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与分析

2017-01-03鲁巧丽李洪涛

运动 2016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农民群众

鲁巧丽,陈 维,李洪涛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2.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43)

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与分析

鲁巧丽1,陈 维2,李洪涛2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2.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43)

农村体育发展是我国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的薄弱环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级贫困县的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来探讨贫困县农村群众体育的现状。研究表明,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差、对体育本身了解落后、体育市场空缺;务农所消耗的体力影响了体育参与的需要;体育场地单一化直接制约了群众体育发展的多样性;经济的落后否定了一些大型体育项目和贵族体育的开展。

安仁县;国家级贫困县;罗霄山区;农村群众体育

安仁县位于罗霄山脉西麓,湖南省东南部,为半山半丘陵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城,是中国中南部典型的贫困地区,也是“三农”问题提以来出急需解决问题的地区。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安仁县列为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一员,并希望通过攻坚式的集中扶贫,为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对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的现状做典型调查,不仅可以为安仁县体育主管部门开展体育工作,推动安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还有助于了解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仁县农村地区群众体育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设计了《农村体育建设和群众体育开展情况问卷》。采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力求所抽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安仁县有5个镇、12个乡,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上司里和下司里各抽取1镇2乡,按经济状况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按人口多少,每个村抽取16~20户,每户随机1人(生日最接近调查日的填答问卷)。共发放了300份,回收292份,回收率97.3%。对问卷进行检验,剔除无效问卷11份,得到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93.7%。

1.2.3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录入和基本统计,并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对考察结果进行推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1.1 性别结构 调查显示,有效总人数281人,其中男性149人女性132人,其中男性占53.02%,女性占46.98%。

2.1.2 年龄层次结构 此次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到安仁县农村群众年龄结构,得到数据如表1。此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大致相当,但是考虑安仁县是外出务工人口的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16~46岁间,此次的分层逐层抽样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表1)。

表1 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者年龄分布及百分比表 n=281

2.1.3 安仁县农村群众在劳动或工作之余主要从事的活动分布情况 调查显示,安仁县农村群众在劳动或工作之余主要是看电视、家务劳动、打麻将、玩纸牌活动,这3项活动占59.8%,闲暇时体育锻炼只占5.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农村,家务劳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再加上农村文化的单一,打麻将、赌博成为农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农村日常消遣活动方式单调、缺少相关组织等阻碍了农民进行学习体育锻炼的热情。

2.1.4 受教育结构 调查显示,安仁县农村群众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全县农民受教育小学以下占29.9%,小学占34.5%,中学占18.5%,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82.9%。高中占12.8%,大专以上仅仅占4.3%。可以看出,安仁县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安仁县农民的文化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以及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2 安仁县农村群众体育参与现状

2.2.1 安仁县农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意识 体育参与的“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到人们是否能接受体育活动的参与。体育参与意识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倾向、意愿、认知等等。调查显示,安仁县农村群众有56.9%的人不认为有必要在农业劳之余进行体育锻炼,只有35.6%觉得有必要在农业之余进行体育锻炼,还有7.5%的人说不清。安仁县农村群众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非常薄弱,只有少部分人觉得有必要在农业之余进行锻炼。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在农村务农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在农闲的时候休养生息,安仁县农村群众大部分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体育锻炼了。其实,科学来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劳动和锻炼都属于活动,但二者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农民农业体力劳动中,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并没有都在参与运动,由于肌肉活动量的不均衡,这就容易造成一些肌肉群经常受力而导致病变,而活动相对较少的肌肉就容易萎缩。另外,因为农民劳动时其姿势相对比较固定,也会引起机体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疾病。相反,体育运动则不同,它恰好弥补了体力劳动的缺点。由于体育锻炼的形式多样,姿势灵活多变,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是有针对性地练习到身体的各部位。因此,在农民体力劳动之余,适当地参与体育运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肩椎病和腰椎病等。安仁县农村群众有56.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在农业劳之余进行体育锻炼,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区分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本质。

2.2.2 体育参与的活动场所 农村活动场地是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是农民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农民体育参与的硬件设施条件。农村体育场地的严重短缺,是影响农村体育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体育锻炼者中有42.3%的选在自家庭院,而村集体的综合文体活动室的锻炼则为零。在调查中村民都不知道有村集体的综合文体活动室,有的村庄没有这样的文体活动室,有的村里把它当做别的用途。另一方面收费性场地锻炼的人只占1.3%,群众对体育消费这块的花费还是很低,说明群众对健康投资不是很重视。究其原因,一是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二是村民的资金确实很有限。这就使得农村体育市场话、产业化发展更为艰难。从选择离家距离的远近来看,锻炼者多选择离家不远的地方,选择离家的距离0.5里以内场所锻炼占44.3%,离家在0.5~1.5里场所锻炼的占23.5%。选择离家近的占大多数,说明体育锻炼者的集中性差,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还远远不够,集体项目不利于开展。

2.2.3 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 影响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1)落后的农村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制约安仁县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安仁是个贫困县,经济支出大于经济收入,常年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这与全国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相比只能说刚解决温饱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教育、医疗的支出。因此,对于大多数生活刚达温饱水平的农村居民而言,他们是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体育消费的。由此可见,要改善安仁县农村体育的开展现状,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最终才能得以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习俗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农村传统节庆活动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这为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但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礼教思想束缚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人公精神,农业生产的封闭性特点必然导致农民体育意识形成的封闭性,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让部分农民意识不到科学就医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相反会选择求神拜佛来祛病、保平安。(3)人口的流动,使得农村体育开展的主体力量奔向了城市,在频繁流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农村留守的人口中,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意识不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也腾不出时间和财力从事体育活动。

2.2.4 体育参与者的活动内容与组织情况 调查显示,安仁县农村体育参与者人均活动项目为1.6项,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羽毛球、散步、体育舞蹈这3项体育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对个体运动技术要求不高且不受场地的限制。显然,一些对个体运动技术高、受场地限制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参与的人数少甚至没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社会文化的传播,人们逐渐对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本研究还对去年1年内由乡镇干部或村干部组织村民参加过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出安仁县农村基层组织的状况,没有组织过的村庄占86.5%,组织过的村庄仅占13.5%,可见农村基层组织匮乏。基层群众体育组织是开展农村体育的得力助手,是广泛发展农村体育的“领头羊”。没有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就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何以谈农村体育的繁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体育锻炼积极参与性差、对体育本身了解落后,使得农闲时间体育参与的占有率非常低,农闲时间大多被赌博等不好生活习惯占有。

3.1.2 落后的农村经济、滞后的村民文化素质、愚昧的传统封建文化是制约安仁县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1.3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体育组织率低,缺乏指导和引导人们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对农村体育相关政策、资金投入的缺乏及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

3.1.4 场地的短缺、人民群众体育活动形式的单一、大型体育项目缺失严重阻碍了新农村体育的发展。

3.2 建 议

3.2.1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不断满足农民的体育需求,促进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2.2 结合安仁县体育实际情况,加强项目组织力度,强化基层组织者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项目。

3.2.3 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乡镇府应筹集资金加大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必要的体育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 1 ]卢元镇.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 2 ]刘胜.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3).

[ 3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与研究[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 4 ]董静,刘聪,郭敏.北京奥运会对农村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

[ 5 ]骆秉全,孙文.多元化筹集农村体育经费问题研究[ J ].体育科学,2007(4).

G812.4

A

1674-151X(2016)09-14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7.076

投稿日期:2016-06-11

项目说明:湘南学院优秀学位论文。

鲁巧丽(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洪涛(1976—),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农民群众
耕牛和农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