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希腊美术

2016-12-27

中国美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风神庙希腊

文 汪 瑞

古希腊美术

Ancient Greek Art

文 汪 瑞

雅典奥林匹亚宙斯神庙

雅典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局部,科林斯柱头。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可以说,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从古希腊伊始。希腊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极佳的物质材料。古代希腊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国家,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最为强大。城邦国家对内部公民实行民主政治,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形成强大的民主制度。希腊日照强烈,气候温暖,适宜进行户外锻炼和比赛。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形成了希腊人对于人体美的朴素观念。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与秩序,被18世纪的温克尔曼总结为“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希腊艺术为人类贡献了后人无法企及的艺术典范。

一、爱琴美术

在创造古希腊文明的盛期到来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和希腊西部的伯罗奔尼萨半岛曾先后出现过一些相当发达的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形态被统称为爱琴文明,主要包括以克里特和季克拉泽斯为代表的岛屿文明和以迈锡尼为代表的早期大陆文明。这几种文化共同促成了早期的爱琴文化,或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得益于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19 世纪后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以及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发掘,这些文化得以重见天日。爱琴美术主要有克里特美术、季克拉泽斯美术和迈锡尼美术。

1.克里特美术

传说中米诺斯是创建克里特的国王,因此,克里特文化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米诺斯早期、中期和晚期。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建筑的代表,约建于公元前22世纪至前15世纪之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王宫残留的壁画是克里特艺术的代表,主题以海洋生物和人物为多。绘画之外,克里特也发现了大量陶制雕像和动物作品。工艺品方面,克里特人制作的陶器、金银工艺等也表现了相当高的技艺。

2.季克拉泽斯美术

季克拉泽斯文化是克里特以北爱琴海中一群环绕岛屿的泛称。其遗迹甚少,以石雕人像最具特色。最典型的风格是季克拉泽斯早期的大理石雕塑人像,椭圆形的头部,略微朝前倾斜,身体扁平,手法极为简略又不失生动。

3.迈锡尼美术

迈锡尼位于希腊伯罗奔尼萨半岛的东部,古老的阿尔戈斯平原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里发展成为早期希腊文明的另一个中心。1876年,德国人施里曼开始在这一地区进行发掘,由此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的真实面目。而英国人文特里斯于1952年对希腊线形文字B的破译,证实了迈锡尼与克里特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标志着真正的希腊文明的开始。迈锡尼金银工艺制品相当发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最有趣的是一件名为“涅斯托耳酒杯”的高脚杯,其造型在《伊利亚特》中曾有描述。金面具的盛行代表了迈锡尼异常繁盛的丧葬习俗,面具的主人都是身份高贵的部落首领。最著名的一件即是被称为“阿伽门农面具”的金质面具。此外,迈锡尼最重要的大型建筑雕塑遗迹是狮子门。

爱琴文化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2世纪先后衰亡,爱琴美术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随之式微。但爱琴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为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希腊美术

古代希腊美术通常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也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因这时期艺术呈严苛古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指从希波战争结束至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征结束;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指从亚历山大去世至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

1.荷马时期

荷马时期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形成,并且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而得名。荷马时期是希腊造型艺术的萌芽阶段。由于受到小亚细亚和埃及风格影响,希腊进入一种东方化时期。迈锡尼文化消失以后,许多技艺随之失传,但是赤陶土雕塑工艺得以流传。几何纹样的陶瓶也伴随着同样的功能需要而被发展起来,开始出现早期的黑绘瓶画雏形。

2.古风时期

古风时期是希腊艺术形成的重要时期,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海上扩张和殖民统治,使希腊在吸收东方艺术和发展自身艺术特点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逐渐脱胎成为独立的艺术风格。

雕塑:古风时期是雕塑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宗教需求之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希腊的人体雕刻标准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从现存的古风时期的人像雕刻中,可以窥见人类早期的雕塑成就。古风时期的青年裸体全身像,希腊人称为“库罗斯”。古风时期的库罗斯造型具有明显特点,即站立的男性裸体,左脚向前,手臂紧贴身体,头发呈发辫式。“科拉”是与库罗斯相对应的古风时期女性青年雕像,一般身着长袍,上面附有装饰图案。她们常被用作奉献给神的还愿礼品或者是纪念物。此时期不论是库罗斯还是科拉,都仍未完全摆脱埃及的影响,表情上带有程式化表情,被称为“古风的微笑”。但从古风到古典的一段过渡时期当中,希腊经历希波战争,培养了希腊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励精图治的精神,雕刻中开始出现以战斗、歌颂英雄业绩等为主题的全新内容,产生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格。

