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兴海:撑起乡里致富梦

2016-12-26蔡薇萍毛绪强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兴海苗家村主任

蔡薇萍+毛绪强

编者按:当下,放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回乡创业的“创客”屡见不鲜。在辽宁省庄河市,本是建筑公司老总的刘兴海,却硬生生被农村老家的乡亲们拽回村里当上了村主任。从繁华的都市当中抽离出来一头扎进满是泥土气息的农村,刘兴海非常清楚,乡亲们推选他当村主任就是让他带领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眼前陌生的工作,刘兴海凭借敢想敢干的魄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只用了三年光景,就让庄河市大营镇苗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营镇综合排名倒数一跃成为全镇第一位。

第一次见到刘兴海的时候,他正在给村委会班子成员开会,从窗户外面望进去,几个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事情。刘兴海一边听别人的发言,一边用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时不时还询问两句,看得出来他已经很适应现在的村主任一职了。

“刘主任上任后,连周末都很少休息,你也应该知道,农村七七八八的杂事很多,有时候张家的垃圾不小心撒到李家门口吵起来了,他都得去处理。”负责接待的苗家村治保主任杨日军告诉记者。

大约过了10分钟,刘兴海从会议室走了出来。近距离观察他,一米八几的个头,魁梧的身材,质朴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透着东北汉子那种踏实硬朗的劲头儿。

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他这个村主任可以说是被乡亲们硬推着上台的。

被“赶鸭子上架”的村主任

1970年出生的刘兴海,19岁就离开了老家独自一人前往大连打工,最初是在一家建筑队当工人。由于工作认真,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再加上为人处事上有着同龄人少见的成熟,很快就在建筑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在32岁那年,刘兴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在商海打拼多年,刘兴海逐渐小有成就,此时的他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时常回老家为老百姓修修路,做些公益性的事情,而乡里乡亲遇到难处找上门帮忙时,他也从不拒绝。

苗家村村民都本佺的儿子精神上有些问题,为了给儿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生活上也变得愈发困难,连农药化肥都买不起。刘兴海知道后,主动承担了他们家的农资费用,还定期拿出一笔钱来让他给儿子看病。村民吴作章因为患上了尿毒症,每周都要去医院做透析,常年看病的花销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是根本负担不起的,刘兴海知道后主动把他看病所需的费用承担了下来,还让他在自己的企业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甚至连村委会的办公大楼,刘兴海都是无偿出资建设,不求任何回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

记者在苗家村村委会宣传栏上看到,刘兴海被大营镇镇政府授予的“大营镇好人”。这一荣誉是对刘兴海多年来坚持公益事业的褒奖。

“要知道这种无偿的付出时间久了,对于财力物力也是一种巨大消耗,你的心态有过变化吗?”记者对于刘兴海这种无偿的付出产生了好奇。

“没有,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彻底没了,像吴作章这样的人,如果没钱治病,那么等待他的可能就是生命的终结,我在外面创业有些成绩,自己的老乡有困难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付出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刘兴海对记者说。

也正是因为刘兴海这种无偿的付出,获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他们看中了刘兴海身上那种善良的本性,以及在外闯荡多年干事的能力,纷纷要求让刘兴海当村主任,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

对于村民的请求,刘兴海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在农村管理、农业发展等方面他是个“门外汉”,自己如果贸然答应了乡亲们的要求,万一没有成绩反而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而且自己的建筑公司发展蒸蒸日上,生意好的时候同时可以开动六七个工程,他也不能轻易离开。

但苗家村的发展太落后了,没有像样的农业产业,老百姓收入水平非常低,他们太需要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显然刘兴海是最好的选择。

那段时间,刘兴海的电话几乎被村民们打爆了,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电话里央求他一定要当这个村主任,有时候刘兴海回老家办事,村民们知道后就都堵在他家门口。

“当时苗家村在大营镇所有的村子里是最穷的,村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你想想,村委会都这样,村民的生活水平能高到哪里去?乡亲们让刘兴海来当这个村主任是有道理的,他经营着这么大一家公司,工作能力没有问题,常年为村里做公益的事情,人品更是没得说。”苗家村村委会会计杨日喜道出了乡亲们的初衷。

在乡亲们再三请求之下,刘兴海开始动摇了,他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那种真挚的渴望,作为从苗家村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有义务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大伙儿这么相信我,那我就试一把,利用这些年在社会上积攒下来的社会资源为乡亲们做点实事。”刘兴海谈到这里仿佛又找到了当年创业时的激情。

2013年,刘兴海通过村民选举成为苗家村村主任,对于他来说,人生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如何让苗家村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成为摆在刘兴海面前的新课题。

让桃树成为强村富民金钥匙

背负着全村人的期望,顶着来自家庭及周围亲友的压力,刘兴海开始了又一次“创业”。上任后他向乡亲们承诺,“三年时间不把苗家村发展成为大营镇经济强村,就主动辞职。”这样的承诺犹如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他把建筑公司交给了亲戚,自己则一门心思扑在村里的发展上。正当刘兴海思索如何才能带动村民致富时,许金芳的出现让他心里有了答案:种桃!

