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咖啡经典朱苦拉

2016-12-27何文进

旅游纵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咖啡

何文进

咖啡作为一种优雅、时尚、高品位的饮料早已风靡全世界,被人们列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茶叶、可可)之首!在国人的记忆中,咖啡是一种“舶来品”。可是在云南的大山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封闭的彝族村寨朱苦拉,却在百年之前,已经是大碗喝咖啡了,这是那里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并传承了一个世纪。也是村民接待宾客的一种方式,它与情调、品位都没有关系。在那里,现在还生长着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

咖啡的种植,现已遍及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就交易量而言,咖啡是仅次于石油而居第二位的重要商品。中国的咖啡消费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显然,咖啡产业“大有钱途”。

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树,借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足迹,来到了世界各地。在西方科学、宗教文化的推波助澜下与本土文化发生着强烈的碰撞,逆发出诱人的科学人文文化在世界各地流淌………

东方的阿拉比卡乐土

这是一些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树,虽几经战乱,沧海桑田,它们倔强地生长,她是神秘东方里的西方贵族,也是茶马古道上的咖啡活化石;她是人与自然王国里的咖啡皇后,她就生长在这片乐土——朱苦拉。

朱苦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的东北角,与丽江永胜县、楚雄大姚县交会的地方,一个名叫平川镇东部崇山峻岭中金沙江支流的渔泡江畔。离宾川县县城牛井镇约105公里。2015年才完成从平川镇到朱苦拉村委会之间约40多公里水泥路面的铺设。而村委会到朱苦拉村之间还有大约8公里左右的毛路至今还未铺就。朱苦拉与平川镇之间往返一趟需要七八个小时。过去宾川县城至平川镇之间没有公路的时候,进出一趟朱苦拉更是难上加难。或许正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以及朱苦拉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让朱苦拉咖啡在历史的长河中,静悄悄地保留下来。终于,在改革开放中迎来了各大咖啡公司的有识之士,唤醒了沉睡的朱苦拉,让百年咖啡献出了它的优质基因。

2016年10月4日早,两位平川籍年轻人用三轮摩托将我送至朱苦拉村委会的卫生所,然后,再改用双轮摩托将我再送到朱苦拉村。我们一行风尘扑扑地行进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看着两位年轻人汗流夹背地交替驾驶着三轮和两轮摩托车,我心生敬意!感谢他们带我跨越了“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来到了渔泡江畔,邂逅了这深居大山、封闭久远的咖啡乐土——朱苦拉村。

从山神庙前的桑杷树往西南远眺,那渔泡江边的一个小山坳里,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就是朱苦拉。整个村子被绿树掩映。走进村子,你会发现这些绿树几乎全是咖啡树。穿过层层包围的咖啡林,才能进入村子。据山神庙旁的介绍牌里介绍,朱苦拉位于北纬26度,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586毫米(似少于咖啡所需之降水量要求),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4户共337人。朱苦拉村最早不叫朱苦拉,而是叫“绕过来”“若客来”,彝语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山路。然而,由于法国的田神甫到了这个地方后,让法国的浪漫文化与彝族文化结合,于是,这个地方又演变成了“朱苦拉”。后来,又有人诗意地将其升华为“人间天堂”!

1904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与他的法国教士鲁鸿儒、中国随从四川籍人士邓培根一起徒步来到了朱苦拉传教,并种下了一株从越南带来的咖啡苗。从此,这棵咖啡树以及从咖啡树上掉落下来的种子,在教堂的周边生长了起来,子子孙孙、无穷尽地在朱苦拉繁衍生息。发展到13亩1134株。其中,尚存有24株的百年咖啡老树,虽已风烛残年,但还在开花、结果。它们偎依在天主教堂的古墙下。守望着朱苦拉的明天!据有关部门鉴定:朱苦拉的咖啡品种可追溯到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小粒波旁铁皮卡品种即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这个带着“贵族”血统的咖啡幼苗来到朱苦拉后,仿若有找到故乡的感觉,马上就适应了这红土高原的环境、气候。它们久藏深山而不露,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基因品质,支持着中国的咖啡原料供应。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就这样与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中国咖啡发源地之一”“中国咖啡文化传承沿袭百年至今的唯一典范”。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传教士带来的天主教信仰,未能发扬光大,却酝酿了一个百年的咖啡传奇!田神甫种下的这棵咖啡树,却成就了朱苦拉的百年咖啡经典。

咖啡记忆

世界上栽培咖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中国栽培咖啡的时间只有几百年:1884年,台湾省开始引种;1904年,云南省宾川县朱苦拉引种;1935年,海南省澄迈福山引种。中国咖啡的引种,最早应该算是云南德宏的瑞丽,但缺乏引种年代的精准考证与依据。

据海南南亚热带香协咖啡专业委员会陈德新先生考证,云南瑞丽景颇族早期引种咖啡的年代可以锁定在1893年前后,因为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曾有多批传教士来过。如欧文·汉森,是于1890年到达缅甸八莫木巴坝的。他生于瑞典,学于美国,在克钦人地区住了38年(1890~1928年),也曾深入到中国境内的景颇人中活动。

另一位传教士是英国人景极,他于1837年1月27日引种过咖啡。由于“景颇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虽然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国度,但是相互间探亲访友、通婚互市、从未间断,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德宏瑞丽咖啡的引种肯定是与此有关联的。