建筑:古风时期因为供奉各类神祇的需求带来了神庙建筑的兴盛,希腊建筑注重以柱子作为承载结构和美观的双重功能,相应的三种经典柱式逐渐发展成型。三种柱式分别是多利安、爱奥尼亚以及公元前4世纪以后出现的科林斯式。前两种柱式在古风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

①多利安柱式:粗壮有力。无柱基,柱身粗壮,向上逐渐缩小,中间微鼓起,柱身带有凹糟。柱头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这种柱式最早来源于埃及,也是早期希腊神庙应用最多的类型。

②爱奥尼亚柱式:匀称轻巧。有柱基,柱身修长,凹糟较深,柱头为涡卷纹装饰。相较于偏于“男性化”的多利安式,爱奥尼亚柱式则更多偏于变化多样的“女性”风格。爱奥尼亚式柱头装饰简洁又富于变化,秀丽的风格反映出东方样式的影响。

③科林斯柱式:由爱奥尼亚式演变而来,但比例更为纤细,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代替爱奥尼亚的涡卷纹。科林斯柱头装饰层叠交错,风格也更繁复华美,较为贴近东方风格,后在希腊化的小亚细亚地区大行其道。

埃伊纳岛上的阿菲亚神庙,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初

巴特农神庙

帕加马祭坛全景。约建于公元前175年至前150年。大理石。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城市博物馆。

狮子门,迈锡尼,公元前13世纪。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掷骰子陶瓶,黑绘,罗马梵蒂冈博物馆,约公元前540年至前530年。

瓶画:古希腊陶瓶大多是作为日常之用,后来也为一些竞技、庆祝、祭祀等特殊场合服务。希腊陶瓶一开始受到了强烈的东方影响,呈现出几何化装饰风格。公元前6世纪以后,雅典和科林斯陶瓶占据了市场,尤以表现赫拉克勒斯等神或者英雄的主题最受欢迎。由于釉土含铁量较高,因此,陶瓶底色呈现出赤红色基调,之后陶工在陶土坯上用黑色线条勾画图像,有如人物剪影,由此黑绘风格应运而生。

稍晚到6世纪末又出现了红绘风格。与黑绘相反,红绘是在黑色的背景上用赭色刻画人物。由于此方法能更自如地展现细节,因而风行于古典时期。在红绘黑绘流行期间,又出现了一种白底彩绘。这种瓶画对陶瓶制作技术要求较高,在造型上变化更多。从黑绘到红绘,再到白底彩绘,这种变化反映出古希腊画家的追求。至此,希腊瓶画的最主要几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和白底彩绘皆相应问世。

3.古典时期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虽然遭到战争破坏,但因战争胜利而缴获的大量财富又使希腊的经济迅速繁荣,雅典卫城亦借机得以进行了大规模重建。由于伯里克利的英明领导,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中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即所谓的“伯里克利繁荣时代”。古典时期的艺术荣光被一批永载史册的人物名字所永耀于世:菲迪亚斯、波里克列特斯、普拉克西特列斯、列西波斯、阿佩莱斯等等。这些艺术家将希腊艺术提高到了完美之境。

古典时期的巨大成就来自雕刻与建筑完美统一的雅典卫城。在这个时期,雕刻已彻底摆脱外来影响的痕迹,经过雕塑家的创造性努力,突破古风程式,达到了希腊雕塑成就的巅峰时期。希腊艺术家认识的新发展意味着人类对人体美的理想与现实主义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奠定人体比例的诸原则之外,也涌现了一批极为优秀的雕塑家。

如果古代希腊艺术只能用一个人的名字来象征,那么菲迪亚斯当之无愧。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是设计并重建了雅典卫城,并领导完成了数量众多的雕刻和浮雕装饰。卫城上的巴特农神庙集合了希腊人对建筑空间的全部认识,仅用石柱、门廊、雕塑饰带等基本元素,就组合成完美的建筑形态,体现了希腊人和谐、秩序、自由的美学观念。山形墙的系列浮雕群像创造了史诗一样的雕塑典范,成为后人不断模仿的经典模式。由此,菲迪亚斯创造了古希腊宁静而高贵、肃穆而优雅的理想美典范,后人称为“神明的静穆”。菲迪亚斯死后数个世纪,古典风格仍一直支配着西方雕塑艺术。

波里克列特斯是与菲迪亚斯同时代的阿尔戈斯雕塑家,他代表了雅典之外的艺术风格。在美术史的贡献上,不仅因为波里克列特斯是位雕塑家,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撰写了《法则》一书,将希腊雕塑的准则理论化。他提出人体最理想的比例是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7。

