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发展指数看北京金融业成长

2017-01-06何佳艳

投资北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业增长率金融机构

何佳艳

金融是城市经济的血液,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是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金融指数,系统总结和评价一个城市的金融发展规律,可提供有效数据支持、评价指标及决策参考。

10月28日,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和北京大学在京联合发布北京金融发展指数(2015)。北京金融发展指数以2010年1000点为基期,2015年上升至2502.35,同比增长28.63%,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13%,北京金融业呈现稳健强劲的发展势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学系主任王一鸣介绍,“十二五”时期,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大致呈现两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是2010年~2013年,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增长稳定,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97%,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第二阶段是2014年~2015年,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增速明显提升,年均复合增长率提升至26.67%。2015年,北京市金融业资产总额达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6%。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郝硕博介绍,北京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和96个四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及金融生态环境,以四个维度刻画北京金融业发展整体情况;38个二级指标则基于金融子行业及其功能属性,依据一级指标的内涵具体展开。

从一级指标发展及其占比变化来看,北京金融业发展整体情况如下:

第一,金融创新发展迅速。以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为中坚力量的金融创新指数在“十二五”期间呈现跳跃式增长,由2010年基期1000点增长到2015年4184.7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15%,2015年金融创新指标占总指标的比重为33.45%,对总指标增长的贡献率达58.54%,远远领先于其他三个一级指标。金融创新指标成为提升2015年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增速的主要力量。

第二,金融机构增量发生结构性变化。北京金融机构发展指数由2010年基期1000点上升至2015年1838.9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6%。从金融机构指标中各二级指标占比来看,财务公司、信托、基金及创投和其他金融机构占比增加,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等机构占比减少。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在规模上仍占绝对优势,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二级指标增速的贡献率有所降低。

第三,金融市场发展增速波动较大。金融市场发展指数逐年上升,从2010年基期1000点逐渐上升至2015年2072.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9%。从金融市场指标增速数据来看,受股票等市场影响,“十二五”期间金融市场指标增长率呈现较大波动。2010-2015年,北京金融市场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更加完善,制度规范日益健全,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均衡。其中,外汇市场、基金创投市场和债券市场增长迅速,提高了北京金融市场整体的发展步伐;而包括权益类交易市场和商品类交易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的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

第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北京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增幅明显,从2010年的基期1000点增长至2015年2459.8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72%。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资本市场评级、信贷评级、个人征信、企业征信业务为主,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业保理、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业务多元发展的信用服务体系,企业居民金融法制意识逐渐提高,金融法制环境日益优化,问卷调查中,分别有72%和83%的受访者认为2015年北京金融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比较健全。随着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潜力的释放,经历2012至2014年的快速增长后,2015年北京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呈现增速放缓趋势,表明北京金融生态环境经历加速增长期后,正稳步向成熟的生态环境迈进。

王一鸣表示,北京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平衡,表现在金融创新的发展远远领先于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于金融创新来说相对缓慢。从数据上看,自2014年后,一级指标除金融创新外,其他三项的增速均呈现下降趋势。

从二级细分指标来看,北京金融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银行及证券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加。银行机构发展在金融机构发展中贡献占比由2010年的27%降至2015年的24%。从效率看,2015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面临效率下降和风险上升问题,银行业利润率下滑明显,2015年银行业利润为14.98%,年均复合增长率-4.8%。北京市证券公司的资产规模有所增长,但发展速度较缓。

二是信贷市场发展稳健。“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由2010年的3.65万亿元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5.8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增速相对温和。

三是保险市服务功能稳步增强。2010年~2015年,北京保险市场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2015年,北京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1404亿元,同比增长16.3%。

四是基金及创投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北京地区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2596起,投资金融1464.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1%和27.9%,均居全国首位。

五是新兴金融迎来发展机遇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P2P网贷公司、股权融资平台、征信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等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发展指标数植从2010年基期1000点上升至2015年3273.9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7%。2015年,第三方支付在新兴金融中所占份额最高,其次为融资性担保公司。从增速来看,征信机构和股权融资平台在2014年以来加速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速度放缓,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征信和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迅速。

六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迅速扩大至5129家,总股本2960亿股,总市值达到2.5万亿,同比增长435%。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俗称“四板”,截至2015年底,服务企业总数2147家,同比增长193.3%,备案私募债27只,备案金额32.5亿元。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市场功能日益完善。截至2015年12月末,报价系统参与者达1484家,资产规模10.1万亿元,合格投资者334.8万户,共发行产品3487只,金额3356.7亿元。

七是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成为发展双核。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2013年以来北京市科技金融加速发展,2013年至2014年指标数值提升了1000点,2015年又迅速提升了近3000点,达到6015点,相比于2010年基期1000点增加了5倍。科技企业上市公司的迅速增长,成为2015年北京市科技金融的重要构成部分。北京市科技企业上市公司总数281家,其中创业板公司82家,占全国的比重为16.7%。2015北京市文化金融指标数值达到6058点,相比于2010年基期1000点也增加了5倍。其中上涨速度最快、对文化金融发展贡献最突出的是文化创业产业贷款额的迅速提升。

郝硕博表示,总体来说,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北京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着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首都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金融业总部集聚效应更加明显,金融业增加值的总量和比重再创新高,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提升,金融业作为北京第一大服务行业,对推动北京经济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业增长率金融机构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台2016GDP“成功保1”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PYRAMID PAINS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