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与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2017-01-07李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因材施教心理学

李娜

【摘要】 创设数学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以此使数学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学数学的动力.

【关键词】 情景教学;心理学;因材施教;激发思维;增强内动力

情境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身边实例,帮助小学生理解.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表现自己. 笔者在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情境教学与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数学情境教学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由各种符号、定理、定义以及看似毫无美感的简单逻辑所构成的小学数学,是非常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的,使他们从心底厌恶数学,试图逃避,甚至放弃学习数学!其实当我们站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角度,就会发现数学的抽象思维很强,但是目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很低,他们不容易理解,从而产生厌恶情绪. 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就是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以此使数学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很欠缺,正处于学习书本知识的过渡期. 因此需要教师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以“重量单位”的教学内容为例.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用这个与学生自身直接相关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教师要随机请不同的学生回答自己的体重,直到他们的答案中出现公斤、斤、千克等的单位差别时为止.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重量单位. 教师在纠正了学生刚才所回答的××公斤、斤或千克后,就应及时引入千克与公斤、斤的换算公式,并指出课本与日常表达方式的差别. 之所以要及时,是因为学生在产生困惑与好奇的心态时,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此时对各重量单位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深刻印象.

借鉴“否定之否定原理”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 前面例子是由生活引向课本知识,基本教学后,可以再将知识引向实际生活,在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此巩固、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将生活情境模拟成游戏,师生共同完成. 如,让学生们每三个人为一小组,要求学生A利用弹簧秤,称出某一类蔬菜的总重量,学生B设定该类蔬菜的总价格,学生C求出每千克、每斤、每公斤的价格. 过程中要求学生A、B、C互换角色,并且不断变化蔬菜总价格,求单价. 这样一来,不但巩固了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对弹簧秤的应用并且锻炼了计算能力,同时还加深了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关切度. 有助于自身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的养成.

二、心理学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

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其形成不同的性格,或外向或内向,可能伴有自信、自负或自卑等特点,这些复杂的个性特点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对所有学生起到有效的作用,若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成为必然.

(一)缓解心理压力,创建良好环境

首先需要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学,微笑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减少紧张感,从心理上获得安全. 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还需要善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优生的习惯性抢答. 课堂上,学优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但他们的举动常常会让另一部分学生失去思考、表现的机会. 如,在学习“认识圆”一节时,教师会提问“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之类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 但总有学优生会抢答“圆点”“半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笔者一般会在提问前对所有同学说:“同学们的思维都很好,有的非常想要验证自己的结果,但是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好吗?”这样,既能维护课堂纪律,又能使他们保持积极性.

(二)多鼓励,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发掘每名学生的优点,对他们的优点予以恰当的表扬,对他们的缺点结合优点以建议的方式提出. 例如,笔者的某名学生长得非常清秀,但是字写得很乱,经常需要教师们猜他的作业,于是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们交流时便趁机指出“××你长得这么漂亮,要是字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得多让人羡慕”,后期该学生作业有了很大改观. 一句玩笑话,使学生体面地明确了自己的缺点,并乐于修正缺点.

对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或者良好的习惯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用方程解应用题”时,告诉同学们:我们目前学过的所有应用题,都可以用方程式解答,如果想要快速掌握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用算术法和方程法两种方法解答. 当晚的作业中有一名学生将所有题目用两种方法解答,笔者对此进行表扬,并将其作业当作模范让其他学生学习. 这样的做法对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2013(6).

[2]黄慰凤.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23).

[3]李永强 张娟娟.心理学教学中的育人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3(11).

[4]吴雪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

[5]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因材施教心理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有效创设“情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