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表演读在低年级教学中出彩

2017-01-04王艺颖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

王艺颖

[摘 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采取表演读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学 表演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38

所谓表演读,就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除了运用一些常规的朗读方法外,还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动作来组织语言思维,从而使朗读声情并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教师如能把表演读的形式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方式新鲜有趣,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平添几分魅力。

一、运用表演读,帮助理解词语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生活阅历或者知识经验的限制,在词语理解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针对词语在句子中的特点与性质,并结合学生喜欢边读边表演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表演读去感悟、理解词语,这样教学,可以有效地化枯燥为形象,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小鹰学飞》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在理解“急促”这个词语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从词语本身隐含的意思来让学生进行理解,那么学生对“急促”一词的感悟只不过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深刻理解词语的目标。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如能把表演读引入课堂,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那么在活灵活现的表演中,不仅可以让学习的过程趣味满满,还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急促”一词的理解更加形象起来、生动起来。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关于“急促”一词的理解上,教师主要采用了表演读的方法。这样一来,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表演,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在表演读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趣味与快乐。

二、运用表演读,加深内容理解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如能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还可以使课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小动物过冬》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几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到动物们各有各的过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在教学这一课时,针对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带着头饰进行分角色表演读的方法。学生有的饰演小燕子,有的饰演小蜜蜂,有的饰演小青蛙……在表演读的过程中,课文内容变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朗。在这种教学情形下,关于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无需教师多说,每个学生都能抢着发言,并且还都说得头头是道,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的特点,采取了表演读的方式。在表演读的过程中,各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运用表演读,促进课文记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读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学习词语,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累语言,促进其对课文的记忆。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狐狸和乌鸦》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这个故事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并使他们能够在学完课文以后,具有自讲故事的能力,记住故事内容就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时,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记忆课文内容的目的呢?表演读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学生在朗读这句话时可以东瞧瞧、西看看,做出找食物吃的样子。“它眼珠一转”“它赔着笑脸”“狐狸又摇摇尾巴”这些地方,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夸张地进行表演,比一比哪个学生表演得最形象、最逼真。如此一来,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读的过程中,一些本来不容易被记住的句子,就会深深地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教学效果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在学完课文以后能够自讲故事,教师把鼓励学生表演读放在了重要位置。这样一来,一些叙述性的句子,一些平凡普通的句子,在学生表演读的过程中,也显得更加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还赋予了阅读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表演读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需而用。唯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教学彰显出精彩。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