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为国林则徐

2017-01-05于丹

党建文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发配虎门销烟官职

于丹

1785年,林则徐出生在福州。嘉庆年间,林则徐考中进士,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仕宦之旅。林则徐做过乡试副考官、御史、乡试正考官,等做到江南道监察御史时,他只有35岁。道光三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当时他正赶上朝廷赈灾,很多灾民都等着官府施粥,他发现粥里掺杂着大量劣质粮食,甚至还有沙子,于是他找到县令,要求重新发放粮食,赈济灾民。

在江苏做官这几年,林则徐事必躬亲。他曾经黑夜潜行去查案子,甚至连验尸这些事情都是亲自动手。过往积压的案子,他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处理了十之八九。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务农耕、兴水利,在他的任上,几千里的长堤无一处漫口。

1838年,林则徐临危受命,去广州禁烟。鸦片麻痹了中国人的精神,也给英国输入了大量的贸易资金。看到这种状况,林则徐下令禁止外国人出境,缉拿当时的烟贩子,并收缴烟土,一下子收了近2万箱,约237万多斤。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命令士兵挖好大坑,将烟土集中后用生石灰销烟,足足用了23天才完成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这件事情上报到道光皇帝那里时已经是7月底了,道光皇帝说这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让颓败、低迷的民风民气陡然一振。可是情况很快急转而下,第二年,英军攻打广州,驻守虎门要塞的林则徐,用改装了的船只、200门大炮,死死地守住虎门的要塞。英军见没有攻下虎门,就沿海北上,将定海攻了下来,再向北攻到了天津大沽口,紧逼北京城。道光皇帝慌了神,派直隶总督琦善代表清政府找英国人议和。琦善是主张妥协议和的,他声称英国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林则徐被圣旨招到镇海,官职削为四品。

正在这个时候,接替琦善驻守广州的将军奕山战败,广州失守。这个消息传到清廷,道光皇帝将广州的失守归罪于林则徐在此地任职时海防不严,所以又割去他的四品官职,将他发配流放到伊犁。一个虎门销烟的英雄,被发配到如此的偏远之地。身处这样的境地,林则徐自己刻了一枚印章,上面的文字是“宠辱皆忘”。

林则徐在去伊犁的路上,河南又发大水了,把河南到安徽六府,大概20个州都给淹了,整个开封城被洪水包围。朝廷给正在发配路上的林则徐传旨,让他协助治水。林则徐在那儿治水半年,水灾治住了,大坝终于合龙了,即便这样,他仍被发配伊犁。

在颠沛流离几年之后,林则徐于1845年重新获得了道光皇帝的信任。他再次获得提升。这些经历,使林则徐的人生感悟不断深化。他在虎门销烟时写下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他朗朗心志的自表。他在去伊犁的路上,路过陕西,见到妻子,临别的时候,他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显然在这样的逆境里,他的人生感悟又进一层。

林则徐一生为官,不仅有胆识气魄担当,他还是一个冷静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做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其间他还担任过陕西巡抚。他到陕西原本是受命去平定叛乱的,到那之后,他先是把西安存的100多万担粮食凭票分给平民,然后又减少赋税,并多次上奏折,希望给这个地方更多缓和的政策。渐渐地,陕甘一带平定了下来。他做云贵总督,曾经考察了云南的矿业,并鼓励私人开采,具备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光芒。他还在陕西考察了关中水利,希望能够把这里的水利枢纽做起来。

1849年,林则徐因病辞去了所有的官职,本来想回到老家,过一过诗书流连的日子,但是因国家需要,他仍抱病第二次出任钦差大臣。1850年,65岁的林则徐赴广西,去平定那里的叛乱,这一次他因为积劳成疾,在潮州猝亡,朝廷在他死后还追来了圣旨,加封他为广西巡抚。

林则徐一生跌宕起伏,不管他任什么样的官职,那份承诺和担当一直没有改变。

猜你喜欢

发配虎门销烟官职
流水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修禅记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中国足协"在某种状态下就像一座森严的"白虎堂"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