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车重生

2017-01-06王漪

投资北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摩拜单车车辆

王漪

越来越快的城市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并带动了城市道路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升级,也让自行车这一曾经最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变得有些陌生。如今,互联网时代下基于共享理念的商业模式,将自行车包装成为“共享单车”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一辆辆色彩明亮的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新的挑战。

衔接出行“最后一公里”

1986 年,北京有超过 63% 的人使用自行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当时外国人来中国,最热衷拍摄的照片中除了京剧、长城、胡同,就是街上密密麻麻的自行车。而从 1990 年开始,这一比例就以每年 2%—5% 的速度下降。随着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和公共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2013 年,北京使用自行车出行人群的比例降至 14%。而近几年,道路拥堵、尾气污染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扩张导致住房或办公地点距离公共交通站点距离远等因素,使得寻找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变得更加迫切。

于是被冷落很久的自行车,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9月,一种橙红色的自行车出现在北京街头,醒目的外观惹人注目。凭借定位寻车、扫码开车、不用车桩就能停等黑科技以及低廉的使用费用,首批投放的3000多辆摩拜单车迅速火遍京城街头巷尾,而在此前,它已在上海试水成功。

“希望能用人人可以支付得起的价格,为千千万万人提供服务”。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了解城市短途出行空间日益被压缩后,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为摩拜单车定位。而这也让他在离开Uber中国高管职位后,完成了从四轮到两轮的创业转变。

与此前政府主导运营的公共自行车不同,摩拜单车的整个使用过程借助移动互联网,显得更加便捷。通过手机APP注册并交付押金后,借助车辆上的定位装置,在手机上预订或直接线下寻找车辆,扫码开锁,使用后停在允许自行车存放的公共停车区,关闭电子锁计费。费用为每半小时1元。为了方便下一位使用者寻找车辆,摩拜单车采用信用积分制,对违规停车或私自上锁等行为实行扣分,以此提高单车使用效率。

不必从地铁口走很远到停车桩才能骑上车,摩拜让车辆以一种自然流动的方式,广泛分布在城市各处,成为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解决者。因此今年4月在上海一亮相便广受关注,9月进入北京后则更加深了“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认知度,开始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选择。

当摩拜在京城大行其道时,进入11月,原本只限于在京城高校内使用的另一款共享单车ofo也开始在校外投放运营。除了车身为黄色,ofo与摩拜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车辆本身没有定位功能,依靠的是用户在手机上点击结束用车时的手机 GPS 信息。车上安装的是两种密码锁,点击“马上用车”图标后,在弹出的“请输入车牌号”框中输入车辆编号,系统会发送四位密码,在拨轮锁从左到右拨动四位数字或者键盘锁按下四位数字才可开锁。而在骑行完毕锁车后,还需要用户重置密码。因此ofo的使用过程相对于摩拜单车来说,稍嫌麻烦。

骑过两款共享单车的赵一楠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中,自己每天早晚都是骑单车往返于单位与地铁站之间,平时如果出行距离在4公里之内也会选择这类交通工具,因此对于二者的优缺点比较了解:摩拜的使用流程更快捷简便,但也有定位不准的时候,ofo虽然在开锁关锁时有点儿麻烦,但车辆轻巧更好骑。“各自都有优势,虽然不完美但确实方便很多。”他提到,上下班高峰时段无论打车还是坐公交车,虽然距离短但花费的时间却可能很长,还是骑自行车最合适,价格也很划算。

小单车大生意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在方圆互联网创意经济中心负责人李丽清看来,连接城市交通和出行目的地的过程中,自行车是最好的解决路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刚需。

而这一需求早在上世纪中期就被发现,196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就曾尝试运行“公共自行车”。这个项目当时被称之为 “Witte Fietsen”,翻译过来即为“白自行车”。当时人们收集了大量的自行车,并把它们喷绘成白色,然后放在街上供市民使用。由于没有任何付费系统和专用的锁,因此许多自行车都被损坏、盗窃,迫使项目不得不终止。但这却成为公共自行车最早的雏形。

有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是拥有公共自行车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政府的支持,公共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从 2004 年 13 个城市增长到 2014 年的 855 个,同比增长了 64.77%。2015 年全国公共自行车数量超过了全球其他所有国家数量的总和。其中杭州、太原和上海运行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分别位居全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但从运行系统和使用效率上来看,巴黎的 Vélib 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其在法国拥有 1205 个站点和近 2 万辆自行车,每年约有 2.53 亿次的出行,平均每天 8.6 万次,在过去 8 年的经营中,平均每辆车一天要被使用 8 次。

此番摩拜和ofo这两个共享单车创业项目与以往政府推行的项目相比,在三个环节实现了突破创新,包括支持APP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改进车辆丢失与寻找程序且无需停车桩;支持移动支付。

而政府在看到创业项目能为城市交通出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时,也给予鼓励态度。王晓峰就曾表示说,政府为平台提供了电子发票,规划更多自行车停车位,以及帮助找回丢失的车辆。同时,企业也能提供更多自行车出行的数据,帮助政府进行城市规划。

看起来很美的使用前景让大量资本在网约车之后再次瞄准了出行领域,今年下半年摩拜和ofo的融资消息密集传来。8月摩拜完成B轮融资数千万美元,由熊猫资本领投。10月13日,摩拜单车确认完成了C轮融资。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华平、腾讯、红杉、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多家机构,同时还得到了美团创始人CEO王兴的个人投资。ofo则在9月由经纬中国领投完成B轮融资,资金同样为数千万美元,10月10日,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不仅包含此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小米与顺为资本也加入进来。

有了资本助推,共享单车平台的竞争更加激烈了。11月17日,在北京试运营了几个月之后,ofo单车宣布,正式进入22个城市,与摩拜单车展开正面竞争。而在这两个已有较高知名度和固定受众群体的品牌背后,则是小鸣单车、快兔出行、野兽骑行、骑呗等同类创业项目的大步紧跟。

“虽然有很多用户吐槽共享单车不好骑或不好找,但是每天仍然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单量也在不断上涨,这与靠大量补贴鼓励使用不同,完全是用户的主动选择,证明了这类产品被优化后可提升和利用的巨大空间。”李丽清认为共享单车的发展,会比网约车的竞争发展良性,毕竟政府对汽车的总量是控制的,但是倡导低碳出行的自行车则是被鼓励的。目前的投放量和使用范围对于京沪这样超级大城市,还远不足够。

在肯定共享单车出行对城市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于究竟如何盈利,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还缺少明确的方向,整个行业仍处于利用风险投资资金,大规模占领市场和对用户进行品牌灌输的阶段。就连王晓峰都表示,还没找到很好地盈利模式。

因此在李丽清看来,当用户普遍乐于使用共享单车时,解决已经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样重要。例如摩拜新推出的轻骑版就比第一代轻便好骑,还加装了车筐。但扫码开锁失败、找车困难等还是会降低体验感,在技术层面如何改善现有问题、降低维修成本,并通过多种手段防范违规使用或恶意破坏对于企业生存、提升品牌好感度都很重要。“相对于房屋短租、网约车等共享商业模式,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性最高。”李丽清表示,在刚需的基础上,目前很多可以被单车承载的传播、娱乐甚至是物流等功能还没被激发出来,但已经留给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非常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摩拜单车车辆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Rough Ride
摩拜的宿命
车辆
单车三人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谈与ofo合并:不觉得有可能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