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戈壁滩上兵与柳

2017-01-09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营区红柳张超

戈壁滩上兵与柳

文/史继承 王子冰

一株红柳就是一名士兵,每名士兵都是一株红柳。

这是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克孜乌雍克边防连荣誉室里的一句介绍语,记录着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戍边官兵与红柳之间的动人故事。

红柳,又称桎柳,褐红色的荆条抱团而生,生命力极其顽强,深扎根于戈壁荒滩,遏制流沙,绿化大地。“克孜乌雍克”翻译成汉语是“红柳滩”的意思,在连队营区周围和巡逻路旁,长满了密集的红柳丛,有的是自然生长,更多的是官兵栽种。

“栽一棵红柳,就意味着要伴它长大。”指导员张斌说,红柳两年扎根、五年长成、十年成材,和一名士兵的从军时间不谋而合,所以新兵下连第一件事,就是到营区外栽下一株红柳,柳与兵同名,兵陪柳生长。有的官兵离开连队,也总会念念不忘自己当年栽下的那棵红柳。

在克孜乌雍克边防连当兵十年,上士张超栽种的红柳已长到4米多高。一场风雪过后,稠密的枝条变成了束束银白,傲立群柳。

“我看着它长大,它同样见证着我的成长。”张超刚到连队时,营区四周还是未开发的戈壁滩,枯燥单调的巡逻、站哨让他很快产生了厌倦,入伍不到半年就开始掐着指头盼复员。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回访连队,改变了他的想法。

老兵到了连队没去接待室,而是直奔了营区一侧的红柳林,从上百棵红柳中找到了十分茁壮的一棵,还抚摸着它喃喃细语了许久。后来张超才知道,那棵红柳是老兵种下的,虽然他没陪它长大,但仍然一眼认出了它。

“红柳在官兵心中很重,因为它代表了自己的军旅。”当指导员指着红柳介绍连队“坚忍不拔、顽强执着、团结奉献”的连魂时,张超豁然开朗,当天就跑到红柳林中,种下了属于自己的一棵红柳树。

如今的张超是全团的执勤能手、训练标兵、优秀党员,还两次荣立三等功。他说,这是与那棵叫“张超”的红柳共有的荣誉。

红柳除能抵抗风沙外,枝条可编筐做农具,嫩芽和绿叶还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边防一线的冬天雪大风寒,常年执勤使很多官兵都落下了风湿或关节炎的毛病,连队军医专门研制了一种“红柳茶”,春末夏初采摘红柳的嫩芽,经过洗涤和晾晒碾成粉末装进茶包,分发给官兵饮用,上士夏波的风湿得以康复,还多亏了这神奇的“红柳茶”。

“红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红柳的价值更激励我们扎根奉献。”夏波是连队的老兵,对防区情况了如指掌,巡逻中多次参与处置突发状况。几天前,夏波随队巡逻,发现两个人形迹可疑的在边境线附近徘徊,当即报告带队干部,巡逻小组钻进茂密的红柳丛中隐蔽观察,雪地里一趴就是半个小时,两个人左右张望半天,迅速从单列桩铁丝网处翻过,向纵深跑去。夏波见状一跃而起,带领两个战士紧随追捕。铁丝网另一边大片灌木丛,循着雪上的足迹,夏波顾不得积雪涌进靴子,脸上被灌木划破,几个人一直追到界河边上,成功将两人抓获。

将两人带回时夏波擦了擦脸上的血迹,长吁了一口气:“边关稳定,边防军人才有价值,别说脸上划几道伤口,就算毁容也值得。”

一心守得边关固,赤魂埋到界碑前。红柳用它的身体扎根边防,官兵同样用自己的生命戍守边关,红柳不仅是官兵的戍边伙伴,还成了官兵的精神基石。张斌说,红柳有百年寿命,栽一棵红柳,悟一种精神,你会铭记守防岁月,同样边防也记住了你。★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营区红柳张超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张超个人简介
My New Invention
How to Protect Us from Infectious Diseases
张超个人简介
离太阳最近的树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大漠红柳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离太阳最近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