状态,提炼出作家的实质性身份——“诗人”和“战士”。

2.“内倾型”与“组织力欠缺”

李长之认为鲁迅不能写长篇小说的原因有二:性格内倾和组织力欠缺。首先,所谓内倾,即“不爱‘群,而爱孤独,不喜事,而喜驰骋于思索情绪的生活”①。李长之认为写小说得客观,非取冷然的关照态度不可。于此,鲁迅则不然,“他对于人生,是太迫切,太贴近了,他没有那么从容”。鲁迅向来对集体保有警惕,常是独来独往,不懂“圆通”。身为“诗人”的鲁迅,感性浪漫,必然无法保持长久的客观,所以爱憎分明、坦率真实。而为“战士”,同样需与外界保持距离。此外,李长之认为鲁迅缺少“组织能力”,思想亦无无体系,故不能写长篇小说。如钱理群说鲁迅是一个不用逻辑范畴表达思想的思想家一样,鲁迅的思想及思维都倾向文学性。试想将茅盾小说与鲁迅小说相比,茅盾在描写历史宏大场面上的组织能力、统筹能力显然强于鲁迅。原因何在,如果说茅盾像冷静的局外人,那么鲁迅多是冲动的当局者。鲁迅与自己笔下的人物永远保持紧密关系,他时常怀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这种态度与茅盾截然不同。茅盾小说创作是在预设好的大框架中做冷静叙述;鲁迅多是通过感情的内涌来完成创作,其思维活动像是情绪活动的临时产物。

二.夏志清眼中的短篇小说家

1.《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于1961年问世,大陆简体版于2005年出版。该书在理论立场、思想观点、情感倾向等方面,都有别于国内传统的研究观念和标准,因而提出众多挑战性见解,故也备受争议。身为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研究的优势在于理论系统的丰富,理论视野开阔。因在西方学术背景下审视鲁迅,少有传统研究思维的羁绊,观点新颖,为大陆学术提供新的生长点。夏志清认为一部文学史如果要写得有价值,不能因政治和宗教的立场而有任何偏差。他高度评价一批凭借才华和艺术良心而自成一派的文学家。如张爱玲、沈从文、张天翼等。在鲁迅批评问题上,夏志清力求超出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将鲁迅放在“短篇小说家”的视野下批评,从而得出结论:鲁迅的小说天才是“杰出然而却狭隘的”。本书许多观点都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鲁迅。然,许是因为他太想摆脱功利性的批判标准,太想从没有政治色彩的环境里去淘出一个“干净”的鲁迅,难免有些过犹不及的问题。

2.“才华耗尽”

夏志清指出鲁迅不写长篇小说是因为“才华耗尽”。“虽然他有许多远大的计划,包括写一部讽刺中国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但是他一直没有勇气下笔。他反而参与了一连串个人或非个人的论争,以此来掩饰他创作力的消失。”并认为鲁迅进行杂文写作、外文翻译是其创作力衰竭的表现,甚至认为鲁迅在上海时期的众多角色(新闻评论者、翻译家、业余的艺术鉴赏家),不过是其精神生活空虚的表现。如此颠覆性观点,对国内的鲁迅批判可谓是一大挑战。夏志清力求将还原为普通小说家中的一个。不仅在否定鲁迅创作长篇小说的能力的同时,对其短篇小说的贡献也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瓦解。夏志清的一系列大胆评论,有其道理可言。然因鲁迅身份复杂,若要断然割离作家创作与社会时代之关联,则必然有失妥当,甚至有“恶意”解构鲁迅的嫌疑。就鲁迅后期活动看,夏志清的批评便值得怀疑。事实证明,紧迫时局已不容鲁迅在记忆、寂寞中作长久逗留,故其放弃小说而选择便利于批判的杂文。“才华”二字的含义,于此被夏志清狭隘化了。

三.竹内好眼中的“文学家”

