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文本语言 提升表达能力

2017-01-04种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阅读教学

种莉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创造,从而把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语言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52

对语言的品味与运用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只关注让学生阅读课文、研究课文、总结课文、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把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模仿文本语言、创造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关注句式训练,让表达在模仿中起步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句式典型,是小学生模仿的佳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本中典型的、精美的句子进行挖掘,发现其在表达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依照这种句式去模仿、去创造、去表达。如此一来,在模仿中起步,在模仿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珍珠鸟》一课时,文中描写小珍珠鸟是如何与我亲近起来的过程,主要通过一系列表示连接的词语“起先,随后,渐渐,先,后来”等,将小珍珠鸟由胆小变为胆大的过程逐渐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课堂教学时,针对这种句式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找出关键的词语,然后仿照这种构段形式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样一来,由于有了文本中的范例作为依托,学生表达的兴趣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在表达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轻松从容。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根据文本语言中句式构成的鲜明特点,先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句式仿写训练,这就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指明了方向。学生在模仿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文本内容,让表达在复述中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站在整体把握的角度上进行复述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

如苏教版语文《卧薪尝胆》一课,主要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反败为胜,打败吴国的故事。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文章所要描写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主人公描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明白文章主要描写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学完课文以后自己有什么收获。就这样,学生围绕着文章的关键词语述说着全文内容。在述说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而且他们也从中学会了复述,学会了表达,促进了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从文中的关键词语“卧薪尝胆”入手,引领学生系统的、完整的对课文进行复述。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文本留白,让表达在想象中驰骋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文本中的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在行文过程中预留一些“空白”,这就给学生创设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关注文本中留白的部分,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去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还可以在想象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第一朵杏花》一课,课文主要通过竺可桢与孩子的对话表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文中在写了竺可桢爷爷与孩子的第一次对话以后,直接跳跃描写:“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在这一年中,竺可桢爷爷和孩子是如何度过的呢?文中并没有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结合这处留白,教师鼓励学生尽情想象,想象一下在这一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并写下来。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写道:“在这一年中,孩子牢记着竺可桢爷爷的嘱托,不间断地跑去观察杏树开花了没有。妈妈对她说:‘孩子,杏花还不到开放的时间,你歇会儿吧。可是孩子坚定地说:‘妈妈我不累,我不能错过……”就这样,在学生的补白中,文本内容显得又饱满又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紧扣文本语言中的留白部分,让学生尽情去想象,尽情去驰骋,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总之,对语文教学来说,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个阅读底线,真正关注文本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真正学会学习、学会表达,从而提升表达能力。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阅读教学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