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家队残疾举重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与研究

2017-01-03张侣华邢翰文白震民常肖雯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测试仪测试者杠铃

徐 敏,张侣华,邢翰文,白震民,常肖雯

(1.北京体育大学大学运动康复系,北京 100084;2.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 101318)

中国国家队残疾举重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与研究

徐 敏1,张侣华1,邢翰文1,白震民1,常肖雯2

(1.北京体育大学大学运动康复系,北京 100084;2.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 101318)

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举重以抓举和挺举两项目的成绩之和作为总成绩,举重运动员常见损伤部位为腕、肘、肩、背、腰、膝,其中腰部损伤的概率最高。而残疾举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以力举为主,力举是以肩和腰部为主要支撑点。研究表明,运动员背弓技术和两臂发力的协调性以及对杠铃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力举的成败,双侧肩部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臂发力协调性。在国家队备战里约残奥会的过程中,为解决肩部疼痛损伤的问题,专门进行了肩部活动度、肩周群肌肉力量等肩关节稳定性方面的测试,试图分析问题并找出损伤发生的原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国家队残疾举重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其中,在备战2016年里约残奥会期间,举重力举训练过程当中或训练后出现肩部不适或痛疼的,有16名优秀举重运动员,男运动员8人,女运动员8人,平均年龄31岁,最小23岁,最大50岁。

1.2 研究方法

集训期结束时,将举重队队员在集训期间理疗室诊断和治疗情况分类统计,并将肩部疼痛的治疗进行系统分析。集训前期,用测量尺和便携肌力测试仪分别测量举重运动员左右两侧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周围小肌肉群肌力,以测定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内旋。运动员仰卧位,上臂夹紧身体,屈肘90°,分别测量两肩内旋角度。(2)肩外旋。运动员仰卧位,上臂夹紧身体,屈肘90°,分别测量两肩外旋角度。(3)肩袖肌群力量。用便携式肌力测试仪(microFET 2),在不同的体位状态下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①冈上肌∶被测试者仰卧位,手臂伸直贴紧身体,测试者将压力测试仪放于被测试者腕关节处,在被测试者肩关节外展30°范围内测试其最大外展力量,读取示数,记录测试数据;②冈下肌∶被测试者仰卧位,上臂夹紧身体,屈肘90°,将压力测试仪放置于被测试者手腕位置,被测试者肩关节全力旋外,读取示数,记录测试数据;③小圆肌∶被测试者仰卧位,手臂伸直放于体侧,将压力测试仪放置于被测试者手掌部位,被测试者肩关节全力内收,读取示数,记录测试数据;④肩胛下肌∶被测试者仰卧位,上臂夹紧躯干部,屈肘90°,将压力测试仪放置于被测试者手掌位置,被测试者肩关节全力旋内,读取示数,记录测试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右肩的肩内旋角度大于左肩的肩内旋角度,存在差异性(P<0.05);两侧肩的肩外旋角度,肩袖肌群如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3.1 伤病治疗分析

表1 双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数值(± s) n=16

表1 双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数值(± s) n=16

肩内旋/° 肩外旋/° 冈上肌/lb 冈下肌/lb 小圆肌/lb 肩胛下肌/lb右肩 29.085±5.858* 37.570±13.507 18.731±6.803 20.231±5.492 17.407±5.519 21.439±7.026左肩 25.223±2.821* 35.100±12.525 18.592±6.821 18.508±4.624 18.000±5.784 21.108±6.079

