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1-06刘波

大经贸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教育模式

刘波

【摘 要】 士官教育主要是为部队培养某一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岗位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和强烈的军事化特征。文章在军民深度融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模式背景下提出校军行企四位一体协同共育士官人才,探求士官职业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士官培养 教育模式

一、背景

(一)“军民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形成

顺应世界军民技术融合模式转化的潮流,我国从原来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模式调整为现在“军民融合”模式。军地各级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校军共同培养军地两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我国国防建设,支持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军民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院校在“军民融合”式士官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在军民融合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下,高校对部队人才培养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都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与军队院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和手段先进。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培养的军事人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费用越来越高。通过依托国民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财力不足的问题,弥补军校教育的不足,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二、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随着国家海军发展战略规划的提出,我国快速发展海军军事力量,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试点院校和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数量持续增加。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士官培养已经成型,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深化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校军行企协同共育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日常教育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着力培养军人身份意识和军事素养

士官培养目标及培养指向明确,对其内在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他们像军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内;另一方面,学风、校风建设也需要他们的参与,对士官学员自入校起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养成优良作风,确保士官军事训练科学化、系统化。

1.打造军营文化,强化身份意识

根据士官的培养目标要求,强化学员的军人身份意识教育。通过集中住宿、统一着装、集中管理,打造具有浓郁部队军营文化的准军营,按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排-班的编制对士官进行军事化管理,着力培养士官学员“爱军、姓军、为军”的军人意识,培育士官养成“今日校中兵、明日军中将”的身份意识;开展相应军事理论课和国防教育专题教学,组织优秀士官学员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助理,培养士官身份意识和归宿感。

2.丰富主题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提高士官军事素质

制定士官思想品德教育 “入课堂、入训练、入生活”计划,贯彻到士官培养全过程。与海军部队合作,寒暑假开展士官入军营见习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激发士官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定时段,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发奋图强”主题教育。

(二)利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理念,培养士官人才的动手能力,打造“技术行家”的人才队伍

1.构建“双主体三阶段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部队岗位任职能力开展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

根据士官任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遵循军事教育规律,强化学员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素养好、专业技能强、英语水平高”,满足部队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实现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专项技能。

2.依托优良“双师”团队和真实载体,培养士官精湛专业技能

专任教师,要求具备航运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在岗专业教师一定周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带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项操作技能培养等具体任务,到企业具体生产岗位,实行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式培养模式。聘请航运企业高级船长、轮机长担任学校客座教授,由船舶工作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库。

3.实践教学,注重安全和规范教育,提高士官职业素养

以“潍坊船员考试评估中心”建设搭建起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功能齐全、载体真实的专业技能实训室,为士官专业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在实践教学实施中开发满足士官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的实训课程,通过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实训,全面提升和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在打牢士官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员过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使士官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专业技能并提高职业素养。

结束语

当前,高素质技术技能士官人才培养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军地携手,上下联动。着眼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入探索士官培养特点及规律,认真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理念实现新转变、培养模式展开新探索,是高职院校担负士官人才培养和教育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陈明贵.士官教育融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9).

[2] 陈善德.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士官升级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13,(1).

[3] 程凯元.深化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14,(4).

[4] 王伟海.坚定不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J].前线,2014,(5).

[5] 关雅囡.军民融合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再思考[J].法治与社会,2011,(3).

[6] 周长峰.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育军队人才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教育模式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