许金芳是苗家村本地人,年轻时就爱在桃树上下功夫,有时为了培育新品种,他能把家底都搭上。通过几十年的辛勤努力,许金芳拥有了一堆科技成果,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特别是他培育出来了新品种野生大毛桃,让他在东三省有了“东北桃王”的称号,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并没有用武之地,一身本事却不能发家致富,自己的爱人因为这事与他分居多年,孩子们也不怎么回家看他。

在刘兴海当上村主任的第二天,许金芳就到了他的办公室,把希望全村发展桃树产业的想法向刘兴海一股脑倒了出来,在长达几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刘兴海感受到了许金芳身上那骨子钻劲儿,同时也看到了种桃让乡亲们致富增收的可能。

“我们村是有种桃历史的,在我小的时候,农民的地里基本上栽的全是桃树,但因为都是村民自发种植,并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导致种植品种和技术愈发落后,后来苗家村出产的桃子在市场上根本卖不上好价格,老百姓都改种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了。”刘兴海告诉记者,为了让乡亲们再重操旧业,他经常带着许金芳到屯里召集村民开会,向他们宣传种桃的经济价值,但效果一般,许多人都说桃树是栽下去了,但到时候桃子卖不上好价格,甚至卖不出去那怎么办?一时间,刘兴海的工作好像推进不下去了。

那段时期,刘兴海每天都会召集班子成员开会,讨论如何发展桃产业,并且还带着许金芳到北京平谷等有着先进种植技术的地方学习考察,看到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后,刘兴海打算在苗家村设立桃树种植示范点,先让老百姓看到种桃前景后,再鼓励他们进行种植。

搞试点,没企业投资不行。2013年,刘兴海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把大连海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到苗家村建立种植基地。海翔农业以每亩地600块钱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1400亩地,并通过刘兴海介绍,聘请了许金芳为技术经理,还为他配备了14个人的技术团队,专门负责基地桃树的种植管理。

海翔农业以许金芳培育的野生大毛桃为主打品种,在种植环节不打农药和除草剂,全程使用农家肥,优良的品种再配上先进的种植技术,金芳牌野生大毛桃第一年就在大连打开了市场,平均售价达到20元/斤。现在,海翔农业的野生大毛桃不但进驻了沈阳、大连等地的超市,还出口到俄罗斯、迪拜等国家和地区。

海翔农业的出现不仅在桃树种植上让苗家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而且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据海翔农业总经理孙岳介绍,每到农忙时公司的用工人数能达到200人,农闲时也可以让村民来基地为桃树进行剪枝修型,每年单是工人的工资支出就多达80多万元。

有了海翔农业的种植基地做示范,苗家村的老百姓开始行动了起来,纷纷搞起了桃树种植。刘兴海也让海翔农业的技术团队加入到帮扶大军中来,许金芳他们平时除了负责基地的技术管理,还无偿为老百姓提供树苗和种植技术,在刘兴海的带动下,村委会还定期邀请专家为果农授课,进行培训。

2015年,苗家村桃树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年产鲜桃1400多万斤。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桃产业,真正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每到夏季,如果来到苗家村,漫山遍野的桃树林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百姓靠种桃富了起来,您身上的压力是不是小了很多?”记者对刘兴海的工作能力由衷地赞叹。

“虽然现在老百姓看到了种桃的商机,但这与我和村委会的设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们的目标是让全村5500亩土地全部栽上桃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村一品。”刘兴海告诉记者:“我们苗家村离庄河市只有20公里,已经被市政府列入旅游休闲区,大连市的市民节假日去歇马山庄、碧玉沟(庄河市旅游景点)旅游,回程时必经苗家村,我们将来要在村里搞一些民宿,再配上采摘、垂钓等休闲项目,让苗家村真正成为客人走了还想再来的休闲场所。”

记者从刘兴海口中了解到,2017年,苗家村还要举办桃花节,让桃产业真正成为苗家村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打造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苗家村通过大力发展桃产业让村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刘兴海和他的班子成员们不忘紧抓精神文明建设。

“大营镇考量幸福村的指标有农业设施基础建设、卫生整治、治安管理、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指数上去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幸福村。”刘兴海告诉记者。

为此,村委会确立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卫生整治常态化、治安管理严格化、文化生活多样化“四化同步”的战略目标。

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上,通过海翔农业的带动,从种苗栽培到种植管理,从农资配送到统一收购,苗家村的桃产业逐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在卫生整治常态化上,苗家村改变了以往那种垃圾随意丢弃的现状,在各个街道路口设立了卫生槽,并配备了专门的环卫人员进行管理,如有发现村民乱弃垃圾,立即予以处罚,经过几年的努力,苗家村被大营镇评为了卫生村。

在治安管理上,苗家村专门设立了治保办公室,对影响苗家村集体生活的恶性事件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在刘兴海上任的三年时间里,苗家村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偷盗行为也基本没有。

在文化生活多样化上,刘兴海自己出资购置了音响、健身器材等文体设备,并在村里组建了秧歌队、高跷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现在,苗家村村民的生活富裕了起来,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更加舒适。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吸引无数游客来此观花赏景,鲜桃成熟时又有大批客商来此采摘购货;农闲时候,苗家村的秧歌队、高跷队开始活跃了起来,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苗家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作为这片世外桃源的开拓者,刘兴海又要开启新的三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刘兴海咬定青山不放松,带领乡亲砥砺前行奔小康的故事还在继续,苗家村的未来必定精彩。

猜你喜欢

兴海苗家村主任
快乐苗家女
苗家米酒香
小小苗家妹
十年磨一剑,广东海洋大学主持选育的新品种南美白对虾“兴海一号”即将推向市场
暖心的“请饭”告示
一只鸡
苗家跳月
锁木
The surgical strategy of upper cervical dumbbell tumors
211299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left atrial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