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抗击法军侵台的作战报告

2017-01-05刘学伦

党建文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敌舰法军清军

刘学伦

1884年,法国海军在突袭澎湖后封锁海峡,攻打台湾。守岛的正是李鸿章手下的大将刘铭传。他沉着迎战,诱敌深入,在沪尾(即今淡水)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御战。获胜后,他给军机部呈送了一份作战报告——

敌攻沪尾血战获胜折 光绪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台北府发

窃臣前将法船分攻沪尾,拨队援守等情驰报在案。自是以来,我军严防沪尾,不料十六日,法人又到三船,通计八艘,巨炮日击沪尾炮台,守兵茫无驻足。孙开华、章高元、刘朝祜等,昼夜率军分伏海滨林莽,风餐露宿,不敢少休。

二十日清晨,敌船忽散,孙开华决其势必登岸,亲督右营官龚占鳌伏假港中,营官李定明伏油车,别令后营官范惠意为后应。章高元、刘朝祜各率营官朱焕明等伏北台山后,防袭我台。李彤恩所募土勇张李成一营伏北路山间。部署粗定,敌炮轰数百响,烟尘涨天,炸弹如雨,复以小轮分道驳兵千人,猝登海岸,攻扑炮台。

孙开华,湖南慈利人,湘军名将。刘铭传作为淮军首领赴台掌管军务,不以门户之见,委之以重任,镇守沪尾。孙开华在台已数年,熟悉情势,敌人来犯之前已做了各种准备。在敌舰驶近时,他命令先敌开炮,在气势上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击伤敌舰两艘。但是敌舰的炮击还是摧毁了清军大部炮台,敌人分多路乘小艇登岸,战斗正式打响。

孙开华见敌兵既逼,立率李定明、范惠意分途截击,章高元等自北路迎战。敌兵各执利枪,自辰至午,枪声不绝,屡挫复进,鏖战不衰。我军拔短兵击杀,张李成领队袭之,孙开华斩执旗法酋,夺旗锐入。

我军见敌旗被获,士气益张,斩首二十五级,内有兵酋二人,枪毙三百余人。敌乃大溃,我军直追至海岸,敌兵溺海者更七八十人,敌船急护败兵,开炮乱击,自伤小轮一只,并遗格林炮一尊,我军俱获以归。

这一段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在整个作战报告中堪称精华。此前,法军虽已占领基隆,却感知并没使守岛清军屈服,又发现刘铭传放弃基隆诱敌深入的战略目的,恼羞成怒而策划了这次突袭,不料正中刘铭传下怀。刘铭传一直在谋划放敌登陆,发挥清军陆战优势歼之。在敌人登岸前,清军已严阵以待,士兵和当地民练求战之情激愤。此时同仇敌忾,杀声阵天。由于武器不对等,清军民以短刀对洋枪,可想战斗之惨烈。大将孙开华、章高元等挥刀冲锋在前,奋力斩杀敌执旗军官,使敌阵大乱。

是役也,提臣孙开华中后两营,首犯敌冲,鏖战最久,阵亡哨官三员,伤亡勇丁百余人。其余各营弁勇,俱有伤亡。战后,孙开华举战胜各情,具报前来。

臣查此次敌兵猛扑沪口,蓄锐猝登,志在必克,当敌划送兵上崖,各划皆开入海中,自断归路,以决死战。我军自基台被毁,无炮还攻,全赖军士赤手短兵,誓死不退,虽枪炮如雨,士气益奋决无前,竟能斩将搴旗,遏其凶焰。

伏念各将士忍饥裹创,野宿山隈,当呻吟疲病之余,处绝险孤危之地,奋身血战,以弱摧强,实属异常劳苦,所有统领擢、胜等营福建陆路提督记名提督漳州镇总兵孙开华,身先士卒,忠勇善战,危局独支,厥功尤伟。……可否破格以奖战功之处,恭候圣裁。

这份报告写于战后第3天,透过文中的激动之情,可以看出刘铭传对取得这次难得胜利的兴奋情绪,爱憎分明,激情满怀。文中着重强调了对湘军将领孙开华的表彰,可见其坦荡胸怀。

记名提督绰罗泰巴图鲁龚占鳌,陷阵冲锋,杀敌最众,可否赏穿黄马褂,以示优殊。……——阵亡牟勇,亦俟查明,汇奏请恤。

再,此次非常恶战,将士风餐露宿,艰苦万端,孙开华军尤多出力,所请奖励,不免稍优。……至章高元,前于基隆获胜案已邀奖励,刘朝祜系臣侄孙,均未敢随折上请,合并陈明。

晚清帝国在经历了太平天国和捻军两次起义之后已是元气大伤,面对列强进攻难以招架,即使在这样的危情之下,刘铭传作为统领能够做到对自己的亲属严格要求,亲临一线作战,请功时却自行回避,难能可贵。

此役之后,法军的士气受到重创,哀叹“海军绝不能上陆作战”。后来,法军首领孤拔心力交瘁,病死海上,法国政府只好宣布与清廷议和,撤出台湾。

一份抗击侵略,坚守宝岛的作战报告,掷地有声地给我们以庄严的启示!

猜你喜欢

敌舰法军清军
图解战舰 杆雷艇与鱼雷艇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崇武以东海战记忆
为什么竖中指是骂人
故事情境让数学课堂有效生成
六角大楼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
法军军服改革的一场风波
法军为何在色当战役中全军覆灭
一个“围魏救赵”的出色战例——太平军歼灭清军江南大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