根据门诊的统计分析,举重队共16人,全部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肩痛情况,其中12人为经常性的肩部疼痛,持续时间较久,超过3个月,占总人数的75%。举重队集训期间门诊治疗量为935次,肩部疼痛占总治疗量的65%,其中左肩占50%,右肩占15%,所以左肩的肩部疼痛情况更为突出。队员的疼痛部位以三角肌前、中束部位的浅层和深层肌肉多见。肩锁关节在受到损伤时,局部渗出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疼痛感引起肌肉痉挛,并对肌骨骼附着处病变的软组织产生牵拉性刺激,增加了疼痛感,所以肩部的持续疼痛严重影响了训练的进展。集训期间的肩部疼痛以电针为主要治疗方式,针刺主要的痛点为阿是穴。电针疗法能促进肌肉损伤后的修复,同时可使损伤部位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节清晰,新生的肌纤维更加成熟。结合踩跷、中低频等物理疗法作为局部的放松手段,可促进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修复。在进行针刺操作过程中,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神和意识为伤者通调经络,祛除病邪,并且要注意针下的感觉。

3.2 技术动作分析

力举中的背弓,是指运动员在完成杠铃推举过程中背部始终成拱桥形。背弓使运动员肩部肌肉拉紧,肩脚骨后缩,肩关节灵活性降低,从而提高肩部支撑面的稳定性。背弓角是指运动员肩关节点、腰弓最高点、髋关节点连线在腰部所成的夹角。背弓角越小,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就越高。以往的研究通过技术诊断与分析认为,残疾人运动员在进行力举时主要涉及以下肌群做功∶(1)三角肌∶当杠铃从胸部推起到达肘关节形成90°时,三角肌、胸部肌群是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2)三头肌∶肘关节达到90°时,直至完全伸直,以三头肌工作为主;(3)胸大肌∶作为杠铃下落的最佳着力点,运动员应体会胸大肌收缩的位置,并以此作为作用力的着力点。研究表明,当运动员左、右肘角差存在显著性差异时,两臂协调发力技术就不够理想。杠铃运行过程中偏斜角较大不仅影响发力效果,而且容易被判失败,肘关节向身体外侧展开,会给肩部增添额外的压力,使肩关节的肩袖肌群更容易发生损伤,所以杠铃运行过程中运动员两臂协调发力技术十分重要。双侧肩部发生的差异性,可能与左侧肩部整体的肌力偏弱有关,导致左侧代偿性功能损伤,肩部主要的力举功能肌肉如三角肌、胸大肌、三头肌等仍需进一步的肌力等相关测试来寻找方法。

4 结 语

残疾举重运动员肩部疼痛的发生与双侧肩部稳定性的相关性较小,但肩内旋的角度过小可能跟双侧肩内旋拮抗肌肉过紧或盂肱关节后侧关节囊狭窄有关,须进一步考证。运动员自身可针对肩部的小肌肉群进行适当的激活及训练。例如,肩关节外旋肌群的等速离心训练,不仅能够显著增大外旋肌群的最大力量,还能够激发内旋肌群的力量发展;拮抗肌离心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最大力量,对于主动肌力也能适当的改善,纠正旋转肌群不平衡状况,提高肩内旋运动的动态稳定性。肩部肌群的牵拉、物理疗法、手法放松等方式均可缓解肩部的延迟性肌肉酸痛,促进训练后的修复,同时也可防止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只有克服伤病问题,才能在奥运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 1 ]李萍,周建社.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审美初探[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

[ 2 ]王建会.用针刺阿是穴治疗肩锁关节扭伤的疗效探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15(6).

[ 3 ]赵春英.中国残疾人举重队备战世锦赛集训技术攻关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 4 ]佟艳华,周文福.我国优秀残疾人举重运动员关键技术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G884

A

1674-151X(2016)11-118-02

2016-09-04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里约残奥会科技服务与攻关项目(编号∶16*CLRIO&005)。

徐敏(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白震民(1973~),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猜你喜欢

测试仪测试者杠铃
SDL Atlas推出第二代HydroPro耐静水压测试仪
使用快速水洗色牢度测试仪检测超细纤维脱落
恒流电池容量测试仪的设计
恒流电池容量测试仪的设计
杠铃练习可增肌
指纹收集器
小议语法测试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很多英国人不会拼常用词
世界头号大力士拉起524公斤杠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