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是古希腊圆雕的最高成就代表。残酷的战争之后,强调崇高的英雄气概和孔武有力的风格逐渐被表现个性和温柔秀美的艺术风格所取代。普拉克西特列斯即以柔美、抒情的亲切风格著称。他让人体变得修长而偏于女性化,整个身体构成“S”形的曲线变化,并充分发挥大理石质地细腻的特点,使人体雕像呈现出优美流畅的诗意。

列西波斯是古典时期最后一位重要雕刻家,擅长青铜雕刻。他承继了波里克列特斯的艺术传统,但与前者的平静相比,列西波斯的雕塑作品既有精准的人体表现,又带有更多富于变化的人物表情和内心表达。这已经逐渐体现出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

4.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历经三百余年,经过亚历山大的南征北战,帝国版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使希腊艺术远播东方,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泛希腊”文化。艺术也逐渐丧失了曲高和寡,神性功能逐渐淡薄,为帝王个人歌功颂德和贴近现实的世俗化两级并行。到希腊化时代,艺术中心逐渐移向了小亚细亚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同古典时期雕刻相比,希腊化艺术风格多样,既有如《米洛岛的阿芙洛狄忒》这样保留着沉静古典主义的人体雕像,也有体现悲剧风格的《拉奥孔》。此外,《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则表现出希腊雕塑开始朝向浪漫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的新式潮流挺进。

在建筑浮雕装饰方面,唯一可以与雅典卫城相媲美的是小亚细亚王国帕加马的宙斯祭坛。其建筑和雕塑都明显受到希腊影响,是希腊化时期的绝佳典范。但同时悲壮的戏剧感、复杂的动作设计和强烈的面部表情,则形成了希腊化时期雕塑的典型特征。

三、希腊美术代表作品

1.《持蛇女神》是克里特出土的小型雕像,结合了写实与装饰的特点,面部表情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女神的神圣,是克里特美术的代表作品。

2.《竖琴师》是季克拉泽斯美术的典型大理石雕像作品。雕像呈坐姿,造型的高度简洁化之下又不失生动,动态的把握和自如的表现能力令人惊叹。

3.《狮子门》是迈锡尼最重要的建筑遗存。门楣上巨大的三角形石龛中,一对石狮夹着一根带有柱头的立柱,具有粗放雄健的宏伟气势。三角形后方的空间被称为“减压三角形”,巧妙地减轻了过梁的重量。狮子门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式装饰雕刻。

穿长袍的科拉像,雅典卫城博物馆,约公元前530年。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雕塑,大理石,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约公元前530年。

米洛岛的阿芙罗狄忒,约作于公元前150年至前100年,大理石,巴黎卢浮宫。

赫拉克勒斯,列西波斯罗马仿制品,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命运三女神,巴特农神庙东山墙,伦敦大英博物馆,公元前437年至前432年。

4.《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是古风时期的雕塑杰作,与早期那种呆板、僵直的男性雕塑相比,这座库罗斯雕像显得生动与真实,并且向着准确而和谐的人体比例前进。在基座的铭文上刻着如下内容:“请在死去的克罗伊索斯墓前停下脚步哀悼吧,他是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被震怒的阿瑞斯所杀。”

5.意大利南部海域发现的两座青铜武士雕像被称为《里亚切青铜武士》,是大希腊地区最重要的青铜雕像代表。两座雕像采用古风时期的站姿,但在技巧上却显得精准无比。两座雕像达到了古风时期的完美高度,预示了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黄金时代的到来。

6.收藏于雅典新卫城博物馆的《科拉》雕像是古风时期女性雕像中的精品,这位被称为“弗拉斯克列娅”的女性姓名来自雕塑基座上的铭文,同样在基座上也提供了有趣的信息:“我的名字是科拉,是神而不是婚姻赐予了我这个荣耀。”由此人们认为此件雕塑来自一个富裕家族献给神的礼物,是显示名望与财富的象征。

7.埃伊纳岛的阿菲亚神庙是希腊建筑多利安柱式的早期代表。正侧两面的比例变化为6根和12根,而从视觉上,柱子比先前的神庙显得细长。为解决山形墙而出现的三角形雕塑,以及改良柱间壁而发明的“缩角法”都应用在阿菲亚神庙上,这些皆在后来的巴特农神庙上得到了完全展现。

8.《阿喀琉斯与埃阿斯掷骰子》是著名的雅典画师埃克塞基亚斯的作品,也代表了希腊黑绘风格的最高水平。瓶画描绘的题材是《荷马史诗》中的两位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在出征特洛伊途中偷闲玩骰子的情景。充满着浓厚生活情趣的表现主题与残酷的战争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9.雅典卫城上的巴特农神庙被认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最高代表。它在外正立面采用了8根多利安柱子,侧面是17根。而在神庙内部,采用的则是爱奥尼亚柱式,使整个神庙集多利安的朴素与爱奥尼亚的秀美于一身。

