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2017-01-09张海华杨雅涵南韦肖李光玉

饲料工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貂消化率饲粮

■张海华 王 静 杨雅涵 南韦肖 李光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2)

蛋白质和脂肪是水貂日粮中的重要营养成分,直接影响水貂的饲养成本、生长发育和毛皮品质。明确水貂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适宜比例对合理配制水貂日粮、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水貂脂肪及能量[1-3]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均有报道[4-6],但对于水貂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适宜比例的研究报道较少。蛋白质是水貂日粮中最昂贵的原料,尤其是蛋白质作为能量饲料源时,是对蛋白质的极大浪费[7],因此很多科学家对如何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并保证水貂健康及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进行了大量研究[8-9]。研究表明,脂肪提供的代谢能其生产价值高于其他营养物质提供的代谢能[3]。动物日粮中添加非蛋白质能源物质脂肪可代替部分蛋白质分解供能,提高动物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10-11],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节约饲料成本。为此,本试验通过饲喂育成期雄性水貂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日粮,结合水貂生长性能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指标确定水貂育成期日粮适宜蛋白质和脂肪水平,为完善我国水貂营养标准奠定基础,并为水貂养殖中饲料的合理配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在农业部长白山野生生物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毛皮动物基地,选取(60±3)d健康、体重相近的育成期雄性水貂90只。

1.2 试验设计

将90只试验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本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2个蛋白质水平(32%和36%)和3个脂肪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日粮,低蛋白质32%×低脂肪10%组(Ⅰ组)、低蛋白质32%×中脂肪20%组(Ⅱ组)、低蛋白质32%×高脂肪30%组(Ⅲ组)、高蛋白质36%×低脂肪10%组(Ⅳ组)、高蛋白质36%×中脂肪20%组(Ⅴ组)和高蛋白质36%×高脂肪30%组(Ⅵ组)。

1.3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以膨化玉米、黄花鱼、鸡杂、猪肉和豆油为主要原料。根据试验设计配制相应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日粮,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 试验管理

试验水貂单笼饲养,每日08:00与16:00各饲喂1次,自由采食与饮水,每日记录实际采食量。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

1.5 消化代谢试验

正试期开始30 d后,每组挑选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水貂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持续4 d。采用全收粪法,每天收集尿液后按每100 ml中加入2 ml的10%硫酸溶液和4滴甲苯,保存于-20℃备用。每天收集的粪便称重后按鲜重的5%加入10%硫酸溶液,并加少量甲苯防腐,保存于-20℃备用。将4 d的尿液和粪便分别混合均匀后取样,其中粪便在80℃下杀菌2 h,然后降到65℃烘干至恒重,磨碎过40目筛,制成风干样本,以备实验室分析。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正试期开始后,第1 d称重作为初重,中间每隔15 d在早晨饲喂前空腹称重,试验结束后作为末重,计算每只水貂的日增重以及每组的平均日增重(ADG)。记录每只水貂每天的给料量和剩料量,计算每只水貂采食量及每组水貂的平均采食量(ADFI),根据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来计算饲料转化率(FCR)。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的样品分析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参考吴学壮等[12]对育成期水貂相关研究。

1.7 数据分析

采用SAS 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测验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其中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P>0.05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2.1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2 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水貂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I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Ⅲ和Ⅵ(P<0.0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0~75日龄、76~90日龄、91~105日龄水貂平均日增重均Ⅲ组最高,但与Ⅱ组水貂平均日增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0~75日龄时Ⅲ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76~90日龄和91~105日龄Ⅲ组水貂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106~120日龄Ⅱ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但与Ⅲ组水貂平均日增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FCR第Ⅲ组最高,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但与Ⅱ、Ⅴ和Ⅵ相比差异不显著;32%蛋白质水平组水貂60~75日龄、76~90日龄、91~105日龄平均日增重和FCR均显著高于36%蛋白质组(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提高,水貂平均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10%脂肪水平组水貂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均最低,随着日龄的增加,水貂平均日增重呈下降趋势,各组水貂生长速度最快时期均为60~75 d。

2.2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表3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日粮干物质消化率Ⅰ和Ⅳ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消化率Ⅰ组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脂肪消化率Ⅰ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1);碳水化合物消化率Ⅰ和Ⅱ组显著高于Ⅳ、Ⅴ、Ⅵ组(P<0.05),但与Ⅲ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提高,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蛋白质和脂肪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脂肪消化率(P<0.05)。

2.3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氮代谢的影响

表4 日粮蛋白质脂肪水平对雄性水貂氮代谢的影响

由表4可知,水貂日食入氮Ⅰ和Ⅳ组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水貂日食入氮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日食入氮显著降低(P<0.05);粪氮排出量Ⅲ组最低,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粪氮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提高,粪氮排出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尿氮排出量Ⅱ和Ⅲ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显著下降(P<0.05);日氮沉积Ⅱ和Ⅲ组极显著高于Ⅰ、Ⅳ组(P<0.01),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日氮沉积显著降低(P<0.05),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日氮沉积显著增加(P<0.05);氮生物学效价Ⅱ和Ⅲ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氮生物学效价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氮生物学效价显著提高(P<0.05);日粮蛋白质和脂肪交互作用对日氮食入量、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氮沉积及氮生物学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