总之,景颇族引种咖啡和景颇文(即缅甸克钦文)的创制同是外国传教的产物。只是未有准确的引种时间与样本而已。

德宏州是云南省乃至中国咖啡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源地。新中国成立后,为供应苏联的咖啡需求,云南开始规模化种植咖啡,尤其在保山的怒江坝和芒市的遮放农场。随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禁止中国向其出售咖啡豆,从而使中国咖啡历史被生生扯断,导致咖农大面积砍伐咖啡树改种其他。另外,过去的云南咖啡主要是以原料方式出口,缺乏深加工和市场推广,知名度低,加之农民认知度低、市场规模小等因素,所以,在重启种植后的一段时间内,云南咖啡规模依然发展缓慢。直至1988年跨国咖啡公司进入中国后,又复苏了云南的咖啡种植。

在中国大陆,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只有云南与海南,因咖啡喜静,而海南时常有风,故中国几乎所有咖啡产量都集中在云南。如一些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普洱、临沧、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等州市更适宜种植咖啡,特别是小粒种咖啡。早在1950年代,云南小粒种咖啡就在国际咖啡市场上受到欢迎,曾被评为咖啡中的上品。

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攀枝花市自2003年以来,也开始试种咖啡,至今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每隔三五年就遇到一次低温冻害,使咖啡产值大受影响。法国传教士田德能于1904年在大理州宾川县朱苦拉村天主教堂外种的“咖啡母树”,也于1984年的大雪中冻死,享年80岁。如此看来,咖啡种植的大敌就是霜雪冻害了。

据《云南信息网》报导,“截至目前,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逾180万亩,工业精深加工能力达1.3万吨,另外还有2万吨在建。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工业产能,都占全国的99%。而德宏的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0%,是全国唯一的拥有‘农业部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所在地,同时还拥有国家级、省级咖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还拥有已建成投产的1.3万吨的咖啡工业精深加工厂。”

咖啡的生物学特性

咖啡生长的乐土多半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拥有高山地形的国家,这一带也就是所谓的咖啡地带。

咖啡属茜草科咖啡属常绿双子叶植物,树高3~5米,野生者可达到10米。种植一株咖啡树大约会在3~4年结果,20年后其咖啡产量将逐渐减少,但也有部分咖啡树超过百年寿命却仍然结出果实,如朱苦拉咖啡。咖啡树的树枝对立,生长呈水平或下垂生长,其树叶则生于短茎分枝上。叶对生,革质,矩圆形或披针形;长6~14厘米,边缘波状。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每花序有花2~5朵;花白色,芳香,花冠筒长10~18毫米,花期3~4月。开花2~3日之后即会凋谢,雕谢后结出青色果实,成熟后转为红色。成熟的咖啡果外型像樱桃,呈鲜红色,果肉甜甜的,内含一对种子,也就是咖啡豆。

咖啡一般分小粒、中粒、大粒3种。小粒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或阿拉伯半岛,中粒咖啡原产非洲,大粒咖啡原产非洲西海岸的利比里亚的低海拔森林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逐渐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用小粒种咖啡与中粒种咖啡杂交后所获新种,叫阿拉巴斯塔种(arabusta coffee)等 。

咖啡性喜高温,主要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常年温差小,温度维持在15~25℃,降雨量维持在1500~2000毫米,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2000米。虽然,南美洲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最多。但咖啡的故乡不在巴西,而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至今这个国家西南部咖法省的茂密丛林中,还生长着大片的野生咖啡林,“咖啡”一词,就是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

早在四千多年前,居住在埃塞俄比亚的阿高族人,就已经把咖啡作为饮料进行栽培和贸易。有关咖啡如何成为饮料,当地居民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个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红色浆果后特别兴奋,这位牧羊人便摘此果煮汁并饮用,结果他感到舒适异常,于是人们便开始把咖啡作为一种特别的饮料。产于咖法地区的咖啡粒大味香,很早就通过商队运往红海沿岸一带进行贸易。16世纪初,中东地区已广泛种植咖啡,以后相继传到拉丁美洲、东南亚和非洲的其他地区。

咖啡文化

咖啡是由咖啡豆磨制成粉、用热水冲泡而成的饮料。咖啡味苦,却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是西方人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人也十分爱喝。经常加班、熬夜的人常用它来提神,情侣们也往往酷爱咖啡店的温馨氛围。

以卖咖啡为业的商店,传说始自回教圣地“麦加”,17世纪左右,咖啡才经由通商航线,渐渐风靡意大利、印度、英国等地,1650年左右,英国牛津出现了西欧第一家终日弥漫着咖啡香味的咖啡店……

如今,咖啡在我国已成为大众饮料,在城乡均可见到咖啡屋、咖啡厅。咖啡这种“洋饮料”亦有在公共场合取代“茶”的趋势。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中医中药是这样给“苦”而“芳香”的咖啡把脉的:适时适量地喝咖啡能“提神醒脑、消脂消积、利窍除湿、活血化瘀、预防胆结石、预防电脑族干眼症、抗衰老”。有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早餐前30分钟喝一杯咖啡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食欲,咖啡中的一种产热物质黄嘌呤也会让你只吃以往食量的75%就感觉到饱了,并且还能将脂肪燃烧的速度加快5%。此外,它还能让你产生便意,易于达到清肠的目的(见《谈古论今话健康》马银春)。

猜你喜欢

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Coffee time手磨咖啡器设计
101咖啡
京都好咖啡
咖啡慰我心
一颗咖啡糖
“啡”我思存
咖啡
墙上的咖啡
咖啡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