10.《命运三女神》是巴特农神庙东山墙的一组高浮雕。最左边的女神身体朝向山墙中心,而另两位女神一个斜倚在另一个膝上,似乎在平静地等待黑夜过去。学者认为这组雕塑表现的是命运三女神克罗索、拉克西斯和阿特洛波斯。衣褶的线条与丰盈身体交织而成的虚实节奏强化了雕塑的美感。

11.巴特农神庙南柱间壁的浮雕《拉庇泰人与半人马》描绘的是拉庇泰人与半人马怪兽之间进行打斗的故事。他们的身体朝向相反的方向,组成充满张力的画面。雕塑对于人体结构的准确表现以及对运动和动物的娴熟驾驭都显露无疑。这类主题通常被看成是文明战胜野蛮的一种隐喻。

12.《持矛者》是雕塑家兼理论家波里克列特斯对他所倡导的完美比例的具体展现。他以左腿微曲、右腿承重的姿势为古典雕塑提供了标准范本。而在身体的结构、比例、肌肉、动作等方面,这件雕塑都符合波里克列特斯的人体比例程式。人物脸上的表情和静立的姿势是古典时期的典型风格。

13.奥林匹亚的《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狄俄尼索斯》是普拉克西特列斯最著名的作品。雕塑采用一个成年人怀中抱着一个孩童的形式,表现出家庭式的温馨场景。赫尔墨斯的姿态与古典标准相吻合,但拉长的细长四肢以及柔和的肌肉表现,令整个雕塑笼罩在亲切的气氛当中。

14.现藏于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的《赫拉克勒斯》是列西波斯流传下来的最好的罗马复制品,休憩中的英雄拥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但在强壮的体魄下又展现出神话人物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内心。静与动、刚与柔形成强烈对比。

15.从公元前6世纪即开始建造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在前2世纪终于得以竣工。这座宏伟建筑在前后都使用了8柱3排的范例,侧面有20根立柱。所有立柱都由高大的科林斯柱式装饰而成。宙斯神庙是现今保存最好和最优美的科林斯柱式神庙。

16.小亚细亚地区帕加马的宙斯大祭坛是希腊化时代最著名的建筑,是为纪念帕加马国王攸美尼斯二世战胜高卢人所建造。整座祭坛的基座四周都装饰着大理石浮雕饰带。内容主要是描绘希腊神话中众神与巨人之间的战争。

持蛇女神,克里特克诺索斯宫,彩陶,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中期米诺斯III期。

竖琴师,大理石,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早期基克拉泽斯第II期。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约作于公元前180年,大理石,巴黎卢浮宫。

17.《米洛岛的阿芙罗狄忒》即后人所常称的断臂维纳斯,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岛,人们根据基座铭文判断作者是亚历山德罗斯。整座雕像高约2米,上身裸露,下身围着一半裙裾,雕塑被发现时即残缺双臂。这座雕像形象端庄,容貌秀丽,代表了希腊化时期雕塑的最高水平。

18.《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1863年由法国探险队在希腊萨摩色雷斯岛发现的。雕像高约3米多,与米洛岛的阿芙罗狄忒一样被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如果说米洛岛的阿芙罗狄忒代表了古希腊古典的女性美,那么这件胜利女神则代表了另一种充满动感与活力的女性新形象,是希腊纪念碑式人物雕塑的成功范例。

19.《拉奥孔群雕》体现了希腊化时期悲壮的戏剧感和强烈的巴洛克风格。雕像表现的是特洛伊祭司拉奥孔由于警告特洛伊人防范木马而触怒了雅典娜,雅典娜派出巨蟒将拉奥孔两个儿子缠死的故事。拉奥孔和两个儿子扭曲的肌肉和痛苦的表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金字塔型的构图既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悲剧形象,又传达出剧烈的动感。这座雕塑显示了希腊化时期雕塑的高超水平。

(汪瑞/艺术史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组稿/苗 菁 责编/苗 菁

拉庇泰人与半人马,巴特农神庙南柱间壁,伦敦大英博物馆,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

声 明:

《中国美术》杂志2016年第4期“域外”栏目中《古埃及美术》中的文图转载于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美术精品赏析》一书。特此声明!

猜你喜欢

古风神庙希腊
神秘的神庙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书之帕特农神庙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古风三首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牛河梁神庙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