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2016-12-29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启示

陈 琛/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



浅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陈 琛/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

【摘 要】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一大批学习理论的兴起,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慢慢被人们所以遗弃,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过时的。行为主义应用的范围很广泛,一方面可以应用在语言教学上;另一方面行为主义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也有着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教学;启示

自从20世纪初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过斯金纳等人的发展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但是现在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一大批学习理论的兴起,行为主义慢慢被人们所以遗弃,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过时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操作技能的学习,记忆英语单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的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历史上就已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热潮,就现在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理论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仍然起着广泛的作用,比如在语言教育中和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刺激-强化原理仍然适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美国的教育中占有着主导地位,直至现在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现在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就是运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从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促使学习者接受。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

我们过去的教育强调老师的作用其实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逐渐占优势地位的条件下已开始受到批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一度完全摈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这一点,blending learning其实也就是一种“双主”学习的思想。各种学习理论不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并存的关系,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领域。行为主义能够有效提高那些仅需简单认知加工的任务(如规则记忆、基本事物的关联、匹配区分等),使人们知道某些事实领域一些习惯性的技能和动作,有效的刺激与反应,连续的反馈,会大大提高这类知识的学习效率,对于客观事实的介绍,比如概念的形成,事实的获取等,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是比较适合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重在基础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基本能力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学生对课程的把握程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技能是课程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就要求教师应准确把握在上机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刺激,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反应。教师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就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详细示范操作过程,对重点、难点部分不仅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步骤加以讲解,还可以通过多次示范,以提高刺激程度,达到有效强化,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电脑操作、语言、板书等方式积极强化,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外部刺激。从而引起学生的反应。

其次,分解操作,以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理论认为习惯随强化而发展,强化次数越多,掌握越牢固。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操作技能的教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任务以促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任务和作业尽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或者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有密切关系。比如在word学习中,从教室的黑板报的设计入手,一来可以对知识认真学习,二来可以让学生学完之后就可以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实现用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能力。

第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动手能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应该是小步子、自定步调、及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男生的动手能力稍强,女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允许部分学生“落后”。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应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动手能力跟不上的学生,允许其不断的“试误”,接受学生按照自定的学习速度学习。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第四,信息技术课堂中主要存在三种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师迅速浏览每个学生的操作成果,指出每个作品的优缺点,及时给学生提出意见或建议,到达及时强化的效果。并且可以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供其他学生模仿,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给与学生再次刺激。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作品与自己的期望值加以比较,做出合理的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学习的节奏,给自己定合适的学习步调。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加以强化。学生互评是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通过互评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对照别人的作品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还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操作过程,互相反馈评价结果,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式。

总的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仍然对学生课堂学习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高峰强,秦金亮.行为奥秘透视-华生的行为主义[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乐国安.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启示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民事法律行为类型化的创新与完善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论及学习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