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设计思路探讨

2016-12-26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福建区域内容

周 伟

(1.福建省制图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设计思路探讨

周 伟1

(1.福建省制图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从《福建省情地图集》更新设计入手,探讨区域综合地图集更新的总体思路、内容体系、表示方法与工艺流程,可为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提供参考。

区域综合地图集;更新;设计;编制

区域综合地图集是反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地图集,素有“地理大百科全书”之称。目前,各省市已基本完成区域综合地图集编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与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福建省情地图集》于2009年2月编制出版(简称“09版”),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发展态势做了全面、真实的记载,在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几年,福建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为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展示“十二五”发展变化,为给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分析省情、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资源、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充分的省情基础信息,2013年立项开展《福建省情地图集》更新,于2014年6月编制出版。

1 更新的总体思路

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是在“09版”的基础上,全面反映区域基础信息、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优势,要有所创新,总体思路如下:

1)在内容体系上,围绕时代特色与发展主题,在原图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同时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读者普遍关注的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持续发展图组篇幅,展现出区域发展的规划蓝图。

2)在表现形式上,在原图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例如,专题内容表示方法的选择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色彩应用的灵活性、版面配置的多样性等。

3)在编制流程上,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丰富地图表现形式,缩短地图编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 内容体系的设计

围绕区域综合地图集更新的总体思路,分析、归纳区域发展时代特色与主题,结合“09版”的内容体系与组织结构,确定以序图组、人口资源环境图组、经济社会图组、持续发展图组、平潭综合实验区图组和市县区图组为主体内容框架。

1)序图组为展现福建整体面貌与基本省情信息作铺垫,概况、区位、地势、行政区划、对外交往、历史沿革、华侨等专题为“09版”的延续,新增闽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专题。海峡西岸经济区专题契合发展时代特色,具有代表性;闽文化专题是对图集的完善和提升,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窗口,人们首先且主要通过文化来了解地域。

2)人口资源环境图组是反映福建自然资源特点,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制约的重要篇章。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植被、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专题与“09版”一致,主要变化为增加海洋资源专题4码,凸显福建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环保专题更名为生态环境并由2码扩展为4码,体现政府与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关注。

3)经济社会图组是全面反映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与历程的重要篇章,与已编制出版的《浙江省地图集》《安徽省地图集》《江西省地图集》等一致,主要展现综合经济、农业、工业、渔业、林产业、交通运输、能源、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专题。

4)持续发展图组为展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蓝图的重要篇章。与“09版”相比,由16码变化为32码,比重大大增加,内容选题见表1。海洋发展规划专题与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题篇幅较大,符合福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与旅游产业的精神要求。

5)平潭综合实验区图组为展现平潭综合实验区基本概况、发展成就和发展规划的单独篇章。2011年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平潭将成为闽台交流和福建发展的先行区和面向世界的窗口,将平潭综合实验区单独成章具有鲜明的福建时代特色。

表1 持续发展图组内容选题

6)市县区图组以普通图为主,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内容、编排顺序与“09版”完全一致,仅作地理信息内容的更新与表示方法的重新设计。

3 表示方法的设计

表示方法的设计为综合地图集编制的核心内容,一般分为整体装帧设计、专题地图设计、普通地图设计与文字图片设计等内容。

3.1 整体装帧设计

整体装帧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集的品位,包含封面封底设计、扉页设计、序与编辑说明等的设计、图组分隔页设计、图幅版式设计等内容。整体装帧设计应充分考虑图集的艺术性、整体性、系统性与统一协调性,内外风格应保持一致。综合地图集的读者群体一般为政府机关领导与高素质学者,在整体装帧上应高端大气并凸显文化底蕴。该图集在封面封底、分隔页与版式设计等均采用水墨风格,清新淡雅,整体协调,体现出福建“集山海于一体、融人文于一炉”的文化底蕴。