1.《鲁迅》

日本的鲁迅阐释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上起步较早,有研究细致,实证性强的特点。加之理论思维深邃广阔,没有意识形态束缚,使得日本的鲁迅阐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竹内好的鲁迅研究便是其中代表。其专著《鲁迅》于1944年出版,其学术影响力经久不衰。

竹内好将鲁迅定义为根本意义上的“文学家”,而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最根本性,则在于其文学家的自觉性。又认为鲁迅的文学是“赎罪文学”,就像宗教家对罪过的自觉一样,其文学创作就意味着一段自我反抗的悲剧,他的文学根源在于一种“无”的东西。竹内好反对将鲁迅形象偶像化、传记传奇化、和文学功利化。如认为幻灯事件和作家的文学志向并无直接关联。竹内好批评旨在探索某种“本源”,“我想知道的不是思想、创作活动、日常生活和审美价值,而是可能形成那众多方面的某种‘本源的东西。”②他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解析现象之下的根源,但随着程度逐步深入,便滋生了更多抽象的无以言表的猜测。所以本书很多观点都留下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如笨拙、赎罪文学、无、回心等概念,多是竹内好自己的感性见解,故给人有一种雾里看花之感。

2.“难懂”与“笨拙”

对“鲁迅为何不作长篇小说”问题,竹内好并未给出答案。但从其字里行间可知,他认为鲁迅的小说的笨拙。笨拙与难懂有,难懂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鲁迅不能在作品中抛开自己。他在“关于作品”一章中解释,鲁迅不能完全将自己从作品中脱离,致使小说本身造成一种隔膜,形成“难懂”状态。他认为鲁迅小说的难懂,除了文体曲折的难懂外,主要还在于“‘只有一人明白的某种抽象观念并没有融化在作品中而变为游离于作品之外的渣滓。”③这是鲁迅小说笨拙的主要原因。不过“在某种情况下,它的难懂,对于某些人来说正是鲁迅的魅力所在。不过,正确说,就小说而言给人以糟蹋小说之感。我称之为劣作的作品,大体上多少与那种文章的难懂有关。”④鲁迅在小说中没有能够抛开自己,就应该向别处去探索。竹内好将鲁迅看作“文学家”,认为其文学是触碰文学根本的文学。同时指出鲁迅的文学家态度,是来源于内在痛苦。为表白痛苦,为“赎罪”,为表现文学根源上的“无”,鲁迅需要通过小说,批评,论争等方式来发泄。然而当小说的笨拙有碍于情绪抒发时,他便抛弃小说,转向杂文。

四.综述

上述批评或突破或解构或创新,均有体现了优秀批评家的精神品质。相比之下,李长之与竹内好提出的“内倾”性格、“文学家”思维等观点,均从鲁迅自身的精神气质出发,故而更加贴近作家本身。李长之认为鲁迅算不得是思想家,而是“诗人”和“战士”;竹内好认为鲁迅不是“作家”,而是根本意义上的“文学家”。相比之下,夏志清则单纯将鲁迅限定为“作家”,仅从创作角度来解读鲁迅,故而略显莽撞。作家的能力实则不能用字数衡量。鲁迅写不写长篇,并不能否定什么。探讨此问题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反观“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从李长之、夏志清、竹内好的批评来看,他们对鲁迅的态度具有一致性,即反对神话鲁迅。李长之从作家精神气质出发去“还原”鲁迅;夏志清在创作方式里去“解构”鲁迅;竹内好则在文学根源中去“想象”鲁迅,三者褒贬并施,阐释生动。在鲁迅阐释上,我们当以善意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批评。唯以追求客观的批判态度为向导,或褒或贬便不再是目的,而价值已在探索之中。

参考文献

[1]李长之.鲁迅批评[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2.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3]竹内好.鲁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1986.11.

注 释

①李长之:鲁迅批评,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②竹内好:鲁迅[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③竹内好:鲁迅[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6页。

④竹内好:鲁迅[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作者介绍:石玉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阐释精神分析文学家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
刘禹锡与《陋室铭》
阐释学视角下的《正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