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个依托”为载体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16-12-31吴云云

财会学习 2016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南京教研

文/吴云云

以“两个依托”为载体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文/吴云云

随着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近年来迅速发展,但是会计专业的特色不明显,和普通高校以及中专院校区分度不够。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研究样本,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信息技术和教研团队为重要依托,建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教研团队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现代职业的重要一环——会计专业发展势头迅猛,招生、就业人数屡创新高。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会计专业每年招生3-4个班,现有在校生351人,2015级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招生红火一方面得益于众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对于会计人才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得益于会计专业被确定为市重点专业,在办学、课程建设、实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普遍反映仅靠会计证和学习的专业知识,仍不足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技能需求。因此,必须反思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促进就业为导向,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融合,精准定位,重新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

二、建立“两个依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在院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引领下,构建了“1个中心、2个依托、3个对接”的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依托信息技术和教研团队,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通信、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形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为特点的新型社会形态。会计专业应顺势而上,充分吸收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各种综合实训平台和跨专业实训平台,全面提升会计专业教学和实训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

(二)教研团队,一支高素质的教研团队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4人,助教1人,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80%,“双师”教师90%,1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多名教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证、会计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等。

三、“两个依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强调动手技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重要区别之一,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必须依托仿真程度高的实训基地。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探索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仿真类实训软件,将校内实训基地作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校内即可实现充分的“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先后建立了会计信息化技能实训室、会计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室、创业实训中心和会计跨专业实训平台,构建了会计专业“四级逐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实训、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每个环节以信息技术平台或微课、翻转课堂等为实践教学手段支撑。通过各类实训教学平台,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实现实训条件建设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拓展校外实训平台。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与校外企业加强联系,建立了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期间,不仅有实习教师指导,而且企业还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实习掌握会计业务流程的同时,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还为教师搭建了实践的平台,企业专家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增长了业务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一名教师被企业聘为“专业课程开发与培训顾问”和“软件研发技术顾问”,参与企业实践。

(三)打造“教、学、研”统一的教学团队。教——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学——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研——加强学术研究,完成教学科研课题。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研室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活动,两门课程作为第一批院级精品课程,已顺利通过验收,两门课程已申请院第三批院级精品课程立项;编著会计专业教材9本,累计完成课题11项,近两年累计发表论文17篇。另外,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聘请多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专兼有机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

四、结束语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近几年来通过市场调研,找准专业定位,积极动态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研团队不懈努力,会计专业招生和就业率均创新高,会计专业也被确定为市重点专业。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专业调研分析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入手,整合教学资源,努力实现课岗证赛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1]孙刘玉,张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基于毕业生视角的就业调查[J].财会通讯,2016(07).

[2]程养林.构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3(08).

[3]许蔚君.高职院校“2+1”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2(17).

(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南京教研
“南京不会忘记”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南京大闯关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