3.2 专题地图设计

专题地图设计包括地理底图设计、表示方法设计、专题符号设计与专题色彩设计等内容。

1)更新时地理底图系列比例尺与“09版”一致,更新水系与道路网,为减少地理要素对专题要素的干扰,将水系用色与居民地用色减淡。

2)表示方法上吸收“09版”读者反馈意见,为方便读者阅读,采用质底法、定点符号法、范围法、分区统计图法与分级统计图法等叠加配合,穿插使用,最大限度突出鲜明的专题内容,使内容表现更加深入全面、新颖独特、形式多样,富于艺术感染力。

3)专题符号设计应遵循系统性、逻辑性与艺术性原则,使其具有概括力、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对设计美观、清晰易懂的符号予以保留,对读者普遍反映较差的符号进行重新设计。每类符号应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不同图幅中同一要素的符号应尽量保持一致。

4)专题色彩设计用色不能太鲜艳也不能太淡,适当使用复色,用色不要杂乱,每幅图最好能表现出一种主色调,使之既和谐、有特色,又能突出主题内容。

3.3 普通地图设计

普通地图主要集中在市县区图组,占图集的36%,更新时编排顺序、表示内容与“09版”基本一致,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更新方法、内容和程度、表示方法与综合取舍方法、地图载幅量等内容如图1、2。

分县图“09版”采用双色调晕渲为衬底,在更新时考虑到福建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区域特色,体现出“绿色福建、清新福建”的感觉,采用分层设色叠加单色晕渲,以绿色为主色调,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城市图设计考虑城市发展,城市范围在“09版”基础上扩大,为凸显城市主干网络,将一级街道用颜色与其他街道区分开来,城市轮廓一目了然。

3.4 文字图片设计

图1 分县图效果

文字与图片在图集中起辅助说明与美观点缀的作用,文字需进行字体、大小、间距、颜色等内容的设计,图片需进行尺寸、色调、特殊效果等内容的设计。

图2 城市图效果

4 工艺流程的设计

随着数字技术、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图集编制的工艺流程与技术手段上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地图集更新工艺流程见图3。

图3 区域综合地图集更新流程

项目设计书评审完成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资料的收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专题数据分散在国土、民政、水利、交通等政府管理部门,需通过地图服务建立畅通的资料收集渠道,收集现势性强、可利用度高的权威专题资料。通常,统计类数据以区域统计年鉴为主,发展规划资料以政府发布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为主。专题资料收集完成后汇总进入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也在其中完成。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为空间属性数据库,基于它生产成图质量稳定可靠,出图效率大幅提高,成图时间较“09版”缩短近40%,且地图质量更为可靠,检查验收更为简单。

随着互动式网络专题地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区域综合地图集编制成果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版的地图集,开始向个性化、互动式方向发展,在线专题地图平台与动态省情信息库相连,通过设计好的底图库、符号库、色彩库、统计图表库等,可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化专题地图,能为不同行业部门提供定制化服务,进一步扩展了区域综合地图集的应用方向。

5 结 语

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是一项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涉及学科广泛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名为更新,而实际工作量等同于新编,因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起点更高,往往要求也更高,需要有所创新,难度更大。本文希望能为其他区域综合地图集的更新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总结,多出精品,促进区域综合地图集更新的常态化。

[1] 崔文宏,王兴华,蔡红霞.区域综合地图集总体设计思路探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3(5):47-50

[2] 王秀斌.区域综合地图集总体设计思路探讨[J].测绘通报,2008(1):59-61

[3] 张智勇.福建省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建设与快速更新研究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11):91-94

[4] 庞玉华.对地图集总体设计的思考[J].测绘通报,2007(5):63-65

[5] 祝国瑞.地图设计与编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 戴济平.浅谈福建省行政区划地图集的编制特点[J].地理空间信息,2011,9(2):142-143

[7] 万自霞,沈佳洁.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J].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38-141

P285

B

1672-4623(2016)03-0077-03

10.3969/j.issn.1672-4623.2016.03.024

周伟,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制图与GIS。

2014-06-04。

猜你喜欢

福建区域内容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那个梦
分割区域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区域发展篇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主要内容
区域