3 讨论

3.1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

育成期是水貂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蛋白质和脂肪对水貂体组织和毛皮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3-14],本试验结果得出,不同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和30%时,水貂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较好,前人研究发现,在某一饲料能量水平时,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越低,饲料中提供的非蛋白质形式的可消化能则越高,可使饲料氮损失减少,提高饲料氮在体内的积累量[15]。本试验中结果显示,高蛋白质日粮组,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较低,可能是本试验水貂日粮选取的原料为新鲜原料,水貂对鲜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均较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2%时,可消化蛋白质量已经满足水貂的需要,多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还需要消耗能量。此外,本研究发现,随着水貂日龄的增加水貂体重呈增加趋势,但随着日龄的增加,水貂平均日增重呈下降趋势,这与其他育成期水貂营养研究试验水貂体重变化规律相一致[16-17]。本试验结果显示,饲粮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对水貂生产性能各指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提高,水貂生产性能相对变好,且32%蛋白质水平水貂就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效果,说明适当提高饲粮中脂肪的水平能够起到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32%蛋白质、20%脂肪组和32%蛋白质、30%脂肪组水貂末重与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且较其他组高,可见当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在20%~30%之间,尤其是脂肪水平为30%时育成期雌性水貂生产性能最佳。

3.2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日粮脂肪水平均极显著影响干物质消化率,其中蛋白质水平越低干物质消化率越高,相反,日粮脂肪水平越高,干物质消化率越低。前人研究表明,日粮组成成分通过改变事物经过肠胃的时间而改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18],水貂等食肉性动物能够消化多种植物性饲料,其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会根据饲料不同而发生相应改变[19]。脂肪对肠道具有润滑作用,本试验中可能由于日粮脂肪水平越高,日粮在水貂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越短,干物质消化率就越低。32%蛋白质和10%脂肪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及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而本试验中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水貂蛋白质消化率水平也随之升高,这与蒋清奎等[20]在准备配种期水貂上的研究结果一致。李光玉等[21]研究表明,不同脂肪水平对水貂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蛋白质消化率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可能因为该研究中日粮脂肪水平最高为20%,而本试验中最高为30%,脂肪水平影响了日粮能量水平和日粮结构从而影响了采食量的降低,随着采食量的降低,水貂采食氮的量也随之减少,由于机体为满足生长需要,从而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率[22]。大量在水貂上的研究表明,多数脂肪都有很高的消化率,混合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为80%~90%,平均消化率是85%或更高[23-25],本试验结果符合前人得出的结论,并且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提高,脂肪消化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本试验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随着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升高,均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水貂对碳水化合物需要较低,高蛋白质、高脂肪组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满足水貂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机体通过采食量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进行了调节,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饲粮脂肪消化率,可能是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主要通过对脂肪消化利用的调节来影响水貂的生产性能。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主要受日粮脂肪和能量水平的影响,且当日粮脂肪水平为20%或30%时,水貂营养消化率能达到较好效果。本试验结果与Hoie[2]研究的水貂适宜脂肪水平为7%~33%可以提高水貂生产性能的结果相一致,并且日粮适宜脂肪水平更具体。

3.3 日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雌性水貂氮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日食入氮影响不显著,但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日食入氮呈下降趋势,可以明显看出食入氮的变化主要由日粮中脂肪水平和采食量不同引起[3],而不是受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动物代谢性粪氮与饲料干物质之比为一定值,饲料中蛋白质越多,则通过代谢粪氮损失的蛋白质相对越少,消化的相对越多,表观消化率就越高[26],本试验条件下,32%蛋白质和30%脂肪组水貂粪氮排出量最低,水貂可能通过自身调节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7]。研究表明,动物摄入蛋白质量与尿氮排出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蛋白质供应过量或氨基酸不平衡是导致大量尿氮排除和氮利用效率变化的原因[28],水貂在生长期约80%的氮经由尿液排出[29],本试验中各组水貂尿氮排泄量随蛋白质水平提高而增加,这说明水貂具有对蛋白质和能量进行调节的功能,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分解供能,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15],本试验条件下,32%蛋白质,20%和30%脂肪组水貂尿氮排出量相对较低。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用来衡量饲料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以及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30],本试验中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生物学效价降低,但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蛋白质生物学效价呈升高趋势,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蛋白质水平越低,脂肪水平越高,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越高。本试验结果显示,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水貂氮代谢各指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脂肪水平的提高,水貂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均称上升趋势,说明饲粮脂肪水平能够提高水貂蛋白质利用率。综合以上指标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当育成期雌性水貂日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或30%时,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较好,并能够减少尿氮的排出量。

4 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或30%时,育成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放量,提高水貂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水貂消化率饲粮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半胱胺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日粮补充甘油和卵磷脂对褐壳蛋鸡产蛋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水貂的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