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2016-12-28孙彧倩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工作环境工作体系服务型

孙彧倩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今,国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促使着各大高校都必须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之余,加强相应的团组织工作建设。在当前形势下,共青团不仅要充分发挥其育人职能,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服务型工作体系。所以,各大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多年的团组织工作经验,分析当前环境对于高校二级团组织工作的影响,从而为服务性工作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工作环境

共青团作为党的忠实助手以及后备军,适当多年来连接青年的重要纽带。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各大高校的共青团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它一方面影响着高校能否承担起为国家以及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未来发展建设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想要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交代的任务,就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和强化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一、实施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研究了2014年5月印发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以及同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后可以发现,加强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是当前所有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的核心以及方向。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在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共青团组织奠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巩固、发展以及壮大,同时还与当代青年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新时期,青年组织建设组要在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依托,并向着学习型以及创新型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加强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可以让共青团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团组织靠拢,加强自身与团组织的联系,自觉将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性工作及其建设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从而在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以及职责的同时,有效维护广大青年群体的利益。

二、在推行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服务型团组织的正确认识。有些高校对于建设服务型团组织没有引起重视,过于注重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任务也带着敷衍了事的心态去进行,使整个服务型团组织的建设进展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各高校想要扬长避短,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学校就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进行经验交流以及互动,大力推广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不能仅仅将文件或者会议等方式作为学校二级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联系的主要途径;此外,虽然各高校就团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学校的制度执行力差,也没有及时对当前规章制度中不恰当的地方予以修正,使得很难建立和完善一套合理的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阻碍学校今后的良性发展。

2、由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广以及普及,使其迅速蔓延至人们生活工作乃至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二级团组织进行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的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来的问题更加严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二级团组织的工作也面临着众多新形势以及挑战,由此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团组织工作中遗留的问题,比如团员意识淡薄、团组织凝聚力差、团支部缺乏活力以及难以有效发挥团支部的正确职能等等,在新时期不仅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甚至还有更加严峻的趋势;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让团组织的凝聚力不断被削弱。互联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团组织成员改变了原有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方式。人们依赖互联网进行交流沟通,这就让团组织成员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求不断降低,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将全部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这不仅使他们对现实的社交活动缺乏兴趣,同时也会慢慢降低整个高校二级团组织的凝聚力,也就谈不上建设服务型团组织了;第三,团组织工作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形势下,共青团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习惯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正是这种变化促使着当前的高校二级团组织的工作内容不得不进行转变;第四,提高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难度。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性化、责任意识以及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另外,国外有些敌对势力会通过互联网来宣传一些与我国政治思想以及宗教理念等相背离的言论。而这正是导致高校二级团组织开展服务性工作的制约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团组织工作的难度;等等。

三、推行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1、加强服务型理念的培训教育。想要确保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各高校团总支应该始终以服务与学生为工作核心,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各高校团总支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校园内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准确把握。具体来说团总支及其下属机构是构成组织体系的主体,而组织成员众多也是团总支信息面广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对组织体系信息渠道的建设,可以让团总支能在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以及防范。另外,在平时工作中,团总支还应该积极组织开展正负两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而通过专家讲座以及专题活动等进行负面教育,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以免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应对互联网的有效策略。在新形势下,各大高校在进行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设,以此来为服务性工作的有序展开奠定基础。第一,高校团组织应该重点培养一批能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团干部。团组织的任何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持,而在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团组织想要向着服务型转变,也必须要依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团干部作为支撑,他们正是推行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的关键。与此同时,团干部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同时还要在具备思想政治等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第二,就团组织服务性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工作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团组织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举例来说,高校在开发信息化工作平台时,会根据团组织工作的基本职能,来实现对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进行开发,比如校园文化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团组织建设工作以及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等;等等。

3、强化服务功能以及组织形式。各大高校团组织应该结合当前青年团员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强化自身服务职能。高校二级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应该以青年为核心,增强广大青年群体心中的内在动力,发挥组织自身的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及未来的建设者。与此同时,各高校团组织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以及沟通,取长补短,在原有高校二级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改革相适应的组织体系,使团组织的服务工作能涉及到每一位团员身上。另外,针对每一位团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团员发展机制,并做好相应的团籍管理工作,使每一位团员的未来规划都能落到实处。

4、服务型项目平台的建设。在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建设中,应该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特殊情况,提出并推广一系列极具特色且有效的服务项目。举例来说,想要解决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高校可以为其创造和提供实习实践以及就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而对那些生活较为困难的青年群体,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可以解决他们实际生活困难的关爱活动。另外,服务型项目平台的建设,可以在原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平台的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扩展“青年家园”以及“12355”等专业化综合服务项目,来更好地解决广大青年的迫切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二级团组织进行服务型体系的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团组织正确履行党的助手以及后备军应尽的职责。各大高校应该积极转变团组织工作观念,获得学校管理层的支持,从而在为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体系建设奠定基础的前提下,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允兴.以“双五”服务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7):26-27.

[2] 王玉璇,陈淑华,陆俊.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4):24-27.

[3] 王承凤,王海霞.高校二级学院“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作用[J].企业文化旬刊,2014(3).

[4] 王承凤,王辉,王海霞.高校二级学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基本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76-177.

[5] 葛畅,曹静,曹卢,等.浅议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体系的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5):54-55.

[6] 杨红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8.

猜你喜欢

工作环境工作体系服务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